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龙出上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孟达来信

刘封就知道,今日举办酒宴,其意并非真的在于饮酒作乐,而是要借酒言事,商议军务。

看来在酒桌上谈事情的传统这会儿就已经有了啊。

不过面对刘备的问题,刘封哪里知道为什么选在今日?只能一脸茫然地回答不知。

当然刘备也没真指望刘封能答得上来,只不过是借此问题起个话题而已。随后他略微瞥了一下马良,马良就接过话茬道:

“前日清晨,孟达自房陵有书信来,说是上庸申耽申仪兄弟,眼见汉中、房陵已落入我之手,深畏主公之军威,终日惶惶不安,故而遣人向荆州之曹军告急求援。”

“虽然孟达已然捕获部分上庸之细作,但估计还是会有漏网之鱼。孟达以为房陵在上庸、南阳之间,如果曹军来援的话,到时他自己恐怕势单力薄、孤掌难鸣。”

“因而他向主公献策,一是请求主公从秭归调取部分兵力移驻房陵,用以增强房陵的防守;二是请求主公让他立即率领其本部,挥师西上,翦除申氏,以解主公之忧。”

听完马良的介绍,刘备点头补充道:“察孟子度之言,便知其忠虑可鉴,勤于王事也。”

子度是孟达的表字。孟达原本字子敬,后来因为刘备的叔父也名叫子敬,故而为避讳改为了子度。

刘备对孟达的评价,如果在外人看来,俨然就是一副君臣相知,彼此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画面。

但刘封早已接手马良密令,加之他又是穿越而来,刘备对孟达真实的态度他岂能不知?所以他在心里暗暗感慨,刘备这个看似仁德厚重的老实人,有时候也不够“真诚”啊。

“不过秭归之地山穷水恶、地方贫瘠、人烟稀少,先前孟达就是从秭归出发攻打房陵的,现在的秭归哪还有什么多余的兵力再去补充给房陵呢?”

“所以,孤已知会孟达,告知其当务之急,乃是固守房陵为上,以备曹军之援。”

“另外就是公授你了。之前不是约定的五天的时间用来准备嘛,现在上庸情况紧急,看来怕是来不及了,应当能快则快,孤有意让你提前出兵,公授以为如何?”

刘封穿越之前虽然一个只为生计发愁,默默无闻的打工人,但他也算是经历过社会的风雨,一些基本的江湖经验他还是知道的。

加之他穿越而来,尤其还是刘封这样一个尴尬的身份,早已身在局中,所以他时常感慨世事不易,步履维艰。

因此他的心思也越发地细腻起来,遇到一些事情,他会不自觉地多长几个心眼,思考得更为细致和周全了。

就比如刚刚刘备、马良的一番言论,刘封就听出了别样的意思。

孟达那边,应该是听到了刘备准备派人去截胡的风声,所以编了个上庸、南阳之军可能联手的消息,以显示上庸军情之紧急。

好让刘备以为时间紧迫,别无选择,只能派本就靠近上庸的自己去攻打上庸。

当然了,孟达的这番说辞不是没有破绽。

毕竟按照常理,要是上庸、房陵真联手的话,正常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做好房陵的固守防御才对,哪还有心思去攻打别的地方呢。

而且,孟达建议刘备调秭归之兵移驻房陵这段,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此前就任宜都太守,秭归还有没有余力出兵他能不知道么?

放着汉中那么多精兵强将不要,偏要秭归来援助,说明孟达潜意识里是真的忌惮刘备从汉中出援兵。

而刘备这边也是。

为了防备孟达独揽攻取房陵、上庸、西城的大功,刘备先是选派了刘封准备去截胡。

面对孟达的这次试探发难,刘备更是借坡下驴,让他只要做好房陵的防御就好了。

几乎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孟达,让他不要有攻取上庸,独揽大功的非分之想。

但孟达如果是刘备用一句话、一个命令就能节制住的话,那还哪来的“先主阴恐达难独任”呢。

所以,为了防备孟达“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自作主张去攻打上庸,刘备只能让刘封尽快启程,以求尽量在孟达之前拿下上庸,好彻底断了孟达的念想。

一番你来我往之间,君臣之间的博弈角力近乎显露无疑。不过双方都是点到为止,互相试探,没有真正的正面交锋。

面对刘备最后的发问,刘封自然是心领神会,立即回答道:“如果后勤补给没问题,封可即刻拔营出征。”

“哈哈,倒也没那么急。”刘备摆手笑道,“说到这,那你就应该敬威公一杯酒了,毕竟你的粮草自重全部仰赖于他啊。”

听到刘备这话,杨仪立刻向他跪立作揖道:

“主公言重了,这本就是职责所在。按照上次沔阳城中商议好的,公子此行各项军需辎重已悉数准备到位,只需公子将其搬运上船即可。”

“当然了,此刻公子军营中的帐篷、甲胄之类的自然也是要搬上船的。以属下料之,所有物资一日之内皆可上船。公子后天一早即可开拔,更快些的话,甚至明晚就可动身。”

“这也太快了吧。”刘封心中惊呼。

“那公授你就更应该敬威公了。”刘备招呼道。

“理应如此,多谢兵曹掾了。”刘封答道。说完就提杯敬了杨仪一杯酒。

“公授啊,眼下你是一军之主了,既然物资已然齐备,想想是否还有其他所要考虑的啊?”刘备继续问道。

说到这个,刘封就想起之前帐下用人紧张的窘迫,便向刘备说:“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前的我只管上阵搏杀,现在却要独领一军。”

“这两日来,筹措这么多的军需物资,我才知道,古之韩信虽然能战必胜,攻必取,但高祖仍然以萧何功为第一的原因了,就是因为供给军需,补充后勤才是克敌制胜的根本。”

“我本武人,德薄才鲜。不似李正方那般文武兼资,能独当一面;手下又没有似杨威公这般精明干练,调度有方的人才。”

“加之若攻下上庸,以后也要选派官吏收抚民心,供给军需。所以想请主公能选派一些能臣干吏前来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