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从葫芦烫画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8章 正式展出

“爸爸,我肚子饿了,我们去吃饭吧。顺便请陆海川吃饭,为了这次展览会,他可帮了不少的忙。”

林晓敏揉了揉肚子,撒娇地说道。

林馆长笑了笑。

“好,你想吃什么?”

“我想吃火锅!”

林晓敏的眼睛亮晶晶的,像个小孩子一样。

“好,那我们就去吃火锅。”

林馆长宠溺地摸了摸林晓敏的头。

“海川,你可不许拒绝呀,咱们吃饭时,我还想再跟你商量一下展览时的细节呢!”

这么说,陆海川只好应承下来。

于是,三人就来到附近的一家火锅店。

店内环境干净,热气腾腾,让人瞬间感到一阵暖意融融。

他们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林晓敏点了大堆自己爱吃的食材,还特意给陆海川推荐了几道店里的招牌菜。

陆海川看她一脸兴奋的样子。

他觉得林晓敏虽然是个记者,但性格却十分直爽可爱,和她相处挺舒服的。

火锅很快就上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

林馆长和陆海川慢慢聊起了葫芦烫画的历史和文化,林晓敏则是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插上几句。

“海川,葫芦烫画是我国传统工艺的一种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林馆长说道。

“嗯,是的,我爷爷就很喜欢葫芦烫画,他不仅会收藏,还自己动手制作。”

陆海川回答道。

“是啊,葫芦烫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这次展览会能够展出这么多珍贵的藏品,真是太难得了。”

林馆长感慨道。

吃完饭后。

林馆长和林晓敏送陆海川回学校。

分别时,林晓敏特意叮嘱开展览会那天请他一定早来,另外还给了他好几张门票。

这样陆海川可以带着自己朋友一起来参观。

展览会这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陆海川起了个大早,先去爷爷家接上爷爷和他两位老友——张爷爷和陈爷爷。

陆海霞也跟着哥哥一起来了,说是要见识见识那些精美的民间藏品。

这边林秀秀和陆海川商量好,她会带着自己的舍友们和陆海川的几个舍友们,直接去民间工艺品展览馆。

等陆海川一行人赶到展览馆时,门口已经差不多是人山人海了,人们摩肩接踵,兴奋地谈论着即将看到的民间藏品。

陆海川好不容易才找到林秀秀他们。

“可算来了!我们都等半天了!”

林秀秀一见到陆海川过来,就迫不及待拉着他往里走。

“里面的东西可漂亮了,快看看!”

展览馆内琳琅满目的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

除了葫芦烫画,还有泥塑,剪纸,木雕,草编,等等,各种民间工艺品汇聚一堂,真是展现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最吸引人的当然是显眼的葫芦烫画展区。

摆着各式各样的葫芦烫画,或古朴典雅的,或色彩艳丽的,每一件都独具匠心。

有的葫芦上画着山水田园,有的描绘着花鸟虫鱼,还有的讲述着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陆海川的爷爷看得格外仔细,时不时还跟张爷爷和陈爷爷交流几句。

“你看这个,刻的八仙过海,多精细啊!人物栩栩如生,线条流畅自然。”

张爷爷指着一个大葫芦,啧啧称赞。

“这个也不错,福禄寿三星,寓意多好!”

陈爷爷也指着一旁一个金灿灿的葫芦。

陆海霞对一个刻着仕女图的葫芦爱不释手。

“哥,你快看这个,太漂亮了,画上的女子就像真的一样!”

陆海川也认真地欣赏着每一幅作品,感受着传统工艺的魅力。

他发现,这些葫芦烫画不仅技艺精湛,而且题材丰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海川,你看这个葫芦,上面烫的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多有教育意义啊!”

林晓敏不知何时来到了陆海川身边。

指着一个葫芦说道。

陆海川看着那个葫芦,上面刻画着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下字的场景。

“是啊,这不仅只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陆海川感叹地说着,这次展出也为他日后创作新的葫芦烫画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爷爷和他的两位老友也受益匪浅,三位老人家都表示参观完这次展览,以后就能烫画出更多精致而丰富的葫芦产品了。

这些葫芦烫画虽然精美,但年代都太短了,最长的也不过十多年,到底比不上海川爷爷和两个好友拿来的葫芦烫画藏品。

在这三个藏品前观看的人最多。

观众看到那个梅花图案的葫芦烫画时,不禁发出阵阵赞叹。

那梅花傲雪凌霜,清雅脱俗,仿佛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

而当看到陆海川爷爷拿出的那幅乾隆年间的山水葫芦烫画时,更是被其笔墨精细,意境深远的景色所震撼。

画中的山水仿佛活了过来,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而陈爷爷的刘海戏金蟾藏品因为画面生动,更引得众人纷纷驻足观赏。

有一个小男孩,不禁好奇地问。

“这个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啊?”

爷爷连忙看向陈爷爷,这一件藏品是他的,希望他能够给小朋友讲讲。

陈爷爷却是一愣,他真是毫无准备,而且当初收藏的时候,就是爱惜这个画面的精美,他并没有详细了解这画背后的故事。

眼看情形就有点尴尬。

就在这时,陆海川缓缓开口。

因为他和林秀秀早就在图书馆查阅过了相关的资料,做了比较充足的准备。

“刘海戏金蟾,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是来源于道家的一个典故。

相传,在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一只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着这白光就能飞升。

而住在那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可是为人厚道,对母亲很是孝顺。

他平时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

山林中有只狐狸,它修炼成精,化形成了美丽俊俏的姑娘,名唤胡秀英,她拦住了砍柴回家的刘海,要求一起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