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怀里哭晕的黛玉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0章 十年科举事,尽落矣(跪求月票,追读)

在大周朝这个双日悬空、权力交织的时代,太上皇依然紧握着手中的权力不放,而崇宁帝则从未放弃对权力的争夺,并已悄然展开行动。

侯孝康深知这位极具锐气的英明君王,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准备引领大周朝走向新的辉煌。

大周朝历经百年,改革旧制、变法图强已迫在眉睫。

崇宁帝亦深知这一点,因此才会在《红楼梦》的结尾,果断出手,清理了一大批朝廷蛀虫,为改革扫清障碍。这一切,都彰显了崇宁帝的决心和魄力。

侯孝康猜测,眼前的这道题目,很可能是崇宁帝不顾朝廷争论,强力拍板定下的。

这道题目不仅考验着新科进士的才学,更寄托着崇宁帝对大周未来的深深期许。他在自问,作为大周的帝王,如何才能超越自己的父王,让大周走向更加强盛?

想清楚这些,侯孝康放下试卷闭目凝思起如何铺垫如何布局。

按照规定,这两道考题需要在天黑之前答完,时间既充裕又不充裕。

若是文思泉涌,两道题用不了多少功夫便可以写完。

但侯孝康是要争夺状元的,必须好好思量如何对框架进行铺垫和破局,即便用上一两个时辰,甚至耗费大半天的功夫进行文章的整体构思也不为过。

将文章框架大体想清楚,那么接下来便可以势如破竹一气呵成了。

日晷的晷针缓缓走动,日头也在天空中悄然移动着。

侯孝康已经坐在案前思量了许久了,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难免会感受到不舒服,略微动了动身子。

对于第一题侯孝康有了构思,在稿纸上写了个“王”字,这个王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而中间的十字则可作为人字通于天地之间。

忽然又一阵春风拂过,侯孝康忽然醍醐灌顶一般,心中已有了计较,当即在卷上挥笔写下‘王者率民,当四海归一矣’。

侯孝康在破题之后,文思如泉涌,笔下如有神助,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一篇精彩的赋作。

一直当侯孝康最后一笔落定,方才笔下抽离,整篇赋作已然浑然天成,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他静静地凝视着卷面,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心情也逐渐平复。

此时已到了午时,宫中的宦官们正端着食案,鱼贯而入。

每个考生皆是独立进食,上面有面点和小菜,甚至还有一壶茶水。

侯孝康也是饿了,正好休息一二,将卷子收起。快速将几份御制面点下肚,到了五成饱腹感便没再多吃。

休整片刻后,侯孝康深吸了一口气,接着开始破题,对于第二题其实他早就已经构思好了。

即刻便要下笔,“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着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实政陈,则臣下有所禀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视听不乱,无散漫飘离之忧,而治具彰;实心立,则职司有所默契,苍赤有所潜孚,意气以承,轨度不逾,无丛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有此治具,则不徒驭天下以势,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维相制,而雍熙以渐而臻。有此治本,则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勖,而郅隆不劳而至......”

文章先是阐述了“经理之实政”,即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

再者论述道“倡率之实心”,即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接着,他进一步解释了“实心”和“实政”的具体含义。

在大周这个历经百年的王朝里,太上皇执政前期确实展现出了圣明的风采。

然而,和历史上许多帝王一样,太上皇晚年也陷入了怕死和固执的泥潭,导致了一系列错误的决策。

太上皇执政期间的两大错误决策——逼得前太子兵谏自尽与擅自扶植义忠亲王,这一系列举动直接引发了大周朝堂的派系林立,加剧了朝堂的动荡。

面对这样的局势,侯孝康提出了两个核心的观点:“实政”与“实心”。

“实政”,即法制,是确立社会规范、整饬法律制度的关键。侯孝康认为,这些法规必须完备详尽,毫无疏漏,并要悬挂在宫门高阙之外,载入法令条文之中,以确保其公开透明,为所有人所知晓。同时,他强调了法律制度的执行和监管,认为只有得到有效实施的法律才能真正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而“实心”,则是帝王应有的精神状态。侯孝康告诫崇宁帝,作为帝王,应该振奋精神,消除懒惰懈怠,激励臣子们精明强干。这种精神不仅要在朝廷内部得到体现,更要风行于京畿邦域,灌输到边疆角落,使之潜移默化深入内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君臣一心、上下同欲的局面,共同推动国家的变法大业。

侯孝康深知,变法大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场持久战,......

侯孝康考完交卷出来的时候已经接近申时三刻了,这个时候陆陆续续考生们也都出来了,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此次殿试的考题。

殿试一过,还需等待两日才可揭榜。

今日整理分类试卷,明日阅卷,后日读卷,然后在第三日便会举办传胪大典和张挂皇榜。

在门口碰到方济洲和吴言明后,这才跟着侍卫的指引往东华门的方向走。

待三人到了东华门时,门外早就已经停好了各式各样的马车。

出了东华门后,三人互道了“恭贺,恭贺”,又一同往皇城方向一拜,这才各自上了马车回府去。

侯孝康坐在马车上不禁感慨,十年科举事,尽落矣。

可不是,从迈出东华门的那一刻起便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