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壁垒:日立的重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读

老友东原委托我为他的精彩著作写导读,我深感荣幸。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本人现任哈佛商学院教授,在学院里主讲创业者精神、组织业绩、企业战略等课程,也持续对包括日立在内的众多日本企业做研究。在教授和研究的几十年中,我与成百上千的商业领袖有过直接对谈,还于2022年采访了200多名商业领袖,将相关内容汇总为拙作《深层目标》。东原也是我采访的“深层目标领袖”之一,他的经营也体现了目标管理。

大企业的改革难度可谓具有普遍性,在日本企业特有环境中完成改革的难度却少有人知。我之所以执笔撰写这篇导读,正是因为我不仅了解日本的企业文化,更通过在日立制作所面向员工的演讲,对日立这家企业有所了解。

截至2023年,日立已经对它的事业结构完成了简化,不再是那种旧式的庞大综合体。市场也对此变化做出了积极的反应,无论在事业规模还是市场价值上,日立都已经成长为日本屈指可数的大企业。这本书追溯到日立制作所的创业初期,并详细描绘了它陷入经营危机的全部过程。书中也非常细致地剖析了日立是如何迷失了自己的“目标”,又是如何因此陷入经营危机的。日本进入经济高速成长期后,日本的企业通过大量生产与大量出口的商业模式实现了快速成长,日立也不例外。日立提出了“通过优秀的自主技术及产品开发贡献社会”的创业理念,向着事业多元化前进。这一模式取得了成功,却也让日立变成了复杂且庞大的综合体。

目标经营中一个关键要点,就是要同时实现利润与目标。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持续。日立持续了几十年多元化,结果失焦于原本的使命。在此过程中,日立在日趋成熟的市场上也失去了竞争力,遭受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沉重打击。

我在自著《深层目标》一书中提到,具有深层目标的组织,应该从认识当前市场情况着手,将目标明确为指引企业的“北极星”,并应学会权衡、接受折中。日立正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不断地明确企业目标,同时也在增强战略竞争力方面不断努力。

东原先生在这本书中说,他提出的“北极星”就是成为“能赚钱的公司”和“开展社会创新事业的全球公司”。也就是说,没有全球竞争力的事业、无法赢利的事业、不能通过实现社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DX)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事业等这些不符合社会创新愿景的事业,要一律砍掉。与众多只能在口头上做到的领导人相比,东原完成了真正去实践的艰难工作。他通过重组经营,领先于其他的全球领导人,率先提出了为“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做出贡献的日立应锚定的方向,并为此收购必要的事业、完善治理体制,确实完成了日立的深层目标。基于此,日立也回归了创业理念的初心。

在美国,因为业绩不好被解雇的员工屡见不鲜。但在日本,只要员工没有重大差错,通常不会被解雇,薪金方面也不会有大的变化。与全球性企业相比,日立是一家总部位于人才流动性较低的日本的集团公司,但它在短短的十年里就实现了如此的深层目标,非常值得关注。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取决于日立经营高层的承诺,以及宏大叙事与行动的一致性。只有愿景与结果达成一致,员工才能切身体会到“目标”的重要性。

正如东原先生在这本书中所提到的,目标经营的概念实际上与日本企业的经营观念是相近的。自古以来,日本的商人哲学就有“买方好、卖方好、社会好”的三赢思想。在日本这个略显特殊的环境中,即使企业遭遇了濒临破产的危机,只要实行目标经营也能复活,这样的实践令人备受鼓舞。正是因为身处前景不明朗的时代,我更加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实践深层目标,发挥企业的社会价值、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

兰杰·古拉蒂

哈佛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