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养牛马的第一要务
十一月五号是个周三。
这天,GGP的股价大跌50%多,从开盘的3.04美元一路下跌到收盘时的1.58美元,马蒂·伯德大晚上不睡觉,给郑钱打电话,想要确认明天要不要平掉手中的空仓。
对于股票经纪人选择在北平的白天给自己打电话,郑钱是欣慰的。
但对他收到操作指令的邮件后,还找自己再确认一遍,郑钱是感到烦躁的。
“——不平仓,继续持有!”
郑钱首先明确了自己的指令,然后才耐着性子解释道:“股价跌到现在这种地步了,约翰还在死撑,不肯降低GGP的经营杠杆,那这轮下跌就不会结束……不用担心轧空,是,没错,你收到的消息可能是对的,有人打算平仓,但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CMBS(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没有丝毫复苏迹象,GGP根本融不到钱,现在眼瞅着就要破产,不仅小股东,很多大股东也在争相逃命,这是溃坝!抛单是没有终结的,这种时候,任何试图做多的努力都是徒劳……”
他捂着电话,看向栗娜。
助理小姐声音很小的说道:“周老师来电话,让你现在去学校一趟,说《沉默》后面的安排有眉目了……”
郑钱重重松了一口气,放下捂着的手机:“——总之,就算空头的力量明天被遏制,出现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十的反弹,也只是短暂的,不用担心后面没人卖。我们卖是为了赚钱,别人卖是为了逃命,他们拿什么跟我们比?就这样吧。”
放下电话后。
他没有立刻动身,而是先看向栗娜。
“——你刚刚说让我去学校申请提交是什么意思?”
郑钱想到接电话之前栗娜说的那件事,感到有些不解:“报名柏林电影节不是在官网上申请就行吗?”
“我打听过的,私人报名被电影节收录列入日程的概率比较低,集体报名概率稍微高一点。任何一个电影节,对于电影学院的‘嫡系’们都是有天然倾向的。”
栗娜先给出了上述解释,停了停,才又简单补充道:“另外,你现在还是在校生,但是单独以学生身份去报名没有折扣优惠,短片都是七十五美元,而跟着学校集体报名,只用二十五美元。能便宜五十块呢!”
郑钱疑心这才是栗娜让自己去学校申请提交的根本原因。
“就五十欧的区别,有必要么?”他嘟囔着。
助理小姐虚着眼,瞅着他,语气有些不悦:“您是有几百万美刀身家的大资本家,我这小破公司现在账上就二十来万,还要给你下个月那部片子做准备,稍微列个预算表,就已经超支成负数了……五十欧,差不多够给群演们发一天餐补了!”
郑钱立刻举起双手,表示投降。
┗(´・∧・`)┛
养牛马的第一要务,绝对不能让正在干活的牛马们不高兴,就算它们冲你吐唾沫,也要赶紧在一旁备着水,免得牛马们觉得口渴,工作效率下降。
“——再过几个月!再稍微坚持一下!”
猫果树的老板指天画地的画着大饼:“等那边的钱一回来,我就立刻打进账里!还有你的合同,之前我们不是签的两千块吗?涨薪!翻倍涨!不用等一年,再过两个月,公司缓过来,立刻给你涨!再给你补充商业保险,可以报销牙医和眼科的那种!”
一顿大饼喂过去。
助理小姐的表情立刻委婉且善良了。
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细声细气。
“——这是DCP(数字电影包)备份,你去学校的时候拿着,以防万一。”她从柜子里抽出一个巴掌大的硬盘,塞进郑钱的背包里。
郑钱还是觉得有些麻烦。
“——已经这个点儿了,我估计学校肯定早就把今年的名单确认了。”在某些方面,他从不对学校抱有任何信心:“有必要再去跑一趟吗?”
“你不去怎么知道没名额了?”
栗娜刚友善了几秒的脸重新拉了下来:“你是电影学院的学生,既然打算参加柏林电影节,这种事情,你早该有准备的……你平常就不能稍微关心这些事情吗?”
“如果我有时间关心,就不会再专门雇一个全职助理了?”年轻导演给出这个无懈可击的回答后,撒腿就跑。
“记得让滕匆匆和申傲申请参加电影节的全通证!以防万一!”助理小姐在他身后嚷嚷着。
……
……
郑钱来到学校。
老周不在办公室里。
打电话,她让他快些去放映室。
“——来了你就知道了。”周教授在电话中语焉不详,声音压的很低:“进来的时候安静点儿,不要吵闹。”
最后一句吩咐纯属多余,任何一个电影学院的学生进放映室都不会傻乎乎大呼小叫。但也因为如此,让年轻导演意识到老周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所以他选择从后门进。
放映室里光线黯淡,隐隐可以看到几个模糊的脑袋,坐在前排。老周位置在侧面,见男生进门,冲他悄悄招了招手,同时示意他不要出声。
郑钱落座后,向前看去。
屏幕上正播放着他那部《沉默的孩子》,已经到了尾声,扮演手语老师的高鹿骑着自行车,吃力而沉默的穿行在窄窄的柏油路上,然后该接电话了,郑钱在心底默默数着秒,在剪片子的时候,他已经翻来覆去看过好多遍,早就烂熟于心。
相较于电影,他对前面光线映照的几个脑袋反而更感兴趣一些。却不知他们是电影公司的老板们,还是哪个影展的策展人或者选片人。
回过神,电影已经到了结尾,张梓枫孤零零一个人依靠在红色砖墙前,沉默而安静的看着栅栏外的高鹿,略显笨拙的比划着手语,两人无声的互相凝视片刻,高鹿转身离开,画面拉高,画中人渐渐变得渺小,然后是片尾字幕。
电影结束。
放映室的光线重新亮起。
郑钱也终于确认了前面几位观众的身份——出乎他预料的,坐在前面的不是旁人,而是他非常熟悉的几位导演。坐在中间的,是北电文学系的教授曹宝坪,他的左边坐着贾科长,右边坐在宁昊。
年轻导演眨了眨眼,突然觉得有些有趣。
因为除了周老师外,在场几位导演,包括他在内,都有两个共同的身份——北电出身,晋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