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相关研究动态
1.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国外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研究者较早关注农业劳动力迁移问题,具体内容如表1-5所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次性完成的,与我国“从农民到农民工,再从农民工到市民”的路径有所不同,但国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值得借鉴。
表1-5 国外劳动力迁移理论的研究总结
国外研究主要的代表性观点如下:
相关研究聚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机和结果,以及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的问题。典型的研究有: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迁移模型(Lewis,1954);[7]拉—费模型(Fei和Ranis,1961);[8]乔根森模型(Jorgenson,1961);[9]托达罗模型(Todaro,1959);[10]门槛理论模型(Malise,1963);[11]新劳动经济学迁移理论模型(Stark和Bloom,1985;Stark和Taylor,1991);[12]推拉理论(Bogue,1985);成本—收益理论模型(Sjaastad,1962);[13]关于迁移特征与类型、收入回报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Lucas,2004);[14]关于临时迁移与永久迁移问题的研究(Richardson,1987;Dustmann,1997);[15]对四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成本的研究(Seeborg,2000);[16]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Knight和Yueh,2004);[17]对“乡村—城镇”转型的五个影响因素,特别是对人口因素的研究(Scott等,2000);[18]对城乡转型的三大动力,特别是人口转移动力的研究(Aristeu等,2000);[19]在“农业、工业化、后生产主义”共生模式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张桂林等,2003)。[20]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2001)采用19个社会经济指标对各国经济、社会、人口统计关系中的农民工问题进行研究;依据人口、职业、居住及距离城市中心远近等16个指标对城镇化进程的研究中,涉及了农民市民化问题(孙锦、刘俊娥,2004);[21]对人口转移的城市(城镇)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等(Dustman和Weiss,2007)。[22]有学者认为,当前世界产业结构及全球经济组织形式呈现信息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特征,相关研究多在全球城市、网络城市、世界城市体系背景下展开,其中涉及了农民工问题(Jose等,2003)。[23]根据《世界人口前景报告》的数据,1995—2020年世界人口增长量约为18.36亿,增长率约为32.4%,其中发展中国家人口将增长4.8亿~6.6亿,增长率约为38.5%。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有52%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而1995年仅为38%,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很大。有学者认为,单一的新古典模型已经不能解释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要吸收社会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Seeborg,2000;Knight和Yueh,2004)。[24]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家庭分离、陌生生存环境、激烈的竞争等(Bogue和Donald,1999);[25]农民工市民化可能遇到经济门槛和非经济门槛(Malise,1963);[26]农业家庭根据家庭内部劳动力资源配置状况来决定是否迁移,有时迁移是出于对农业风险的考虑;迁移距离与交通费用对迁移的影响很关键(Stark等,1985;Rozelle等,1999);[27]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有保证农业增长能满足非农业劳动力对农业产品的需求,以及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根本转变(Fei和Ranis,1961);[28]农业生产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时,农业劳动力会出现剩余;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工业化发展速度呈正相关关系(Jorgenson,1961);[29]迁移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实际净收入最大化,但迁移同样会带来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Sjaastad,1962);[30]愿意留在城镇生活的迁移者有更高参与城市社会、学习技术和职业技能的愿望(Dustmann,1997);[31]迁移后获取技能来提高人力资本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留在城市的基本条件(Lucas,2004)。[32]有学者认为,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Kathryn等,2000;Aristeu等,2000)。[3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学研究的长期焦点问题(Cohen和Elizabeth,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