【永嘉路291弄】走进慎成里
惜珍
慎成里是目前永嘉路上保存完好,还有烟火气的、最大也是较为完整的一条新式石库门里弄。慎成里的房产商于1931年5月15日在《申报》上大做招租广告,广告中如此描述:“法租界西爱咸斯路(今永嘉路)、甘世东路(今嘉善路)转角慎成里,有新建三层楼高等住宅百余幢出租,式样美观,空气舒畅,雇用武装巡捕日夜保护,室内装饰设计精致异常,自来马桶等皆有,极合卫生。至于交通,尤为便利,无轨电车可直达门口……”20世纪30年代,江浙一带的地主、富豪纷纷来上海投资,这个广告吸引了一批收入不菲的人入住。
2023年初冬,我和徐汇文旅局丹丹老师在慎成居委第一支部书记张义清先生陪同下走进永嘉路291弄的慎成里。张先生说他自己从1951年开始就一直住在慎成里,至今已有七十余年了,可以算是慎成里的老居民了。他为人热情诚恳,说起慎成里如数家珍。带我们行走在慎成里时,弄堂里的邻居都会亲切地和他打招呼;他几乎可以毫无障碍地走进弄堂里的每一家,这为我的采访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永嘉路正弄“慎成里”
有趣的两个过街楼
慎成里建成距今已有九十多年,慎成里最突出的特点是人居遗产,所有的生活方式、居住功能都是延续下来的。从建造之初至今,这里的历史功能始终未变,依旧保存着老上海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石库门邻里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日常生活的交往方式等。
张先生告诉我们,慎成里共有三个出入口,朝东通嘉善路,朝北通永嘉路,朝西与永安别业(今襄阳南路357弄)相连,通向襄阳南路。在永嘉路和嘉善路的出入口分别是两个过街楼。
上海里弄的过街楼,作为石库门弄堂的入口,是马路与里弄内部连接的一种渗透性空间,过街楼使得上部与沿街门面房子相连,下部则留出“骑楼”通道,作为里弄的入口。慎成里的两个过街楼各有特色。慎成里有永嘉路、嘉善路两边沿街二层楼房裙围,永嘉路正弄过街楼和嘉善路边弄过街楼上部都镌有民国时期留存至今的字匾“慎成里”。永嘉路正弄口的过街楼作为慎成里的主要通道和弄内各种人群活动的聚合点,就好像是整条弄堂的客厅,过街楼底下的空间具有遮风挡雨的功能,里面放置了一些可供休闲的桌椅,成为弄内邻居聚在一起谈论家长里短的社交空间,显得温馨而有人情味。正弄口过街楼二层是一个单间带阁楼的居住单元,这个阁楼还带一个南向老虎窗,俯视着慎成里的主弄。从过街楼进入弄内,可见弄身十分宽敞,弄内有1—90个门牌号,共十二幢三层石库门房子,主弄左右两边各两排南北朝向的石库门住宅,主弄中间左边两排住宅为东西朝向,右边一排L形住宅为东西南北朝向的左二排、右三排,再往前走就进入襄阳南路357弄的永安别业,这里是慎成里的又一个出入口。弄内石库门住宅均为机平瓦屋面,红砖清水外墙上留下岁月斑驳的痕迹。两扇黑漆大门内是天井,天井内是客堂间,客堂间后面是楼梯及后天井,再后面是灶披间及后门。从楼梯上去先经过二楼亭子间到达二楼正间,然后经过三楼亭子间到三楼正间,再上去就是晒台了。
位于嘉善路218号的边弄口过街楼不同于永嘉路正弄口的过街楼,进出处只留有不足1米宽的狭窄通道。在这个过街楼底层开有一家理发店,不仔细辨别的话,与两侧的沿街门面房子无异。过街楼的腰檐上嵌有“民国廿年慎成里”的字匾,透露了其作为过街楼的身份。字匾下方的通道便是这家名为“兄妹”的理发店,张书记说这家理发店已经有六十年的历史了,历经三代人的传承,慎成里的居民有很多人在这里理过发,到了过年过节生意更好。以前只是弄堂口的一个摊位,现在的店铺是后来加建的空间,我看到在慎成里门匾下方有“兄妹私属造型”的中英文标记,也算是与时俱进了。
有故事的街面店铺
与上海所有的石库门里弄一样,慎成里分为沿街的门面房子与内部标准的石库门房子。慎成里在沿永嘉路和嘉善路的街面上,有两排沿街的门面房子,这些街面房子底层开店,上层为居民住宅。记得作家叶辛在《慎成里非同寻常》一文中曾描述记忆中慎成里的街面店铺:“沿嘉善路的街面和永嘉路的街面,一溜开的全是小店。这些小店铺,根据需要,有的装修成整个统一的门面;还有不少买卖是有柜台的,比如小药店、小文具店、小五金店。柜台通常设计成J形以利于顾客走进来挑选商品,也方便雨天未带雨具的路人进店里躲雨。设计成这样柜台的店铺,往往是前后门相通的。而前后门之间的那扇门,虽然掩上了,依惯例是不上锁的。”如今这些门面房里开设着各种小吃店、蔬菜店,便利店、药店、理发店等,还有咖啡店和电脑手机维修店等。张先生告诉我,慎成里的这些店面大都是有历史渊源的。比如永嘉路、嘉善路转角处的永嘉路277号底层原先是永丰当铺,现在把原先的石库门门头复原后开了家咖啡店。石库门门楣上的“BIG SUR COFFEE”显得别具一格,店内空间高敞开阔,座位不少,沿街的座位开着大窗,在石库门里喝咖啡、看街景别有趣味。与之相邻的永嘉路279号济生堂国药号原来是济生堂药铺,临街的两家理发店也是早就有的,当初的名字是都华理发店和德利美发厅;而那家洗衣店也是老的,原来的名字叫曹永兴洗衣店。我们看到的小便利店所在的位置以前是一家烟纸店。
在慎成里正弄弄口西侧开着一家红色文化主题咖啡馆“初心会客厅”,咖啡馆门口上方的玻璃上自右往左用空心楷体写着“老虎灶喫咖啡”。听张先生说这家咖啡馆前身是老虎灶,所谓“老虎灶”,就是昔日上海弄堂内售卖开水的地方。大小不过一扇门的宽度,用砖头水泥临门砌着一个长方形台式通膛炉灶,灶面上放置两三口大小不等的铁锅,铁锅里烧水,燃料大多是砻糠或者煤炭,烟囱在屋顶上,炉膛在店内,灶口对着门外,其形状就像一只张开嘴巴爬卧着的老虎,所以俗称“老虎灶”。老式石库门没有煤气,老虎灶从清晨就开始给附近居民供应开水,一直到深夜。门牌旁的“1931”字样想来是这家老虎灶的开设时间,如是,它差不多是和慎成里同岁了。现在,这家十平方米的老虎灶被改建为咖啡馆,门口摆着的老式竹椅子是以前弄堂人家常见的,室内红色砖墙上贴着《申报》的复刻版,挂着上海城建档案馆觅来的慎成里当年的建筑图纸,还有一组特别的照片来自慎成里的居民、作家丁言昭女士。
1939年4月,中共江苏省委转迁到慎成里66号,由王尧山、赵先夫妇做二房东,刘晓做房客,掩护省委活动。如今,这里已成为慎成里珍贵的红色印记。作为慎成里的“原住民”,丁言昭的父亲、著名出版家丁景唐先生1940年起就居住于此。每当有客来访,丁先生就会带大家移步到弄内66号中共江苏省委旧址合影留念,这些珍贵的留影现在被丁言昭女士带到了“初心会客厅”展示。这次,在居委会办公室我见到了丁言昭女士,她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因为喜欢儿童戏剧和歌舞,到上海木偶剧团担任编剧,创作了许多木偶剧。她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中国木偶史》《关露传》《爱路跋涉:萧红传》《悲情陆小曼》《骄傲的女神:林徽因》《在男人的世界里:丁玲传》等,2020年出版的《丁景唐传:播种者的足迹》,是她为父亲写的一部传记。短短的会晤中,我感受到了丁家人真诚、内敛、低调的品格。
在慎成里嘉善路的门面店中有两家名气很响的网红店,一家是晓平饭店,张先生说这是一家以家族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的饭店,从现任老板外婆开始已经传承了三代人。这里原先是做馄饨、水饺的普通点心店,因店面靠近菜场,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有些简单的家常小炒。这栋石库门一层原本是现任老板的阿姨一家生活居住的场所,阿姨搬走后,便将其改造成为饭店。2004年,创始人夫妇找到在虹桥机场担任行政主厨的亲戚唐懿宸,当时,他才23岁。这位“80后”的店二代接手时,晓平饭店还只是做些点心和炒菜,他不仅传承了小店本有的烟火气,还勇于创新,融合了新鲜的食材、成熟的烹饪技巧、丰富口味的晓平饭店很快成为慎成里街坊邻居、过往游客的必吃之店。后来,老板又将二、三层一同租下,改造为规模更大的饭店,餐厅布置简朴,蓝印花桌布,原木椅子,三楼的木头人字形屋顶还开有老虎天窗,就像走进了普通的上海人家。这家餐馆已连续四年蝉联大众点评“必吃榜”。登上“必吃榜”后,外地来打卡的游客明显多了,节假日一天可接待一百多桌,翻台四到五遍。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前来就餐人员增多,狭窄的石库门空间已容纳不下过多的食客,便逐渐向街道延伸出外摆空间、等候空间。附近居民口口相传,线上榜单“种草”引流,小饭馆成了本帮菜小网红,也吸引了一批“90后”的店三代持续加入。采访那天将近中午时分,门口已开始排队了。晓平饭店旁边是小陶面馆,做的是上海特色本帮面。门口墙上钉着的一块牌子上分三行写着“米其林强烈推荐/小陶面馆嘉善路店/荣获米其林指南餐厅”。小小门面的面馆居然是米其林必登餐厅,堪称上海面馆的“天花板”了。我们路过时,见里面二十来个食客正吃得有滋有味,外面还排着长队。张先生说,这家面馆开了二十多年,每天只做半天。老板娘笑呵呵地接待来客,给客人以宾至如归的感觉,顾客吃的不仅仅是面的味道,还有亲切的味道。两家网红餐厅开在慎成里弄堂前,这里的居民有口福了。
逸驹《影场观光记》(1933年6月28日《申报》)
一墙之隔的天一影片公司片场
20世纪30年代,慎成里3号、10号、36号、40号、43号等分别居住着至少七位电影界人士,他们曾经在天一影片公司工作过,而这家电影公司就位于与慎成里一墙之隔的嘉善路234号。
那天,在张先生的陪同下,我看到了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天一影片公司所在的建筑,那是一幢红瓦灰蓝色墙面的三层法式别墅,在周围的建筑中显得很特别。主楼南侧与东侧原为电影制作片场,可配合电影搭建不同场景。1933年6月28日《申报》刊登“逸驹”写的《影场观光记》中对天一影片公司邵氏片场做了介绍:
天一公司在法租界甘世东路的尽头,……摄影场的外面本是一片广场,现在大加改造,亭池花木,颇具园林之胜。……走进摄影场,见场中搭着两个布景,都是简朴无华的乡村屋子。邵君告诉我:南面是《飞絮》的布景,北面是《挣扎》的布景。
或许是片场设于此处的缘故,当时邻近的慎成里也成了好多导演、演员的居住地。
在早期中国电影史上,天一影片公司是出品数量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电影企业之一,仅次于明星电影公司。天一影片公司由邵氏四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于1925年6月在上海虹口东横浜路383号创建,专门从事影片的摄制与发行。老大邵醉翁任总经理兼导演,老二邵邨人负责制片兼编剧,老三邵仁枚负责发行,老六邵逸夫负责摄影。成立当年就拍摄了影片《立地成佛》《女侠李飞飞》等,迅速在业内站稳脚跟,公司旋即派邵仁枚和邵逸夫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开拓南洋市场。
1926年起,天一影片公司拍摄了由胡蝶主演的《梁祝痛史》《珍珠塔前后集》《义妖白蛇传》《孟姜女》等古装片,这些影片多数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并公开主张“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拍摄理念。这些影片故事情节家喻户晓,加上宣传声势浩大,颇受南洋华侨欢迎。1928年,又拍摄了《混世魔王》和长达九集的《乾隆游江南》影片,在影界掀起了一股古装片浪潮。
1929年,邵醉翁积极筹备有声影片的试拍工作,并于1930年开始试制蜡盘发声的短片《钟声》。不料,中途摄影棚失火,影片烧毁。邵醉翁并不灰心,他决定选址法租界甘世东路(今嘉善路)重建摄影棚。1931年,利用美国人的有声器材和技术,拍摄了中国最早的两部片上发声影片之一的《歌场春色》。这部片子为中国有声电影技术带来了突破。1933年,天一影片公司邀请粤剧表演艺术家薛觉先与南国名媛唐雪卿主演影片《白金龙》,在香港、南洋各地公演,颇受欢迎。从1934年开始,天一影片公司彻底转为有声片的摄制,并放弃其擅长的古装题材,转向以现代都市小市民生活为主要题材。在迁址到慎成里旁的嘉善路234号后,在此经营了七年,马师曾、胡蝶、叶弗若等著名影人加盟,开创了中国有声电影的辉煌。自1925年至1937年,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共拍摄了无声故事片60余部,有声故事片35部,长短新闻片、纪录片15部。1937年春,天一影片公司结束了在上海的制片活动,将全部资金、设备转移至香港,在香港改名成立了南洋影片公司,延续至今。
《儿女英雄》第一集《十三妹大破能仁寺》宣传海报
昔日居住在慎成里的天一影片公司职员中,知名度较高的是范雪朋。她是20世纪20、30年代的著名武侠明星,被誉为中国第一代“打女”。她在1927年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儿女英雄》中饰演主角十三妹,其飒爽英姿和洒脱的表演受到观众追捧,影院场场爆满,范雪朋也由此成为红极一时的女侠明星。1934年范雪朋加入天一影片公司时,武侠片已经衰落,她在天一影片公司主演拍摄了《黎明》《舞宫春梦》《杨柳村》《母亲》等影片。除了天一影片公司的演员,慎成里还居住着另一位有名的电影明星,他就是有“东方哈代”美誉的喜剧演员刘继群。他在1934年入住慎成里3号,此时的他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在为联华影业公司拍摄的多部影片中以淳朴老成的表演博得广泛好评,声誉渐起。1936年后,刘继群开始为新华和华新等电影公司拍片。正当他事业步入佳境时,却于1939年11月14日因突然中风病逝于慎成里家中。
弄内居民藏龙卧虎
1932年,慎成里18号住着一位在四川路29号三楼开业的律师马寿华,邻近的16号则住着过守一律师,他是上海律师公会会员,早年留学日本,曾受聘于无锡工商业翘楚荣氏家族,担任申新棉纺公司的法律顾问。在1935年轰动全国的申新七厂拍卖案中,荣氏家族多份重要通告就是通过过守一律师对外发布的。1933年8月31日,慎成里71号迁入上海地方法院院长沈锡庆。此人在当时的上海法学界颇有名气,他是辛亥革命烈士徐锡麟的表侄,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除了这些名律师,20世纪30年代居住在慎成里的还有上海滩各行各业有头有脸的人物,如8号住着会计师何元明,27号住着同济大学军事教官何良信,61号住着上海市政府秘书王绍奇,79号住着女作家郭箴一及木刻版画家温涛、郑野夫等。弄堂内开设有三家私人诊所,诊所的医师自然也是慎成里的住户。
在慎成里住得最久的文化名人当数著名出版家丁景唐先生了,他和家人从1940年起就住在这里。巧的是陪同我们的张义清先生的家就在丁景唐先生家对面,他家前门正对丁景唐先生家后门。
祖籍浙江镇海的丁景唐出生于1920年,6岁时父亲去世,12岁被姑姑接到上海,入金陵公学读小学四年级。母亲去世后,他随姑姑回乡奔丧,之后又回到上海。14岁越级考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中学初中二年级,开始阅读《小说月报》《语丝》《创造季刊》等新文学杂志及创造社和左翼作家作品。16岁时,入上海青年会中学读高中。1938年秋,丁景唐(署笔名丁宁)与同学王韬办了一份文艺刊物《蜜蜂》。同年1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4年,丁景唐从光华大学毕业后,历任《小说月报》《译作文丛》《文坛月报》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丁景唐长期在上海宣传出版系统工作,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宣传处处长、新闻出版处处长,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著有诗集《星底梦》、评论集《学习鲁迅和瞿秋白作品的札记》《犹恋风流纸墨香六十年文集》等,他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获得中国第六届图书奖一等奖。
这位既是文史学者、作家,又是出版家的文化名人在慎成里住了七十多年。虽然丁景唐在编辑出版事业上成就杰出,但他在日常生活中与普通老百姓无异,待人和善可亲,毫无架子。丁景唐晚年,因为三楼朝南的房间阳光充沛,这间仅二十平方米的房间便成了他的卧室、书房、工作室、会客室。占据房间中心的是一张大桌子,室内东、西、北靠墙放着高高低低的书橱,他在玻璃书橱门上贴着一幅自书的陆游诗句“老来多新知,英彦终可喜”。
丁景唐晚年常用“景玉”之名通信、题署、作文,那是把他和他的夫人,也是大学同学、地下党员的王汉玉名字中的“玉”字与自己名字中的“景”字组合而成的,并请好友钱君匋专门刻了几方印章:“景玉”“景玉共赏”“景玉赠书”。丁景唐在上海鲁迅纪念馆辟有“丁景唐专库”(藏书室),自书库名“景玉公书”,可见其伉俪情深。他们在慎成里养育了七个儿女,都是优秀才俊,而与他研究现代文学一脉的是老三丁言昭和老五丁言模。丁言昭擅长人物传记,丁言模专攻瞿秋白和“左联”。
俗话说:仁者寿。2017年12月11日,生性淡泊宽容的丁景唐以97岁高龄驾鹤西去,走完了他为国家文化事业呕心沥血的一生,从此离开了他居住近八十年的慎成里。好在,如今依旧居住在慎成里的丁先生的儿女继承了父亲的文脉,在慎成里开枝散叶。作为文化名家的丁景唐先生平生交游甚广,许许多多文化名人曾频繁出入于慎成里丁先生家,弄内留存了无数名人足迹,使得这条普通的石库门弄堂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天我们还有幸跟随张义清先生走进了他在慎成里的家。张先生家的这幢石库门房子,中间的天井贯通三层,地面用青砖铺设,光线因周围高屋围堵显得幽暗。跟着张先生一层层盘旋着登上他三楼的家,那楼梯又窄又陡,而且弯度特别多,有人戏称为“九曲楼梯”。从小走惯了的张先生如履平地,我们却走得战战兢兢。登上三楼,眼前豁然开朗,见窗户一边在弄内,一边面朝永嘉路,张先生家三楼窗户正对着丁景唐先生家后门。三楼晒台又是一番好景致。天气晴朗,晒台上花花草草欢快地沐浴在阳光下,晾衣架子上挂满洗好的衣服、床单,祥和温馨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从晒台往下看是永嘉路嘉澜庭口袋公园,那天正在举办市集,一片热闹景象。往左看的一片水泥拉毛墙面的三楼是民主人士张澜旧居。
从晒台下楼,张先生又陪我们来到对面丁景唐先生故居,现在底楼住着丁先生的儿子丁言模。门前石库门虚掩着,看得见里面的天井和正对天井的客堂间。和张先生家幽暗的天井不同,丁家的这个天井显得十分敞亮。这时,在客堂里面的一位男士看见张先生,就走出来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张先生介绍说此人就是丁景唐的第五个公子丁言模。丁言模初中毕业后到安徽插队落户,后来进安徽滁县一建筑公司当泥水匠,在艰苦繁忙的劳动之余,刻苦攻读,获得电大中文系的毕业文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丁言模跟着父亲丁景唐研究瞿秋白,并专攻左翼文学研究,著有《穿越岁月的文学刊物和作家》(一至四),并出版有《鲍罗廷与中国大革命》《瞿秋白、鲁迅等人往事探觅》《瞿秋白与书籍报刊:丁景唐藏书研究》等专著。
1994年6月18日,父子两人曾受邀同赴常州,在常州市政协礼堂举办的“丁氏父子瞿秋白研究学术报告会”上父子俩联合作学术报告,这在学术界是绝无仅有的。丁言模先生十分豪爽,因为和张先生是相处数十年的好邻居,他热情地让我们走进他的家。像所有的作家一样,居室里满是书,占据了房屋的大部分空间,沙发后面的书橱中间并排安放着丁景唐及其夫人的遗像,书桌上的一台电脑打开着,丁言模说他正在撰写一本关于父亲的书,很快便会出版。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被包裹在慎成里这幢房子浓郁的书香氛围中,心底萌生敬意。
有意思的是张先生家的旁边恰好是丁景唐女儿丁言昭的婆家,也是她婚后居住的地方。张先生告诉我,丁言昭的先生董锡麟也是一位大名人,他是新中国第一代芭蕾舞演员,上海芭蕾舞团的开创者之一,曾任上海芭蕾舞团副团长,还是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首任扮演者,这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张先生还说,董锡麟从小就住在慎成里,他1956年考取北京舞蹈学校,在京城学了七年舞蹈。1963年从北京舞蹈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市舞蹈学校当老师,当年扮演白毛女的茅惠芳、石钟琴都是他的学生。1965年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首演,获得广泛好评。21岁的董锡麟在剧中扮演杨白劳。上海舞蹈学校的《白毛女》中,杨白劳只有A角,没有B角,都由董锡麟一人出演,他共计演过1000多场杨白劳。1971年拍摄的电影芭蕾舞剧《白毛女》中,董锡麟塑造的杨白劳形象生动传神而感人,已成为经典的芭蕾舞舞台艺术形象,广为流传。他还在《苗岭风雪》《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魂》《阿Q》等芭蕾舞剧中扮演过多个角色。虽然董锡麟已在2003年10月驾鹤西去,但他俊朗的身影永远留存在了慎成里。
后弄堂的别样风景
那天,张先生陪着我们从慎成里第三个出入口,即襄阳南路出来,张先生指着弄口与慎成里相连的一排房子说,这里当初计划建成慎成里二期,后来改成了永安别业。他指给我看慎成里的门牌号到90号就戛然而止,现在中间被隔开了,成了永安别业,慎成里穿过永安别业出来就是襄阳南路,所以永安别业也可算是慎成里的后弄堂。
永安别业建于1934年,是旧式里弄砖木结构二层住宅,共有43个门牌号码。张先生说现在网上流传上海百年老店乔家栅的老板王汝嘉住在慎成里,这是不对的,其实,他住在永安别业。张先生指着永安别业4号和12号的房子说,当年,王老板就住在这里。王汝嘉原先是美通汽车公司的跑街,1937年与李一高合办点心店。不久,王、李意见不合,1939年春决定分手,李一高将乔家栅的店名卖给了王汝嘉。
王汝嘉于1940年秋在今襄阳南路、永嘉路路口开设了乔家栅新店,定名为乔家栅食府,招牌上还标明:“南市迁来30年老店”“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乔家栅食府以经营江南菜肴和传统糕点为主,王汝嘉广纳各帮名师,还亲自带领技师们到其他店里去品尝他们的特色菜肴,或买回来研究,不久就创造了自己的十大名点:汤团、擂沙圆、粽子、猫耳朵、松糕、八宝饭、虾仁月饼、香糟田螺、面筋百叶和三鲜碧子团。当年,梅兰芳、周信芳、俞振飞、沈尹默、吴湖帆、周瘦鹃等经常到乔家栅来聚会就餐。周信芳为乔家栅题词“味传南国”,俞振飞留下“乔家栅食府好”等墨宝。宋庆龄在沪期间也经常派人来乔家栅买粽子。现在永嘉路襄阳路口的襄阳南路336号是乔家栅食府,斜对面的襄阳南路313号底楼则是乔家栅糕团店。
在靠近弄口处,我们见到一列三层联排现代风格住宅,共四套居住单元。南立面一、二层是红砖外墙,三层是乳白色墙面,白色的门框和窗框以及圆弧形阳台带着精致的雕花纹饰,是明显的装饰艺术派风格,门牌号是襄阳南路349—355号。深秋时节,门前一株高大的香樟树枝叶青葱,另外两棵银杏树却已满树金黄,洒下一地碎金,枝叶伸向三楼的窗户,把这幢住宅衬托得分外浪漫。
张先生指着门牌号为351号的住宅说,这就是作家萧军和萧红曾经的居住地。萧红和萧军是一对情侣作家,1934年11月初,萧红和萧军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先是落脚在襄阳南路283号二楼一个亭子间;12月底,就移居到同一条路上的411弄22号二楼,1935年3月底搬到襄阳南路351号三楼。鲁迅曾说,萧红和萧军“搬来搬去搬不出一条拉都路(今襄阳南路)”。
慎成里的这三个弄口两侧有不少点心店,萧红、萧军有一天在敦和里大门口北侧一处卖油条的小铺子买油条吃,回家打开包油条的纸一看,大惊失色,居然是鲁迅先生所翻译的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的童话《表》的原稿。“我们把这油条包装纸马上给鲁迅先生寄去,并写信请他把这《表》的原稿催讨回来……我们在信中表示得很‘愤懑’。”鲁迅先生回说:“我的原稿的境遇,许(指鲁迅夫人许广平)知道了似乎有点悲哀;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我自己是在擦桌子的,因为我用的是中国纸,比洋纸能吸水。”鲁迅先生的豁达通透令萧红、萧军更加敬佩。
萧红搬来两个月后的5月2日,她家的门被敲响,开门一看,居然是鲁迅和许广平带着六岁的小海婴来了,惊喜万分的两人连忙把突然降临的贵客请进屋里坐下。面对偶像,萧红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鲁迅抽着烟,笑声朗朗地和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将近中午时分,鲁迅便邀请二人外出一起午餐,他们走出弄堂去了法租界一家有名的西餐厅。饭后,两人送鲁迅一家上车后回到家中,萧红当即埋首继续写作长篇回忆散文《商市街》。鲁迅先生的来访激励着年轻的萧红,她下笔如有神助,5月15日就完成了这部作品。
一路听着张先生的介绍,站在慎成里弄口,我强烈感觉到慎成里的不同凡俗。这条弄堂里居然藏着那么多故事,那么多了不起的人物。它们无形中孕育出了居住在其间的张先生身上的热心、细致、乐于助人的品格。行走其间,我所感受到的石库门弄堂邻里之间的那份温暖的人情味在空气中流淌,那种氛围让从小生活在石库门弄堂里如今却已远离的我感到说不出的迷恋,那一刻,我仿佛找回了久违了的珍藏在记忆深处的乡愁,是的,那是上海人特有的弄堂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