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里有个裱画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4章 庙号

李天佑直接凑到那边去,看着里面的热闹。

一个带着老花镜的老大爷,单手揪着一个人的衣领。

手里的香炉样式的物件已经砸的稀碎。

老大爷好像还不解气一样,单手还要上去砸他手里拽住的人。

旁边的人,拉的拉,拦的拦,现场好不热闹。

李天佑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就大概明白是啥情况了。

王佑檬费劲的挤过来,“师父~这是在干啥啊?”

李天佑从她手里拿过一样小吃,扒拉两口,

“嗨~国宝帮~”

国宝帮”是收藏界里一种特定的人群,主要指那些时常买到假货,却自以为捡漏捡到国宝级古董的人。

这一群体的人员构成复杂,既有刚入行不久的收藏新手,也有坚持“捡漏”几十年的资深藏家。

既有普通工薪阶层,也有企业家等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士。

李天佑简单给小徒弟讲了几句国宝帮的含义。

王佑檬也是嘿嘿傻笑。

“师父,你说他们是不是傻?在地摊上也想捡漏到国宝?”

李天佑笑着摇摇头,

“并不一定全都是是傻。”

具体来说,“国宝帮”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群体:

第一种:没有任何鉴赏能力和文物相关知识,仅仅出于对文物古董的喜爱,依靠盲目自信或者道听途说收购赝品当成国宝。

第二种:具备一定的文物知识和经验,但由于自身资源和眼界的局限,接触的都是赝品,并且由于已经为这些赝品投入了大量财力,从心理上宁愿相信自己收购的是真品,不承认花钱买到了赝品,不愿意直面失败。

第三种:本身没有收藏的意愿,他们并不在意藏品的真伪,所谓的收藏品对他们来说只是敛财的工具。有时甚至明知自己受骗上当,为了找到下一个接盘侠,直接建立一个博物馆,吸引各方有贷款投资需求的人,这种心理可以说是国宝帮的最高境界。

所以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这里面不少人,都是出于热爱,才会选择花费金钱与时间,倾注在这方面上。

如果仅仅是学艺不精的上当受骗者,还算没啥,但要是,想通过倒卖货物牟利,那么也是活该有此一劫。

“国宝帮”这一词现在成了古玩收藏界,侮辱收藏爱好者,收藏赝品假货的专用语。

“帮”原本是个中性词,如马帮、船帮等,后来演变成贬义词,如黑帮、青洪帮、蒋匪帮、四人帮等。

国宝帮原本是收藏国宝级别古董的一帮人,是值得敬重的收藏爱好者,

现在被文物收藏界弄得成了收藏赝品假货的一帮人。

所以,李天佑在对“国宝帮”们的行为感到怪诞和不可思议的同时,也颇有些怜悯的心情。

小丫头王佑檬听见师父这么说,也是望了几眼人群中心,围着的那个老大爷。

老大爷看穿着打扮,也是普通人家。

这会拽着对面的人不松手。

情绪激动的不行。

声嘶力竭的喊着“你们凭什么说这是假的?”

脸上也泛起了一阵不正常的红韵,感觉他在嘶喊一阵,他先倒下去了。

地上摔的到处都是的物件残片,李天佑倒是挺感兴趣。

蹲下仔细瞅了几眼,就顿时没了兴趣。

“师父~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李天佑摇了摇头,“假的!”

说实在的,其实鉴定这个行业,不同的类别,需要不同的鉴定高手的。

字画类,跟汝窑这类,都沾不上边。

但是为什么李天佑这种,对瓷器鉴定只有微末研究的人,都敢说地上这个东西是假的呢?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

宋代“汝、官、哥、钧、定”汝瓷位居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中国北宋、南宋、明朝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

所以足可以看出,宋朝那个年代,皇室对于汝窑的喜爱。

御用之物,对其工艺的考究,落款的严谨,那自然是不用多言。

但是再看地上这块摔碎的“汝窑”物件。

它的落款可就有意思了。

连李天佑这种瓷器鉴定仅仅只懂一些门槛知识的人,

都懂得汝窑落款的大致讲究,分为几大类:

其一为编号款:如“甲、乙、丙”等编号,这些编号并不是在烧制时刻上的,而是在后来才刻上去的。这些编号可能代表了不同的等级或用途,例如“甲”等汝瓷可能用于祭天,“乙”等用于摆设,“丙”等用于宴请。

其二为宫殿名款:如“奉华”,这是南宋德寿宫的配殿“奉华堂”的名称,是宋高宗赵构的宠妃刘贵妃的居所。许多刻有“奉华”款的汝窑瓷器被认为是刘贵妃的专用物品。

其三为单字款:如“蔡”,这种款识通常指的是北宋徽宗时期的权臣蔡京。蔡京因其显赫的地位,被认为是有资格拥有皇家专享的汝窑瓷器的人。

其四为年号款、印章款:这些款识记录了汝窑的烧制时间和地点,提供了关于窑口的重要信息。

像这种直接落款皇帝庙号的,可就真的贻笑大方了。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

宋徽宗赵佶,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是个极其厉害的书画家。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与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国城,时年五十四岁。

庙号,徽宗。

而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所以,一款宋代的汝窑,会提前知道皇帝死后被追封的庙号?

如果是官方机构的匠人制造,那么管理的人员都吃干饭的吗?

要是非要硬是犟嘴,说这是民间制作,你就看看他脖子硬,还是当时的刽子手的大刀硬?

老百姓直呼皇帝名号都是犯错,还能莫名其妙的给一个瓷器落款徽宗的大名?

落皇帝的名号,是说这瓷器是徽宗皇帝制作的?还是皇帝使用的?

这落款咋看都是问题百出。

李天佑给小徒弟细致的说完这些,王佑檬也是大概明白了一些。

“师父~这是不是你们说的,一眼假?”

李天佑笑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