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政策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角度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全球趋势深入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进程,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推动和规范高校的数字化转型。这些政策不仅旨在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还着眼于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
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尤其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推进信息化教学变革,基本形成了多层次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系,为教育数字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薛二勇等,2023)。
近十多年,我国教育部在教育数字化改革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实现教育现代化。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该规划是2012年由中国教育部发布的长远发展计划,目的是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该规划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支持措施,强调了建设数字化校园、发展在线教育资源,以及提高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教育部,2012)。
(2)《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继第一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之后,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教育领域的深度数字化。该计划强调智慧教育的实践,推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和决策中的应用,以及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教育部,2018)。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该规划于2010年颁布,纲要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十年发展设定了明确方向和政策目标,其中包括了加强教育技术设施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以及通过技术改革教育教学和管理方法(教育部,2010)。
(4)高等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
2011年启动的该项目专注于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开设在线课程和远程学习项目,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等部门在201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文件特别提到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逐步提高开设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教育部,2012)。
(6)“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
此计划由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于2015年启动,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务质量。计划中提出,通过建设在线教育平台、开发智能教学系统,以及实施远程教育项目,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7)《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
在2015年颁布的此纲要中,教育领域被指定为大数据应用的关键领域之一,强调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教育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国务院,2015)。
(8)《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此规划发布于2017年,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包括智能教学、智能管理等。政府鼓励高校利用人工智能创新教育教学和管理,推动教育信息化向更高级阶段的发展(国务院,2017)。
(9)《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该文件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发布,明确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特别强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智慧教育,构建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在线学习平台,以及推动开放大学和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国务院,2019)。
(10)教育数字化行动战略
2022年教育部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基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实现教育的数字化,这成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内涵。
这些政策共同构成了我国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框架,不仅为高校实验室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政策支持,也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通过实施这些政策,为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