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疗愈录:肿瘤门诊叙事纪实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一

袁钟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原社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研究中心原主任

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是我尊敬的好教师、好医生和好兄长,我们已熟识且深交近四十年。除涉及多个领域研究外,他临床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工作,其特点是擅长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层面捕捉和分析临床信息,并提出独到的解决方法。三十多年来,我向众多癌症晚期患者推荐何教授,有效果不错的,无力回天的也不少,但当事人及家属都感觉医生尽心尽力了。不由想起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那句话:“我不一定能治好你的病,但我一定好好治你的病。”更让我动容的是,几年前我俩在上海小聚,席间谈到他努力治疗的一位患者最后还是走了,说着说着,他掩面而泣。我很吃惊,从医近五十年啦,本应见惯了生与死,可他还是为患者离去如此痛苦和难受,何等的担当?何等的恻隐?让我感受颇深。

何裕民教授邀请我为他主审的新书写序,我欣然接受。

多年来,全球各地和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中,必有癌症。近五十年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研究癌症,试图加以有效防治,甚至希望加以战胜,但至今为止,并无显著突破。人类大概知道癌症与遗传因素有关,与接触致癌物质有关,与不良生活行为有关,与不健康饮食有关,等等,但特异性很强的因素目前仍然模糊。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恩格尔(Engel G.L.)强调医学模式亟须转变,即从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他认为:也许这种转变会引导科学家、医学家们更清晰地认识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常见慢性病的本质特点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才能更卓有成效地加以防范或纠治。世界范围内,人们对这一说法表示高度赞赏,并许诺积极加以奉行,努力地改弦更张,践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可是,人们期盼的这类新临床模式之嬗变,全球范围内至今并没有真正地发生。人们还是揣着新目标,却依然走着熟悉的老路——几乎所有关乎癌症的研究、探索及防治措施的实施等,依旧仅仅聚焦且只是着眼于患者的生物学之一隅,视域不能超脱生物学之外。

何裕民教授曾是中华医学会理事兼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并荣膺中国首届心身医学终身成就奖。显然,这类对他的极高学术嘉奖,源自其身体力行,践行着新的医学模式,临床切实地重视对患者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信息的捕捉和分析,有机地融汇到具体患者的实践全过程,并创造性地实施个性化、全身心的纠治。我多次注意到他在临床诊疗同时,着眼于患者生活性别、年龄和职业与癌症等的错综关系,并关注患者家庭压力、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等与他所患之癌之间的可能关联性;他尤其汲汲于患者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的完整回归,并兼顾了患者生活背景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与癌症防治和康复瓜葛的破解,且匠心独具地加以改善。

显然,何裕民教授长期以来在中西医结合诊疗癌症方面进行多元、多维且多层面的创造性探索,硕果累累——中国首届心身医学终身成就奖是其结晶之一;他数十年来在临床肿瘤界名声显赫,多年来“一号难求”,求治者来自天南海北、境内域外,也是结晶之一;李厚光先生主编《癌症疗愈录——肿瘤门诊叙事纪实》(第一、第二辑)集中了37例案例,更是叙事性、纪实性的结晶体现。

原国家卫生部有位老领导曾发问:科技越来越进步,医疗越来越发达,为什么各种慢性病的患者却越来越多?他的发问当然涉及癌症。想起当年,我们《癌症进展》杂志组织中国科学院众多乳腺癌患者座谈癌症预防,面对高知们,我们从生物层面讲完科学预防知识后,没想到,患过乳腺癌的女科学家们却告诉我们,她们患癌症的真正原因并不在生物学层面,而在“生气,着急,心累”,完全是脱离生物学层面的归因,都涉及心理、社会和环境等非生物学因素。这些具有高知身份的当事人的切身体验,全然颠覆了在座医学家们的固有成见,迫使我们对人所患之慢性病——尤其是癌症——亟须做出全方位的新思考。且需大大拓展视野,亟须超越纯生物医学之局限。

这又令我记起世界著名物理杂志《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谈及癌症时,强调:“癌症是机体应对压力及物理作用后的组织系统性响应。”更想起了我的好友、著名哲学家赵汀阳在《坏世界研究》中认为:“经济社会是‘亲情、爱情和友情等大幅度贬值之社会’,无情的经济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度降低,许多依靠信任维系的人际关系瓦解,从而使生活在其间的人更孤独、更无助、更冷漠、更焦虑、更恐惧等,这必然导致许多心身疾病及慢性病的泛滥。”这在癌症领域,尤为突出。若对这些因素不加以兼顾,只会盯着癌瘤看,那么,癌防治的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就是必然的结果!这,就是人们现在深陷于癌症防治困境与泥潭的深层次痼疾所在!

有机会细读何裕民教授主审的新书《癌症疗愈录——肿瘤门诊叙事纪实二》,更是加深了这层认识。该书以叙事及纪实方式,展现了与癌相关的方方面面,甚至犄角旮旯等;乍一看,似很琐碎,其实内在有着关联性,给人一个与癌症等慢性病相关的、逐渐凑齐了的“全景图”,且涉及了种种颇为有效的应对之策。因此,本书不仅能够完善人们对癌症是慢性病的相应认知,且可以启迪有效应对;能在更开阔的视野,触及更深领域的同时,获得许多启发及智慧,增强癌症应对时众人的从容与自信,从而倍增多方面获得感。不得不说,这还是得益于何教授厚实的中西医学文化底蕴,尤其是在中医学的造诣。因为《黄帝内经》就强调“为医”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这又使我想起2006年随中国肿瘤代表团访问加拿大一事。加拿大多个肿瘤医院都邀请我们帮他们筹建中医科,我还与何教授多次谈及此事。更想起北京协和医学院资深的肿瘤科西医大夫王颖轶教授,跻身主任医师后却认真努力拼搏多年,考取中医师执业证书之事;还想起了重庆万州三峡中心医院(西医医院)有四个临床医生“一号难求”,其中三个是中医,最年轻的是中医肿瘤专家魏大夫……这些都说明:世界范围内,业内专业人士高度认同了中医学在肿瘤防治中的潜在意义及价值,并提示肿瘤临床医学正在探索过程中,中国肿瘤临床医学也在探索过程中,而以中医学为背景的临床肿瘤医学及医生们更卓有成效地探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们将借助以往的经验及成果积累,绘制更美好的癌症防治前景。其中,发掘中医学这方面智慧及经验,并令其发扬光大,可以闪耀出无与伦比的价值及现实意义!而经历了40多年不懈探索的何裕民教授,其主审的《癌症疗愈录——肿瘤门诊叙事纪实》等,就是其中精华之萃取与完美之展现,值得珍视。

细读后,深感《癌症疗愈录——肿瘤门诊叙事纪实二》可令众人获益——患者读后可从成功康复案例中汲取养分,引为楷模,激励自我更好地康复;家属及关注者可从中了解各种相关细节,以更好地呵护、指导、帮助亲友走出困厄,少走弯路;医者读后则可开阔视野,跳出纯生物医学窠臼,从而更自信且多维地关注患者,提升医疗效果;医学研究者或其他各科的关注者则可拓展思路,在相关研究及工作中获得启发,以适应未来健康及医疗发展之大势!

总之,本书可以令人开卷有益!

2024年6月1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