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选之“人”,胜在学习
截至2024年,80多亿现代智人几乎已经占领了地球的每一寸土地,甚至包括北极这样的极寒地带。与此同时,号称没有天敌的森林之王老虎和草原霸主狮子还在风餐露宿,为了觅得下一顿饭,它们随时可能丢掉性命。我们人类已经可以躺在被窝里跟地球另一端的人视频聊天,任何一个中产阶级都可以在48小时内绕地球飞上一圈。距离上一次地理大发现(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才刚刚过去500多年,地球已经装不下人类的野心,科学家们正提议炸毁月球,飞出太阳系,去往火星和其他星球。
相对于地球45亿年的寿命,人类可以被视为绝对的新兴物种。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在短短的100万年内超越其他物种,成为优势种群呢?答案就在于我们强大的学习能力。
人类之所以能够在演化史中脱颖而出,并超越其他物种,一方面来自基因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另一方面源于我们强大的学习能力。人类的大脑具备高度的可塑性和适应性,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反思来积累知识和技能。这种学习能力使得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并将其应用到未来的情境中。通过学习,我们发展出了复杂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强大的学习能力离不开强大的大脑。那么人类的大脑与其他动物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最初,科学家推测,动物的学习能力与大脑的大小和重量成正比,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人类的平均大脑重量约为1.3千克,相对于大型哺乳动物来说并不算重。非洲象的大脑重达4.2千克,是我们的大脑重量的3倍多。鲸鱼的大脑更是重达9至10千克,远超过我们。虽然这些动物可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至少它们并没有像人类那样发展出文明和科技。这一点需要如何解释呢?
随后,科学家提出了新的假设,即现代人类的脑重与体重之比是所有物种中最大的,因此拥有最强大的学习能力。这听起来合理,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脑重与体重之比远超过其他90%的动物。然而,经过仔细研究,科学家很快发现啮齿类动物的脑重与体重之比普遍更高。虽然人类和大多数老鼠的脑重与体重之比是1比40,但有些啮齿类动物的脑重与体重之比高达1比10,远超过人类。甚至侏儒猴的脑重与体重之比也达到了1比27,超过了人类。这让科学家感到困惑。
感谢科学的持续进步,让我们能够以更微观的视角来了解大脑。目前为止,科学家普遍认同的理论是,大脑内部神经连接的复杂程度是决定个体智慧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准确地通过脑部重量评估智商,科学家提出了EQ指数(Encephalization Quotient)[2]的概念,也称为脑化指数。这是一种利用颅容量与身体尺寸比例计算出来表示相对脑量大小的指数,可以用于粗略比较不同物种的智力水平。
截至目前的研究,都证实了这样一个推论:脑化指数越高的动物,智力水平就越高。脑化指数是一种智力发展的指标,因为脑重的增加可以与认知能力和行为复杂性的提升相关联。
脑化指数使得我们能够大致比较不同物种的智力水平。科学家不仅对灵长类动物进行了脑化指数的比较,还对非灵长类动物的脑化指数进行了深入研究。[3]
如图1-1所示,通过比较各物种的脑化指数,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兔子的脑化指数为0.4,鼠类虽然脑体重比超过人类,但其脑化指数仅为0.4。猫的脑化指数为1.0,狗的脑化指数为1.2,人类的近亲大猩猩的脑化指数为1.8,而人类的另一近亲黑猩猩的脑化指数则为2.5。脑化指数与人类最接近的是海豚,其脑化指数为5.3,而人类的脑化指数最高,高达7.5。
相比之下,人类的大脑在相对较小的体积内展现出了出色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这可能与我们的大脑结构、神经元连接的复杂性等因素有关。尽管人类大脑的大小相对较小,但我们通过高度组织和发达的神经网络,实现了复杂的思维和认知功能。
图1-1 各物种脑化指数对比
当然,脑化指数只是智力的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以影响一个物种的智慧和行为表现。科学家们仍在努力研究大脑的复杂性与智慧之间的关系,以求解释大脑的运作方式,以及更深入地理解智力的起源和演化。
那为什么人类拥有了更高的脑化指数,最终成为天选之“人”,而其他动物却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