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视角下农牧民增收问题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上,针对农牧地区农牧民进行的深度访谈、预调研、问卷调查几个阶段的调查,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探究公平视角下青海农牧民的增收问题,以期进一步完善农牧民公平感研究的理论体系,通过促进农牧民在生活中的内在公平感,调动其生计的积极性,以此发展后续产业、缓解农牧民贫困,最终为实现农牧民生活稳定与社会稳定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具体任务如下。

第一,阐释农牧民公平感知的含义,设计能反映公平感知各维度的不同层次指标(或指标组),描述不同维度农牧民公平感知的表现与特征。

第二,从惠农惠牧政策、农牧地区产业融合、农牧民生计三个层次,由宏观至微观逐层深入探究农牧民公平感知对其增收的影响效应,考察公平感知对农牧民增收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

1.2.2 研究意义

1.2.2.1 现实意义

通过界定青海农牧地区农牧民公平感知的内涵与外延,测度农牧民公平感知程度,甄别农牧民公平感知的特征和差异性,梳理出在农牧民公平感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政府清晰把握农牧民的公平感知现实状况。

1.2.2.2 理论意义

第一,本书基于公平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平的相关理论,寻找到表征公平视角的变量,并界定青海农牧地区农牧民公平感知内涵与特征,构建农牧民公平感知度量指标,可丰富和完善公平理论,为农牧民公平感知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做出补充,从而为农牧民项目提供相关参考依据,为青海农牧民增收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研究基础。

第二,以外力与内力交互作用的思路,通过寻觅青海农牧民增收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深入探究农牧民增收的实质,科学界定农牧民增收的研究范围。通过构建惠农惠牧政策、农牧地区产业融合、农牧民生计三个因素,明晰公平视角下青海农牧民增收影响效应,明晰不同因素间的关系,从而研究公平感知与增收之间的关系。本书还以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对青海农牧民增收效果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从心理感知层面寻找农牧民增收的创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