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话是为了理解
本书“基于笔者多年来与一些中国先锋艺术家与思想家的深度学术对谈,涉及先锋艺术思想生成逻辑的方方面面,既有对于艺术世界的观念维面与现实维面的讨论,也有对于七重关系视角的互动展开,同时还涉及我们生活世界的应然之在与实然之在的结构生成。它区别于目前已经出版的几部关于艺术家与批评家的新闻式访谈。它们很少在观念层面讨论艺术家作为个体生命在心理与文化方面的感性动力与感性结构”。这是2017年笔者在《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第二卷·混现代》中写下的内容。它原本打算以《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第三卷·生成逻辑》之名出版。
在存在形式上,本书作为当代艺术对谈的思想史,和笔者的作为专著的思想史即《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第一卷·世界关系美学》与作为文集的思想史即《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第二卷·混现代》相呼应。或许,可以称其为一种先锋艺术思想史的三种表述。在主题关怀的时段上,该书主要展开1993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中生成的深度文化逻辑,初名为《当代艺术的人文对话》(上下卷)。这里选出一部分独立成书。它借着特定的问题意识进入艺术生发的现场,原生态地呈现出中国当代先锋艺术文化在自1840年以降积淀而成的“混现代”的背景下对华夏文明现代性的探问求索。其编辑架构,源自笔者多年来倡导的“世界关系美学”;其编排的逻辑秩序依据“世界图景逻辑”。导论预备性地讨论了“当代艺术的书写及其使命”,主体部分由艺术与七种世界生成因子的关系构成,结尾回应当代艺术的生态难题。
当然,正如笔者在讨论“世界图景逻辑”[1]中所遇到的那样,无论是在实然的意义上,还是在应然的意义上,世界图景逻辑在方法论上依据整全的理解、分层的阐释、互动的审视而展开。整全的理解,意味着要展开人所生存的七重关系,即人言关系、人时关系、人我关系、人物关系、人人关系、人史关系、人神关系;分层的阐释,意味着要分层地阐释它们各自的内容;互动的审视,即从一重关系的视角审视其他六重关系。其问题域包括四十二种可能性,诸如人言关系中的人时关系、人言关系中的人我关系、人言关系中的人物关系、人言关系中的人人关系、人言关系中的人史关系、人言关系中的人神关系、人时关系中的人言关系等。无论就历史层面还是就现实层面而言,人类所遭遇的全部难题无不包含其中。在本书中,它们对象化为:《社会与历史中的抒情表达》一文属于“艺术与社会”,它也讨论了“艺术与历史”“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等难题。
历史上,无论柏拉图的批判性哲学对话,还是莎士比亚的对白性文学对话,其人物都带有某种虚构的特征。然而,本书的对话参与者,属于当今艺术界、学术界与知识界中有情有义的人物。这里特别向他们致谢:
王林、戴光郁、周春芽、黄渊青、李旭、陈墙、曲丰国、曾循、杨方伟、田新亮、尹晓峰、朱罡、石维、施勇、隋建国、林逸鹏、刘建华、金江波、周斌、孟岩、黄笃、王川、梁绍基、余极、林和生、杨国辛、刘薇、李邦耀、石磊、刘可、江衡、胡斌、胡震、李磊、张小涛、俸正杰、鲁明军、朱成、丁方、岛子、夏可君、胡斌、曾妮、成瓅、盛邦、刘成英、李艾筱。
感谢《星星诗刊·上层》(2010年第7期改名为《中国百老汇·上层》)的石维、林元亨主编,《艺术广角》杂志的编辑牛寒婷女士,《建筑与文化》杂志的主持纪锡垕先生,《东方艺术·今日美术》的学术顾问黄笃博士与今日美术馆前任副馆长李小倩女士,多年来发表我与众多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的部分对话。感谢李邦耀、戴光郁、李勇政、李磊、周斌、施玮等艺术家,慷慨允诺我在书中使用他们的作品。这些本为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感谢四川大学人文艺术跨学科研究合作项目的另一方余亭先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的李刚教授与前任所长盖建明教授与现任所长李裴教授、上海三联书店的黄韬总编。他们的支持,使本书得以在此时来到人间。感谢妻子刘丽,本书见证了我们十多年来在人间同走天路、高堂明镜“喜”白发的历程。感谢黄威、施诚刚、毕聪、蔡业盛、罗乐认真仔细地校对了书稿。其中错讹难免,恳请读者指正,一切责任在我。
本书的编辑,大致从2018年一月底开始一直延续到二月,可谓霾编霾读。借用第二千禧年初安瑟伦(约1033—1109)在《独白》中的语法,我们可以说:“对话是为了理解。”这对于生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混现代”中国人尤为重要。唯愿本书的对话,如同昨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浸润大地一角,能够在阳光明媚之日使地下的人性枯枝复苏,生长出新芽!唯愿本书的出版,能够为第三千禧年初期的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留下一份口述史的真实见证!
(2018年3月6日星期二第一稿,24日星期六凌晨第二稿,2023年5月18日星期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