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让生活闪亮——读《我的阿拉泰》
随着央视推出电视剧《我的阿拉泰》,我便一直打算有机会阅读该剧的同名原著。自此,我开始关注原著作者李娟。在网上读了关于相关介绍她的一些文章,慢慢对她的认识清晰起来。坦而言之,此前还真没有真正接触过她的任何作品。只知道在读书节目上,有人专门推荐过李娟关于冬牧场的作品。我还去图书馆查阅,打算借李娟的作品读读,但馆藏有限,没找到《我的阿拉泰》。于是决定下载该书的电子版,在电脑上或手机上阅读同样获益匪浅。
记得偶尔打开抖音刷视频时,注意到“与辉同行”,董宇辉访谈不少作家,其中就包括李娟。他评价李娟的文字风格“自由洒脱,灵动跳跃,显得真实而幽默”。并且推荐了《我的阿拉泰》《冬牧场》等作品。董老师的概括自有道理,而我则认为李娟作品中的文字清新,叙事明快、晓畅,读之如饮醇酒,令人兴致盎然,犹如春风拂面,不觉陶醉于书中描绘的当地风光。
从这本书中,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那里草原辽阔,各民族杂居,能够和睦相处,形成独特的风土人情。而且,人们置身大自然中的那份和谐令人向往。人在世上,生活中少不了苦辣酸甜,但她笔下对生活不易没有过多强调,着重渲染,而是轻描淡写,以乐观的处世态度冲淡苦涩。她的一些做法可谓苦中作乐。如雨夜搭帐篷,连生火的地方都没有,凭着坚强的意志,祖孙三代共渡难关。大雨袭来,帐篷到处漏雨,而李娟的奇思妙想派上了用场。她就地取材,用超市购物的塑料袋接水,不久室内挂满大大小小的蓄水袋,五颜六色,有的还滴滴答答漏着水。这些袋子在帐蓬内晃来晃去,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事实上,李娟说得轻巧,但是遭遇窘境时我觉得她还是很不容易的。只是这种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值得为人称道。无论生活赐予她多少苦,她都会报之以歌。书中励志的话语,不断被读到,让我抑制不住摘抄的冲动。印象很深刻的有句话,也是《我的阿拉泰》中朝戈的奶奶说的: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断断续续看完同名电视剧,我开始寻找来《我的阿拉泰》去读,真有点手不释卷,废寝忘食,两天时间便读完了。不过,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电视剧增添了一些人物,这样使得故事更加立体、丰满,更具观赏性。李娟的散文集中虽然也有类似的情节,但故事却是碎片化的,感人的情节散落于她独特的文字和叙述之中。
读过她的作品之后,让我很难想象这些优美的文字竟高中辍学的顾念之手,她没接受完整的教育,但不影响她的成长和发展。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她发疯似的迷恋写作、投稿,终于有一天,她笔下文字得到认可,作品问世,她本人也获得很高的知名度。
与李娟相比,我觉得自己未免有点叶公好龙了。自诩也热爱写作,曾经憧憬通过写作,让自己终于有一天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奉献给读者。自己也崇拜一些知名作家,如刘震云、莫言、乔叶等。虽然自己人微言轻,写作只是停留在自嗨的阶段,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写作方式,但是这就像攀登高山那样,山就在那里,自己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我反躬自问,也意识到自己存在很多不足,譬如自卑和不自信,做起事来一直犹豫不决,患得患失,迷茫度过琐碎的时光。写下的文字也有一些,但自己缺少投稿的勇气,似乎不敢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目前,自己也有随笔集《让心灵去旅行》问世,但仍觉那本集子也不过是昙花一现,仿佛世无英雄,乃使竖子成名。
既然认识到写下的文字有很多不足,知耻而后勇,那就更加要求自己今后更加努力。我赞同电视剧中那句话:去爱、去生活、去受伤。人生只有多一些经历,哪怕是磨难,也能彻底认清一些人和事的真相,也接纳自己的不足,让自己更加保持头脑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