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发展目标模式总是建立在具体的资金基础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资金分析
笔者在《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2]一文中曾描述了经济不发达的恶性循环状态,其中资金短缺便是构成这一恶性循环的重要环节:在供给系统中,资金短缺—低生产率—生产不足—经济不发达—资金短缺,构成了供给短缺的循环;在需求系统中,经济不发达—低收入—低消费—投资引诱不足—经济不发达,构成了需求短缺的循环。这两个系统互相制约,使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陷入不发达的困境之中。要摆脱这种困境,仅靠其中某一环节的突破是很难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地方的经济建设中,很多可行的建设项目因资金短缺而难于上马,即便上马也多数因资金不足、设施不配套,而降低了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笔者目睹了广东省连山壮族自治县三江水电站因为资金不足,水库大坝长期不能封顶,电机无法大修,各项欠款无力还清,银行的贷款利息成了沉重的包袱。此类情况在少数民族地区实为常见。连南瑶族自治县“七五”期间设想开发10个扶贫项目,共需投资6000多万元,而该县每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只有400万元左右。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由何处填补呢?一幅美好的扶贫蓝图看来又要被断送在资金短缺之手。由此看来,资金是一个带有全局意义的因素。
进一步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问题就会发现,简单地说资金短缺是不科学的。以往所作出的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资金不足的判断,仅仅以地方财政的收支为依据,这显然不够准确。正确地表述少数民族地区资金不足的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方财政收入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与地方财政支出及投资需求相比的不足。如连南县1986年地方财政收入为400万元,而地方财政支出达1200万元,计划上马的10个扶贫项目的投资还需6000万元。又如五大自治区,1984年地方财政收入共32.19亿元,而地方财政支出却达96.08亿元,收入只占支出的1/3。二是社会闲散资金利用不足。据统计,1984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城乡居民储蓄年底余额为105.73亿元,1985年增加到151.00亿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存款余额,谁又能说少数民族地区资金短缺呢?就以连山、连南两县为例,1985年底农村存款余额,连山县为504.6万元,连南县为550.8万元,数目比两县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都多。然而,这些资金都没能得到较好的利用。三是各项投资使用效益不足。由于工程设施不配套和管理不善,投资不能形成预期的经济效益,资金运动缓滞。如宁夏回族自治区1984年工业企业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达147天。这也是一种“马太效应”,资金越不足,其使用效益越低。
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存在一定的资金潜力。解决其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矛盾,除国家继续增加部分投资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外,还必须注重对社会闲散资金的挖掘、筹集和利用。
笔者认为,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目前的资金使用状态及国家投资情况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形势要求,应尽快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市场。按照市场规律组织金融活动,改变中央银行的“大一统”局面,实行信用的多形式、多渠道,融通各专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之间的横向联系,逐步开展拆借、证券、债券、股票等业务。通过建立资金市场,衔接少数民族地区资金的供求关系,调动资金流通的积极性,加强对资金运用的约束,便可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资金短缺的压力。这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1986年,中国建设银行昆明市支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昆明市支行营业部,帮助昆明房地产经营公司发行债券并举办建房有奖储蓄,仅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便筹集了3000万元。这充分说明只要采取可行的措施,积极筹集社会闲散资金,效果就是很可观的。
从以上对少数民族地区资金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资金的来源存在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地方财政收入和国家投资。这部分资金的特点是比较集中,但其绝对量目前还不能承受地方经济全面开发和大规模建设的压力。第二层次为地方闲散资金。这部分资金的特点是比较分散、灵活,流动性大。通过资金市场虽然可以筹集到可观的款额,但是就各具体地区而言,其资金规模仍然较小。
这两个层次在近期实际上还未能形成大规模的资金运动,不足以全面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集约投资。这些便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近期目标模式的资金基础。建立在这种资金基础上的目标模式,首先,应该立足充分利用小资金,因资金制宜地发展小规模经济,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在短时期内能以较灵活、合适的小形式发展起来;其次,必须通过增加国家投资,扶持重点建设项目,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促进其结构更新和技术进步,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奠定必要的经济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