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实干家丁日昌
丁日昌(1823—1882.2.27),字持静,又字禹生、雨生,广东丰顺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洋务运动实干家和藏书家。他20岁中秀才,仕途坦荡,初任江西万安、庐陵(今吉安)知县。咸丰辛酉(1861)为曾国藩幕僚,同治壬戌(1862)5月被派往广东督办厘务和火器;甲子(1864)夏任苏松太兵备道,次年秋调任两淮盐运使。丁卯(1867)春升任江苏布政使,翌年又擢升为江苏巡抚。光绪乙亥(1875)9月任福州船政大臣,次年署理福建巡抚,壬午(1882)2月27日病逝于广东揭阳家中。纵观丁日昌一生,可谓官运亨通,仕途坦荡,而他一辈子确实相当努力,其政绩显赫。如他以苏松太兵备道身份兼任上海江南制造局首任督办,亲拟经营大纲,固然要聘用外国技术人员为教习,培训华人技艺,而自主权始终掌握在中国人手里。鉴于制造局原有设备以造船机器居多,鼓励中方技术人员详考图说,“就厂中洋器,以母生子,触类旁通”,制造各种机器30余台,用以制造枪炮,其所造枪炮“皆与外洋所造者足相匹敌”(曾国藩语)。1868年8月,江南制造局所造的我国第一艘蒸汽舰船“恬吉号”试航成功,国人为之轰动,“军民无不欣喜”。丁日昌授苏松太道,兼管海关,在办理对外交涉事务时,与英国领事巴夏礼等据理力争,如索回吴淞口炮台地基、将违法外轮充公、遣送外国流氓回国等,维护国家尊严和主权。丁日昌参与奏准福州船政学堂严复、刘步蟾等第一批35名学生赴英留学,为国家培养海军高级将校。难能可贵的是,他保持清醒的头脑,于1879年6月上奏朝廷,就海防等问题提出16条建议,丁日昌对日本的侵略野心益加警惕,说日本“三五年不南攻台湾,必将北图高丽(朝鲜)”。他疾呼朝野内外一定要齐心协力,急谋自强,否则将是国无宁日。难得的是,久居清室高官的他能认识到“民心为海防根本”,希望统治者们能切实关心百姓疾苦,同心同德,海疆才会安如磐石。丁日昌临终前回顾自己一生努力,却并没有使祖国富强起来,外患愈来愈亟,不禁悲怆之至,长叹自己“死有余憾”。丁日昌平时雅好藏书,在上海任职时,收购了藏书大家郁松年“宜稼堂”包括宋元本在内的藏书几万册,又得顾湘舟精椠善刻,没几年,其藏书之富称雄一时。其藏书楼易名多次,到“持静斋”“读五千卷书室”时,藏书高达10余万卷,与瞿氏“铁琴铜剑楼”、杨氏“海源阁”并驾齐驱。
鲁迅出生不到半年,丁日昌就去世了,但鲁迅了解清同治七年(1868)丁日昌任江苏巡抚时,他曾两次奏请严禁“淫词小说”二百六十九种。鲁迅在《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和《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一篇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中,都谈到“同治七年,江苏巡抚丁日昌严禁淫词小说”事,并说明由于《拍案惊奇》也在禁之列,遂有牟利的书贾将它删改为《续今古奇观》行世。而在《古籍序跋集·〈嵇康集〉著录考》中,鲁迅也谈及在考证《嵇康集》版本时,曾参证过丁日昌的《丰顺丁氏持静斋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