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不要让他们知道我
此时的县中校园异常安静,教学楼那里传来了飘渺的读书声。
易建国已经在校园巡逻几圈了,这时回到了大门岗亭喝茶,大门岗亭即是学校的安全第一道线,也是学校的传达室,找老师学生,要通过他们传达,给老师学生的信件,也要通过他们二次传递。
易建国正喝着茶,不断把喝进嘴里的茶叶又吐进茶缸里。
“您好,我是《花溪》的编辑赵波,我想找一下朱姗姗老师。”一个年轻男子拿出他的编辑证。
易建国凑近看了看,果然是《花溪》的编辑。平日里,易建国偶尔也会看看文学期刊,知道《花溪》,这可是省城大刊的编辑啊。
易建国不由得对赵波高看了几眼,连忙道:“您找朱老师有事?”
“我今天正好路过绥杨,受朋友所托,来找朱老师谈个事情。”
赵波正是受北大的诗友所托,邀请许年参加北大的未名湖诗歌朗诵会。
未名湖诗歌朗诵会自1981年创办,每年春季举行,1990年正式改成了北大诗歌节。目前未名湖诗歌朗诵会即将举办,他们想邀请许年参加。
先通过《星星诗刊》的叶主编,联系到了温灵,继而联系到了朱姗姗,给朱姗姗说明缘由后,朱姗姗去找过许年,但被许年拒绝了,许年还拜托朱姗姗帮他保密,理由嘛,自然是想好好学习,好好准备高考。
朱姗姗便找理由拒绝了北大五四文学社的人,为了隐藏许年的身份,自然没有说他是为了准备高考。没想不到五四文学社的人还是不死心,找了来绥杨出差的赵波做说客,希望再和朱姗姗面谈一次。
听完赵波的话,易建国乐呵呵地笑道:“赵编辑,你在这里稍等下,我去帮你喊朱老师。”
易建国乐意去喊朱姗姗,无他,谁不想见见长得好看的人呢,有些人好看到,只要看那么一眼,一天的好心情就有保证了。
而朱姗姗正好是这样的人。
“那就麻烦你了。”赵波没有坐进岗亭,而是等在外面。
易建国让手下的小余招待赵波,他一路小跑地跑去了行政楼的英语教研室。
那年月岗亭那里还没安装电话,有事情全靠一双腿一张嘴。
易建国刚跑到英语教研室呢,就看到朱姗姗坐在那里批改作业,那么多英语老师,他的眼睛却只看到了朱姗姗。
他没有进去,而是在门口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喊:“朱老师,有人找您。”
朱姗姗抬起头看向门口,见到是易建国,便站起身来走出去。
易建国经常来喊这个那个的,所以大家也习以为常,有些还和易建国打招呼。
“易老师,谁找我呀?”朱姗姗叫易建国叫易老师,易建国不得不承认,他喜欢来喊朱姗姗,除了是为了见见好看的朱姗姗,想听朱姗姗喊他易老师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花溪》的编辑,说是受朋友所托来找你呢。”
朱姗姗一下子就知道了是什么事情,肯定又是想办法来找许年的。
自从许年的诗作在《星星诗刊》发表后,有不少人通过温灵找到了她,想从她哪里知道许年的消息,但许年都以备战高考而一一拒绝了,温灵那边在得知了许年的想法后,也帮他拒绝了各种打探和邀请,只把一些读者的信件精选了一些寄给朱姗姗,让她代为转交许年。
所以许年在暴得大名后,学习与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但现在,有人直接找到学校来了。
“易老师,你先过去告诉那人,让他稍等一下,我随后就来。”朱姗姗说完就往教学楼走去。
易建国有些怅然若失,本以为能和朱姗姗一起走一段路程的呢,现在他只能孤零零回去了。
许年正在背书,本周末就要月考了,所以他也决定临时抱抱佛脚。
朱姗姗站在门口,踟蹰了一下,还是和监督早自习的孙群丽打了个招呼,让她把许年喊出来。
孙群丽走到许年桌边,轻轻敲了敲桌子,然后指指门口。
这时不单是许年抬起头,别的人也抬起头了。
“哇喔!”有好事者不读书哼唧了一声。
孙群丽板着脸吼了一声:“好好看书。”
许年对林溪雪笑了笑,然后站起身来走向门口,他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对林溪雪笑一笑,搞得好像自己很心虚一样。
这几天朱姗姗的确经常来找他。
“有《花溪》的编辑来找你,估计是请你参加那个未名湖诗歌朗诵会的,他们之前给我打电话提过。”
“朱老师,你没有把我的身份告诉他们吧?”许年真心不想在这时候被打扰,一来是准备高考,二来是他在写《繁花》,真的没时间去参加什么诗歌朗诵会,而且那是在京城啊,一去一回,一周时间就过去了。
朱姗姗好看地笑了笑:“当然没有。
“不过他们都来人了,我就来问你要不要去见见。《花溪》的编辑,对你以后的写作事业有帮助。”
许年摇了摇头:“还是不见了,见了后他们不就知道我是这里的学生了吗?以后可就别想安生了。”
朱姗姗点了点头,“那我知道了,我去帮你回绝他。”
“朱老师,给你添麻烦了。”许年很真心地给朱姗姗道歉,这事一直麻烦她,也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许年心里蛮过意不去的。
“是我帮你投稿的嘛,说到底,这事也是因我而起。”朱姗姗明媚一笑:“再说,我不也最先看到你的诗了吗?”
“等月考完,我请朱老师吃饭。”
朱姗姗一怔,然后点了点头。
“你之前给我的读者来信,我还没有时间看……”许年尴尬一笑,之前朱姗姗拿了十来封温灵挑选出来的读者来信给许年,让他挑几封回信,许年一直忙着学习写作,竟然都没有打开看过。
“你现在主业是学习,这些信回不回看你时间吧。”朱姗姗说完,就离开了。
许年看了看朱姗姗的背影,心里更觉得内疚了。
他基本将《星星诗刊》的事宜都推脱给了朱姗姗,一来是朱姗姗和编辑温灵是闺蜜,二人联系多,顺便就把他的事情解决了,二是许年和《星星诗刊》联系真的很不方便,没有电话,学习写作又忙,再说稿费都拿到了,还有什么联系的必要呢?要联系也是等下次投稿吧。
许年回了教室,孙群丽睃了许年一眼,没有说什么。
林溪雪写了一张纸条过来:“是不是又有人来找你?”
不愧是学校的第一名,一下子就猜对了。
许年苦恼地点了点头。
林溪雪向许年投来一个同情却又敬佩的眼神。
同情是因为许年年轻轻轻就为名气所累。
敬佩是因为许年年纪轻轻就能视名利如粪土,没有在这名利之中飘飘然,忘了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