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优质心理课设计汇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外号集结大改造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 陈歆聿

【驱动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看待外号?

【基本信息】

适用学段:六年级

准备道具:学案纸、展示板、便利贴

【设计思路】

积极的自我认识对学生发展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具有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业表现、人际交往、自我发展也很重要。学生自我认识不足,甚至消极发展可能埋下暴力行为的种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教育部2016年发布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小学认真开展预防欺凌和暴力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做到不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学段转换阶段,他们迎来了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期,发展自我认识的需要推动个体进行探索。但是如果缺乏系统的指导,学生的某些探索行为会对自己、同伴造成一定的伤害。

外号是自我认识的重要线索,外号的来源多种多样,不同的外号界定了个体不同的角色,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促使学生进行不同的自我评价。笔者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间取叫外号的现象非常常见,其中不乏侮辱性的外号,这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本节课依托团体动力学理论,旨在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加工不同外号,积极看待外号的影响。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外号及发现不同外号让人产生的情绪差异;其次,面对消极外号,帮助学生用积极的方式对消极外号进行加工,尽力消除消极外号的伤害。总之,本节课将带领学生认识外号,发现并体验不同外号给人带来的情绪,最终让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外号激励自己、照亮他人。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外号带来的不同情绪。

2.认知目标:掌握外号的概念、认识外号的多面性。

3.行为目标:学会积极地看待外号,能够尊重他人、换位思考。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一、我说我姓名(5分钟)

老师:我们的名字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呈现方式。老师准备了一些图片,这些图片中的信息藏着某个名人的名字(名人的艺术化形式),让我们一起猜猜他们是谁吧!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呈现的图片代表哪位名人。

(孔丘,即孔子)

(马云)

教师小结: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外号可以用图片、谐音等各种方式来表示。事实上,所有可以代表你身份的符号、图案、词语,都可以是你的外号。正如刚刚我们共同浏览的图片。除了名字,我们还可能有许多外号,其形式也多种多样,代表我们不同的身份、角色。

设计意图:了解外号的定义,通过多元呈现方式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二、外号盲盒拆拆拆(12分钟)

(一)外号介绍卡

老师: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外号的概念。那么,你有什么独特的外号吗?例如,长辈取的小名,自己取的网名,朋友取的昵称,等等。请大家根据老师给的提示,从“父母取的、朋辈取的、自己取的、其他”四个方面填写“外号介绍卡”。

学生填写学案纸“外号介绍卡”。

老师:你有没有不喜欢的外号?为什么不喜欢?(只需要分享不喜欢的原因,无须说出具体的外号)这些不喜欢的外号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举手回答。

老师:通过同学们刚刚的分享,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和讨厌的外号。这些外号有一些共同点,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这些共同点找出一定的规律——外号与情绪之间的奇妙规律。那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二)外号盲盒拆拆拆

老师: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探索情绪与外号的关系。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每组抽取一个盲盒。盲盒里有一个情境,需要你们共同演绎。注意:情境中有一些对话需要你们发挥想象力,自己补全。

盲盒内的情境词条如下。

“+”代表积极情境,“–”代表消极情境,“〇”代表中性情境,“→”代表性质的转化。

1.体育课……你回到教室后,发现书桌上写了你最不喜欢的外号,你的同桌对你说……你感到好了一些。(–→+)

2.你很喜欢喝可乐,同学叫你“可乐”,你感觉……(〇)

3.你总是在英语课上正确回答问题,老师夸你是“活词典”,你感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取盲盒,并与搭档分配情境中各自要扮演的角色,然后共同演绎盲盒描绘的场景,补全情境中不完整的词条。

老师:可以请大家分享一下最初的情境带给你的情绪体验吗?

学生举手分享。

老师:在情境中,有一些内容需要你们自己补充。可以向大家分享一下你是如何补充这些内容的吗?演绎过程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举手分享。

教师小结:通过刚刚的拆盲盒活动,我们发现,不同情境下的外号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表达赞美、爱和认同的外号往往更容易让我们感到开心;客观描述个性特点的外号可能不会引发我们的情绪波动;而带有嘲弄、讽刺意味的外号则会使我们感到愤怒甚至伤心。因此,老师要提醒大家,要慎重对待外号,慎重对待给同学取外号这件事。老师来给大家分享一首小诗:“随取随叫不费事,尊重他人不可少。取叫外号要谨慎,为人思考很重要。”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外号与情绪的关系,通过情境演绎加深学生对外号的认识。

三、外号加工厂(20分钟)

老师: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不喜欢的外号,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尝试赋予它们积极的寓意,把我们不喜欢的外号转变为我们喜欢的外号呢?请大家尝试对自己不喜欢的外号进行加工,并把加工后的外号写在便利贴上。如果你没有不喜欢的外号,可以写上你喜欢的外号。写好后将自己的便利贴张贴在班级展示板上。

学生对不喜欢的外号进行改造,在便利贴上写下改造后的外号或喜欢的外号(无须写出改造前的外号,避免原外号传播)。张贴便利贴至展示板,并浏览其他同学张贴的便利贴。

老师:在刚刚的加工过程中,我们都尝试将自己不喜欢的外号进行了加工,有了自己的“加工法宝”,成功地将原本引起我们伤心、愤怒的外号改造成了我们认可的外号,老师为你们骄傲。接下来,老师向你们介绍老师的“加工三宝”。

• 联想法:联想自己与消极外号相关的积极品质进行加工。例如,“小眼镜”可以联想到眼镜蕴含的“博学”意义。

• 谐音法:联想与消极外号相关的积极谐音词汇进行加工。例如,“书呆子”可以通过谐音联想到“书袋子”。

• 新编法:赋予消极外号新的含义、新的故事和寓意。例如,“大熊”可以想象成一只积极、好学的熊的形象。

老师:通过外号加工方法的学习尝试,我们一起总结属于我们自己的“加工三宝”。

学生总结并完成学案纸上的“加工三宝”部分。

老师: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自己的“加工三宝”,并说说你是如何提炼它的?

学生举手分享。

教师小结:恭喜同学们,你们都拥有了独特的积极资源——属于自己的“加工三宝”。“加工三宝”是我们自我保护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积极面对消极外号,指引我们在面对这类情境时坚信“我可以!”。

设计意图:总结应对消极外号的方法,帮助学生用积极的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四、课堂总结(3分钟)

老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外号的概念。一起认识了外号是什么、外号的多种类型,以及外号的不同来源。正如课堂上我们一起发现的那样,不同的外号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相符的外号可能让我们感到开心,甚至加深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相符甚至带有攻击、嘲弄意味的外号则会让我们感到愤怒、难过。因此,我们要慎重对待外号。同时,遇到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外号时,也希望同学们可以使用自己的“加工三宝”积极应对,拥抱积极的自己。

【课程迭代】

本课在理论及实践层面打磨了多次,加入了课堂演绎环节。一方面,在实际试课过程中,情境演绎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情境演绎与目前提倡的体验式教学理念相契合,能帮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更加充分地体验情绪,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理解取叫外号行为的后果。

另外,最终版在之前版本的基础上加入了学生自主总结应对方法的环节,帮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实践如何面对消极外号。此外,在最终版中,学生从直接获取知识,变为在自己总结的基础上整合已有经验与知识,这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最终版对课程各环节的顺序进行了调整,使课堂更具连贯性。将外号的概念、分类等内容提前,不仅能帮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还能让学生在之后的情境演绎中直接利用刚刚学习的概念对情境进行分析、判断。学生经过情境体验、总结经验、形成应对策略几个环节,经历了从思考到实践再到反思的过程,课程理念得以真正落地。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对学生自我认识的引导。从课程设计、课堂氛围、学生学情三方面综合考虑,笔者建议将本节课安排在六年级开展。

课程设计方面:本节课设置了许多学案任务及自我探索、情境演绎环节,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自我意识和思维能力,并拥有一定的配合度。

课堂氛围方面:六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有相对丰富的课堂活动参与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强,能够准确地进行自我表达;同时,本节课加入了情境演绎、盲盒抽取等活动,与常规课程活动有所区别,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学情方面: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六年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自我探索过程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高年级学生经过长期相处有更深的互相了解,为开展自我认识话题创建了更加安全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因此本节课更贴近他们的实际情况。

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本节课值得肯定的地方很多:1.契合学生的需要,该学段学生已经在面对与外号相关的议题,可分享的内容充足,课程实践性强;2.操作灵活度高,可以根据具体班级、学段情况调整盲盒词条,以契合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要;3.课程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展示板的设置使课堂内容延续到课后。

但是,本节课依旧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外号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可能会唤起学生的负面体验,需要教师及时制止、澄清,教师需要根据体验式教学的原则及时化解。

【专家点评】

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选题新颖,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给人取外号或自己被叫外号是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本节课选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深入探索,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树立学生对他人的尊重意识,让学生对外号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辨识不良外号的危害,有助于预防校园霸凌。

2.目标清晰,教学设计层层推进。本节课围绕外号这一选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上着力,教学目标清晰聚焦。从一开始的“我说我名字”到“外号盲盒拆拆拆”“外号加工厂”,整体教学设计清晰连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3.活动有趣,总结精要,成效持续。情境演绎、盲盒抽取等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可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分享的小诗和“加工三宝”活动提出的方法均十分精要,便于理解。展示板设计巧妙,一方面清晰地展示出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学生还可在课后继续浏览并丰富展示板内容,课程学习就从短短的一节课延伸到了课下,教学成效具有较好的持续性。

(点评嘉宾:丁新华,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

【学案纸】

外号介绍卡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