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专业村的形成及其效应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2 关于农业专业村形成及经济效应的研究

1.专业村的概念及空间演化

村庄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村行政与社会关系划分的基本单元,在农区发展中占据基础性地位。近年来,一批以村庄内大部分农户商品性从事一种或多种相互关联的生产或服务活动,并且以该产值构成这个村的社会产值主体的村庄不断涌现,并由于增收效应明显而成为各地政府积极推广、各地农民自发学习的对象。学者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其定义为专业村(李小建等,2009)。尽管仍存在生产规模偏小、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整体经济实力较弱等问题,但专业村的扩张势头仍然迅猛,并受亲缘、地缘、业缘等联系的影响,呈现出由点到面的集聚发展态势,集中分布趋势明显(乔家君等,2014;马玉玲等,2018)。专业村自身发展的活力,加之专业村扩散带来的规模经营与地理优势(吴娜琳等,2013),使专业村成为农业主产地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作为我国区域农业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空间载体而备受关注。

2.专业村形成的影响因素

专业村被称为中国的“强农之路”,近年来学者们逐步对之开展研究,其中李小建、高更和、乔家君是该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李小建等(2009)的研究表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户是专业村形成的核心影响因素;村庄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传统习惯和经济基础决定着专业村的发展方向;政府推进、市场、技术和宏观经济环境决定着专业村的数量和规模;模仿创新、网络联系、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则作为专业村形成与演化的机理,始终贯穿专业村的发展过程。高更和等(2011)的研究结论与李小建相一致,对专业村是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由“能人”带动模仿扩散并结合政府支持而形成的表示认同,并指出专业村的发展历程服从“S”形曲线创新传播规律。乔家君等(2014)还以河南省南阳市专业村为例验证了专业村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产业升级过程,与李小建等(2009)专业村都会经历由自发形成向有序推进转变、由资源依赖向市场导向转变、由以产品生产为主向产销一体化经营转变、由单纯依靠传统经验向运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转变的过程这一结论相一致。此外,吴娜琳等(2016)还从影响专业村消失的视角探索专业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3.专业村发展的经济效应

专业村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户收入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专业村的收入并不主要依赖传统粮食作物,而是在传统粮食作物以外寻求增长点,经营具有当地特色的项目,这不仅提高了作物的经济利润,还可以避免由外出务工导致的各种风险和社会关系中断,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进而大范围提高农户收入(高更和等,2011)。另一方面,专业村中的“能人”,如企业家、村干部等能够依托丰富的社会关系、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推动专业村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此外,伴随专业村产业内分工的深化,村庄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彼此的发展与收益休戚相关(林炳全等,2017)。但是,由于专业村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市场主体发育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发展规模小、第二产业发展所需资金成本较高、现有服务业类别有限等问题,专业村的增收效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赵萌等,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