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天才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两位教授

还没完全放暑假,办公楼里却已经近乎空荡荡了,临近周教授办公室的布告栏下面贴着一张最近的‘放假通知’,布告栏最上方则是一张稍微有些泛黄的‘倡议书’,上面用醒目的一行字写着:华夏电影编剧论坛——2008编剧维权!

郑钱下意识捏了捏手中的剧本,幅度很小的摇了摇头。

去年底米国编剧工会大罢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涟漪效应,长达一百天的罢工行动造成大量影视剧、脱口秀暂停、延期、甚至彻底停摆,经济损失20多亿美元,资方的最后退却给了其他国家的编剧们极大的信心与勇气,甚至华夏的编剧们也起身响应了。

这事儿对郑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坚定了他早早打发掉心底执念的决心——早一天顺着心意拍完电影,早一天海阔天空重获自由。

跟电影沾边儿的。

钱少、事儿多、麻烦大!

全球最大的编剧工会罢工一百多天,才损失了20亿美元!倘若让他随心所欲在资本市场翻腾,一百多天还不赚它个百八十亿?

年轻人肆无忌惮的想着,抬手,敲了敲办公室门。

咚咚!

“进!”

里面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郑钱一进门,就看到办公桌后还坐着另外一位老人。

“谢教授?”郑钱语气略显惊讶,却也立刻反应过来,连声问好:“——谢老师,周老师,中午好。”

他口中的这位谢教授,是华夏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谢非,05年的时候,与周欣霞一起被学院任命为导演本科班(第一届)的主任教员——在郑钱看来,这位大佬的任职更像是给老周保驾护航,或者说给本科导演班压压阵脚。

毕竟也是近七十岁的老人了,平素极少负责繁重的教学工作。而且郑钱记得,前些日子,谢老去上影节当评委了,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的。

所以,今天甫一见他,难免有些惊讶,也有些紧张。

紧张是自然的。

后世网上流传着一句话。

大学老师是很多人一辈子能接触的阶级与层次最高的人群,等毕业以后,这些人很大概率再也没机会接触了。

这话一点儿不错。

上学的时候问问题,只嫌老师啰嗦,毕业后再去咨询,一小时几万大洋花出去,还总觉得意犹未尽。

世界上很多事都是这样,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

“……你修改过的剧本我看了,而且分镜头脚本也非常详细,很好,没有什么问题。情节流畅,角色鲜明,对话很棒,主题深刻且正确,开放式的结构给了读者足够的思考空间,再加上成本可控……最主要的,这部电影需要的镜头相对简单、场景不多、色调足够统一,拍摄难度对你而言恰到好处。

如果一切准备妥当,就开始筹备剧组吧。基本也不需要太复杂的灯光、布景……暑假两个月,时间也是足够的,不影响你下学期的课。

大学4年的时间,就好像一个隧道。这个隧道里发生的事情,是借着黑天睡觉,还是暗暗努力,只有自己知道。你很努力,我们都能看到。希望这次你能如愿拍出好电影!”

某种意义上,郑钱这批05导演剪辑班的学生,算得上老周的‘开门弟子’,在影视这个既现代又传统的封闭圈子里,师徒间的联系比其他学科更紧密一些,所以她教起来非常上心,尤其对郑钱这样学习认真刻苦,又有一点启动资本的孩子。

怎么看怎么让人喜欢。

自然不吝于扶着他多走几步路。

男生笑嘻嘻的接过老师手中的本子,心底琢磨怎么开口讨要学校的投资。

“这个‘角色鲜明’你是怎么理解的?”

一旁默默翻看剧本的谢非教授突然开口。

郑钱不假思索回答道:“人物各有缺陷,非常人性化。”

两位教授不约而同,微微颔首。

中规中矩的回答。

一如这个本子的风格。

周教授也重新翻了翻剧本,然后在某一页停了下来,斟酌着问道:“——我看你在剧本里安排了一只宠物猫……为什么要让它是独眼的呢?”

这个问题稍稍出乎了郑钱的预料。

他愣了一下,挠了挠头。

“因为我有一只叫‘毛豆’的独眼猫,所以它就是独眼猫。”

郑钱努力组织着自己的语言,隐约猜到了教授担心的地方:“我绝对没有影射某人或者某些人在教育上瞎眼的想法……单纯是先有了这只猫,才有了它的角色。它之前在学校外面流浪,不知道被谁打瞎了一只眼睛,恰好,我的剧本有了瓶颈。然后这只受伤的猫就给了我灵感——电影里,大家都是受伤的。姜马丽如此,马亮如此,外婆也是如此。把一只独眼猫加入其中,感觉能产生非常美妙的化学反应。”

周教授顿时笑了起来:“——不必那么紧张,你就算含沙射影也没人说你什么的。文艺作品的作用不就是在这里吗?”

说话间,她不动声色的瞥了旁边的老教授一眼。

郑钱顿时恍然。

看上去周老师是在问他问题,实际上确是让他给谢教授做解释。显然,她也猜到了自己这位学生的某些想法,在悄悄打辅助。

“谢老师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确实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剧本。”老教授慢条斯理的开口,话锋一转:“——我记得你之前拍过短片?”

郑钱很想说没有——先拍短片,再拍长片,是很多科班导演的标准路径,也是北电的优良传统,只不过郑钱真的没拍过短片,过去两年倒是跟了几个剧组打杂——只不过看老教授这语重心长的模样,他最终默默把心底的吐槽咽了回去。

“——拍电影跟拍短片是不一样的。我这次去上影节当短片评委,感触很多。”

谢非教授慢吞吞的继续说着,这番话应该不止对一个人说过,语速虽然不快,却显得格外流畅:“拍短片的时候,你取一个广景,取一个中景,再取一个近景……然后将其剪辑成一个‘镜头’——这是最有效率的黄金法则。

但在拍长片中,有很多时候把镜头放长比较好,观众的情绪需要在一分钟、两分钟、甚至三五分钟的时间内堆积、发酵、然后随着你的镜头释放。短片不太可能有这么多空间让观众能够对人物的体验感同身受……”

年轻的导演连连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