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堂
中国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启示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小国冰岛成为首个濒临破产的国家。在金融危机前,冰岛曾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于欧洲第六位。金融在危机爆发后,冰岛三大系统性银行相继倒闭,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崩溃,失业率半年内激增三倍,几乎无人能幸免于难。回顾2008年的金融危机,冰岛央行史上首位外籍行长斯凡·哈拉尔德·伊加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这样说道:“增长的一面是经济力量,另一面则是隐藏的风险。”
2009年,曾任挪威财政部副大臣的伊加德空降冰岛,接过了冰岛央行行长的重任。在他的领导下,冰岛虽然受创最深,却复苏最快,金融系统恢复稳定,债务水平远低于金融危机之前,成为第一个退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援计划的国家。时至2023年,全球金融危机似乎已经远离人们的生活,但每当人们评估各种金融风险时,仍不免要将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拿出来当作参照。
在伊加德看来,那场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随后又因雷曼兄弟银行的倒闭而加剧,最终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发展通常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债务急剧扩张;第二阶段是流动性危机的出现;第三阶段是市场陷入困顿,资产价值暴跌;第四阶段是恐慌情绪蔓延,投资和消费信心受挫;第五阶段是危机蔓延到国家财政。
伊加德说:“这样的周期在一个又一个国家里、一场又一场危机中重演。有时经济体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走完所有五个阶段,有时则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伊加德认为,从2023年年初的硅谷银行事件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从当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更加重视政策行动的协调,也对风险更加警惕。但与此同时,它们吸取的教训也还不够,债务水平还被允许大幅提升,特别是私营部门(美国政府的债务水平也在飙升),对解决银行危机仍然缺乏好的机制。
中国成功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1997—1998年)和全球金融危机(2008—2009年)的严重影响,这得益于政府强大的财政能力、稳健的银行体系以及稳健的经济表现,这些都是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防线。
启示: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现代金融体系逐渐走向成熟,金融市场建设、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监管改革等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海、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步提升,已经具备建设金融强国的金融要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与金融强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契合中国的国情特色和具体实践,尊重经济和金融发展规律,也要汲取国外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独特性。金融强国的核心是坚实的经济基础、完备的制度保障和健全的金融体系。未来,我国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着力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稳步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金融强国建设是系统工程,要立足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模式,既要匹配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也要植根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从打基础、利长远和固根本的角度持续推进现代金融体系与金融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