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前往
所谓的“夜市”,实际坐落在驱虫队附近的一片广场上。此地处于东门地段,又紧挨着市区,这般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众多茶农以及往来商贩,他们纷纷将这里当作货物集散的理想之地。
尚在远处时,坐在车里便能瞧见火车站附近的停车场已然被各式各样的车辆塞得满满当当。甚至连靠近河边的自行车道,此刻也被临时占用,停满了车辆。毫无疑问,那儿便是“夜市”的所在之处了。
然而,眼前的景象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夜市”开办得似乎太早了些,太阳才刚刚落下山岗,对于不少下班稍晚的人而言,这个时候或许还在工作岗位上忙碌。若是恰逢茶季,为了争分夺秒进行交易,这般热闹倒也在情理之中。可当下距离茶季还早得很,实在没想到冬至这天竟也会如此热闹喧嚣。
“唉,烤地瓜嘞,栗子味的烤地瓜,吃了我的烤地瓜,保您考上清华北大……”伴随着这声响亮悠长的吆喝,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冬夜的霜雾缓缓弥漫开来,其间交融着烤地瓜的香甜芬芳与丝丝缕缕的烟尘气息。仅仅是轻轻嗅上一口,便让人满心涌起甜蜜之感,仿佛肚子都跟着充实起来。
“买一个吧?刚烤好的,可香啦。”摊主满脸笑意,热情地招呼着。
“我们吃过了。”我赶忙摇头婉拒。今日前来身负正事,要是买烤地瓜,那就得买三个才行。倘若事情还没办妥就请客,我心里总会觉得有些不舒坦,所以便果断拒绝了。
位于最外层的这些小摊,大多使用明火,售卖的基本都是五花八门的小吃。像香喷喷的栗子、脆生生的花生、热气腾腾的烧饼、皮薄馅大的馄饨之类,琳琅满目。考虑到安全因素,这些摊位自然不能安置在人员密集的里层区域。况且,光顾这些小摊的人,大多是来凑个热闹,买卖的也都是些常见的食物,总不至于指望烤个地瓜就能烤出个千年地瓜精来。
继续往前走去,便能看到售卖春联、挂历、窗花以及纸钱之类物品的摊位。毕竟冬至已至,新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这些承载着往昔岁月记忆的事物,作为传统习俗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在我们这儿,冬至这天还有“扫坟”的习俗,人们会前往祖坟所在地,将坟上干枯的杂草清理干净,以防冬季天干物燥引发山林火灾。同时,也会向祖先倾诉这一年的种种经历。去看望老祖宗,自然不能空手而去,“带上笑容,带上祝愿”之外,总得带上一些供品。虽说一年到头可能没挣到多少钱,但该尽的孝道可不能含糊,所以纸钱、元宝、锡箔等祭祀用品便摆满了各个摊位。
“别看……”就在我饶有兴致地环顾四周之时,张鹿芩突然抬手捂着额头,压低声音急促地对我说道。
“怎么了?”我下意识地反问。然而,张鹿芩提醒得还是稍迟了一步,我的目光已然与那个卖纸钱的老同志交汇。那是一个用蓝灰色帐篷搭建起来的简易小铺子,两张漆着鲜艳大红色的长板凳上,平铺着一块早已被岁月侵蚀得辨不出原本颜色的门板,门板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摞摞纸钱,一块石头稳稳地压在上面,以防纸钱被凛冽的寒风吹走。
那位老同志正一手紧握着凿子,一手有节奏地挥动着锤子,轻轻地敲击着门板上的一沓白纸,每一下敲击都精准地留下一行行规整的纸钱印记。我看向他的时候,他恰好也抬起头来,目光沉稳而平和地与我对视。他所处的位置灯光有些昏暗,似乎还用着许多年前那种散发着昏黄光芒的钨丝灯,在周围现代化的设施衬托下,显得格格不入,仿佛是从旧时光里走来的一抹影子。
这位老同志身着藏青色的人民装,衣服虽有些陈旧,却洗得干干净净。他身形略显消瘦,花白的头发理成了常见的老人头样式,每一根银丝都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脸上那一道道皱纹,犹如岁月长河中刻下的深深沟壑,写满了人生的沧桑与磨砺。
仅仅这么一眼,我的内心便掀起了波澜,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那已然离世的外公。那一刻,对外公的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下意识地朝着老同志的方向走去。
“完了……”恍惚间,我似乎听到有什么声音在耳边幽幽低语,可我的注意力完全被这位老人吸引,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声音。
“买什么?”老人的声音中气十足,清晰地传入耳中,可不知为何,这声音却让我觉得无比熟悉,熟悉得仿佛是外公在亲切呼唤我。刹那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那句“外公”险些脱口而出。
“不好意思,啥都不买。”就在这时,我突然感觉一道极强的电流从背心猛地涌起,瞬间如奔腾的洪流般传遍全身。紧接着,便听到张鹿芩在一旁连声道歉的声音。可当我使劲眨了眨眼睛,定睛看去,眼前却只剩下一个破旧的桌子,哪里还有半个人影?我刚才看到的究竟是谁?张鹿芩又是在和谁道歉呢?
“我就说得看着他一点吧,这么莽撞横冲直撞的,早晚得出事。”张鹿芩一边无奈地说着,一边紧紧拉着有些迷迷糊糊的我,朝着人群更为密集的地方走去。此时,我只觉得张鹿芩的手异常火热,而当我察觉到这温度时,才惊觉自己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四肢更是冰冷得如同冰块一般,毫无知觉。
“没事,他有这只眼睛,你拉是拉不住的,不如让他多去经历经历,习惯就好了,我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李松鹤站在一旁,眼睛不停地在周围扫视着,眼神中透着一丝警惕,似乎在寻觅着什么潜在的危险。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一边用力搓着自己的手,试图让身体暖和起来,一边懊恼地说道,心里暗暗后悔刚才没买一个热乎乎的烤地瓜暖暖身子。
“不可说,不可说。”李松鹤双手合十,神色庄重,摆出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低眉顺眼,连连摇头,仿佛隐藏着天大的秘密。
“嗯,子不语。”当我看向张鹿芩时,她一脸傲娇,微微扬起下巴,那神情仿佛在说“我不说你也应该自己明白”,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好吧,那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我将目光投向张鹿芩,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与期待。经过车厢里的一番波折后,我们这个三人小团体不知不觉间开始以张鹿芩为首了。这倒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我和李松鹤在某些方面都算是“特殊情况”,就像她说的,我们都是“病人”。
“等,真正的‘夜市’还没开始呢。不过你可得自己多留意,不该看的千万别乱看,不该问的也别瞎打听。能够化出人形的‘灵’,少说都有百年修为,它们平日里闲得很。有句话叫‘请神容易送神难’,可别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张鹿芩神情严肃地注视着我,目光中带着一丝关切与警告,随后又把目光转向一旁的李松鹤。此时的李松鹤依旧保持着双手合十的姿势,紧闭双眼,怎么看都像是在和他体内的那只妖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就这么干等着?什么准备都不做?”我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口问道。
“那不然呢?这里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你能分得清谁是谁吗?”张鹿芩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皱起眉头,指了指周围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
“没事,我问过了,今天开市时间应该在十一点二分左右,就在我们西南方五百步的位置。”李松鹤突然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神秘的光芒,神神秘秘地说道。
“你问过了?问的谁呀?”张鹿芩满脸疑惑,眼中写满了不解,直直地盯着李松鹤。
“嘿嘿嘿,我刚才偷偷算了一卦,结果大吉大利。”李松鹤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打着哈哈,试图蒙混过关。
“你还会算卦?”张鹿芩难以置信地看着李松鹤,眼神中满是惊讶与怀疑,仿佛重新认识了眼前这个人。
“这有什么奇怪的?我虽说只是个清洁工,但好歹住在道观里,要是没点本事,怎么在这世上立足?像风水测字、按摩正骨、泥瓦打洞、英语家教、手机贴膜这些技能我多少会一点,行走江湖,技多不压身嘛。”李松鹤一脸骄傲地挺起胸膛,滔滔不绝地说道。
“我看你不像什么都会的样子。”我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略带调侃地说道,打破了此刻略显紧张的气氛。
“那你倒是说说,看我会什么?”李松鹤不服气地挑了挑眉毛,歪着头问道。
“我看你最会耍嘴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