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南京深夜的电话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让张将军心中的火气顿消了一大半。
张治中明白,老头子早就预料到了自己的这通电话,甚至极有可能老头子就在等着自己的电话,而这一等,就是足足一个多小时。
让一国元首等自己的电话,一等还是一个多小时,还是在这深夜之中。
一瞬间,张治中只觉得自己的心被什么狠狠地揪了一下似的。
“文白,文白无能,累委座担心了。”当即,张治中心中万千的怒火也是化作了一声委屈的自责。
“文白,堂堂大将军,怎么还做起了小女儿姿态了。”电话对面却是传来了一个爽朗的笑声。
“委座。”张治中的声音却是更加哽咽了。
“好了,闲话等胜利之后再叙。”随即,电话另一头也是略略变得严肃起来:“文白,我知道你打这个电话的目的。在这里,我只有三句话要告诉你。”
“是。”张治中立即立正道:“卑职敬听委座训示。”
“第一句话:对于你,张文白,我是绝对信任的!”电话那头的常凯申随即是继续说道。
都说张治中并不受常凯申信任,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很简单的道理,没有哪个不被信任之人,能带领由87、88、36等德械师组成的第九集团军。要知道,这些师,可都是常凯申的心尖尖。
之后随战事的发展,蒋张之间发生了什么问题,那是后话。
但现在,张治中无疑是极为受常凯申信任的。
而听到委座这毫无保留的“告白”,张治中当即也是感激地说道:“是,谢委座信任。”
“第二句话。”常凯申也是接着说道:“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这一点,你要铭记。”
“是,卑职记下了。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张治中当即也是重复道。
“第三句话。”常凯申接着道:“我希望,你也能充分信任我!明白吗?”
不得不说,常凯申就是常凯申,能够把一个破碎的中国聚拢到一起,其政治手腕,当真是非常人所能及。
开头的用情,直接就削弱了张治中一半的战斗力。
紧接着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先是充分表达自己对张治中的信任,让张治中天生处于弱势;
紧接着抛出政治与军事之间关系的论点,让张治中疲于应付;
最后,再以信任为题,引得张治中的内疚。
常凯申甚至没有把事情的原委一一说明,就已经让张治中缴械投降了。
这也就是他碰上了另一个不世出的伟人了,否则......
果然,此话一出,张治中也是瞬间感动莫名,当即也是说道:“委座,我......”
“晓得滴,晓得滴。”不待张治中说完,电话这头便是接着说道:“你很难,我知道。我也没有任何怪罪于你的意思。但是,为了中华民国的兴亡,为了民族的存续,我们都要毫无怨言地把担子挑起来。我们是这样,我国军的将士们也是如此。明白吗?”
“是,委座,我明白。”张治中立即立正答道。
一个“我”字,已然说明了张治中的心态变化。他不再是一个普通下属的“卑职”,而是可以让委座充分信任,可供委座任意驱策的“我”。
“好滴。”听到张治中的答话,常凯申自然也是明白了其心态的变化,自也是高兴不已。
随即,常凯申这才开口说起了具体的情况道:“这件事情就先这样,外交部还在努力。有了消息后,我会让人第一时间通知你。”
听着委座的话语,张治中的心中也是暗道:就知道还是因为调停的原因。
不过已经冷静下来的张治中,却并没有武断的认为这是委座的错误。
相反,张治中甚至有些理解了委座:诚然,站在淞沪战场这一隅之地上来看,我军的确占据着优势,也根本不需要什么调停。
可终究,我们是以一个农业国打工业国啊!若是继续打下去,战事扩大之下,谁又敢说能稳胜小鬼子。
而且,或许委座的调停也不是想要换取和平,而是控制事态的发展,进而尽可能地争取时间,争取整编军队、发展国力的时间。
当然,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这种在战争过程中按下暂停键的做法着实是十分愚蠢而错误的,而且英美的资本主义属性也根本不可能站出来调停。
可是,在当局者迷的情况下,不管是常凯申还是张治中,也都不可能全部做出正确的抉择。
至于看清楚英美的真实嘴脸,只能说,哪怕只有万一的几率,常凯申也不得不试一试。没办法,国家太落后、太贫穷了。
也是因此,常凯申必须尽可能地扩大手中仅有的几张牌的影响力。
就像现在,一日内拿下公大纱厂的战绩,便是足以让常凯申好好拉过英美来谈判的筹码。
只能说,落后就要挨打,自古便是如此而已。
而想通了委座的不易后,张治中的心中也是少了些许的怨愤,随即也是诚恳地答道:“是,谢委座。”
“嗯。”常凯申随即也是点了点头,道:“另外,能在一日之内攻下公大纱厂,我要代表政府向你表示祝贺!”
“谢委座,此全赖将士用命,卑职不敢居功。”张治中当即也是谦虚道。
“有功滴,有功滴。那位有功的将士,不就是你滴得益门生么。”常凯申随即也是笑着说道。
闻言,张治中也是立即警觉了起来。
虽然自己如今深受信任,但张治中更清楚,黄埔乃是委座的根基所在,也是其禁脔所在。
当即,张治中也是开口道:“确切地说,那是校长您的得意门生。您还记得吗,当年考核演戏,就是您的这位得意门生,把包括我和德国教官在内的蓝军指挥部给一锅端了。为此,我可是被同僚们笑了好几天。”
“是了是了,我记得滴。”对面的常凯申听到张治中曾经的糗事当即也是笑道:“就是这场演习后,德国的军校才愿意接收我们留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