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基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职能与衡量

一、货币的本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天天都要和钱打交道。中国的钱叫“人民币”,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英国的钱叫“英镑”,大多数欧盟国家的钱叫“欧元”,看来这个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货币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一)货币是商品

早期的实物货币一般都是由普通的、大家乐意接受的商品来充当,其本身既作为商品,同时又作为货币充当媒介。从货币的发展史来看,牲畜、贝壳等都充当过货币。在中国的殷商到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562年至公元前771年)就用贝壳作为货币。中国古代的铸币曾铸成刀、铲、斧、环等形状,说明在古代的交换中也有农具充当过货币。

(二)货币是特殊商品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第一,它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通过货币“标价”,表明各个商品含有价值及价值量的大小。但是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那么其自身的价值,即币值又是什么呢?在黄金货币本位制下,货币的币值,即黄金本身的价值;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纸币制度)下,货币的价值是由货币的购买力来表现的。

第二,它可以购买任何商品,货币具有同一切其他商品直接交换的权利,其地位是独特的。货币是价值的直接体现者,是社会财富的代表,是一切购买力的代表,因此货币成为每个商品生产者追求的对象。

(三)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在商品货币关系中,具体劳动、个别劳动向抽象劳动、社会劳动的转化,或者说凝结于商品价值中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取决于能否换回货币(卖出去)和换回多少货币(卖什么价格)。这一切是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的。货币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核算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商品生产者的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是盈是亏,是通过货币显示出来的。货币在核算社会劳动的同时,还具有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因此,货币作为社会公认的一般等价物,集中体现了社会生产关系,即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现代经济中具有以下五项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并能衡量其价值量大小的功能,即货币在衡量并表示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后,即成为商品的价格,所以说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各种商品的价值量不同,表现为货币的数量和价格的高低也不同。例如,1辆自行车的价格是500元,1辆小汽车的价格是15万元。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只是观念形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媒介的功能,即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不再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而是商品所有者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即“卖出”,然后再用货币换取所需商品,即“买进”。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降低了买卖的难度,缩短了交易时间,节省了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了交换的效率,并确保了商品流通的链条连续运转。与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不同的是,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当然由于货币只是交换的手段,不是目的,因此这里所说的现实的货币不需要有足值的货币本体,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如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不足值的铸币、用纸印制的钞票等。

(三)贮藏手段

当货币暂时退出流通,被人们当成社会财富保存起来时,货币就执行了贮藏手段职能。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贮藏金银是积蓄和保存价值的典型形式,其作用显而易见,即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被贮藏起来;反之,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较多时,贮藏的金属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领域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如果说贮藏货币是“蓄水池”,那么贮藏手段就是“排水沟”和“引水渠”。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人们除了以金银及其他资产,如房产、珠宝等贮藏价值外,更为普遍的还是采用银行存款的形式。对价值储藏者来说,只要不发生通货膨胀,币值稳定,信用货币的贮藏同样具有积蓄和储存价值的意义,但从全社会来看,这并不意味着有相应数量的货币退出流通,因为银行等机构可以通过贷款等方式将其重新投入流通领域,而不像金属货币贮藏那样退出流通,暂时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需要货币管理当局加以调控,方能实现货币流通的稳定。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用以清偿债务或进行付款的功能。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商品赊销引起的。商品的买方在偿还赊销款项时,货币已经不是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单方面转移到卖方。随着商品交换及信用关系的发展,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领域不断扩大,除了货币借贷及商品流通领域之外,缴纳税赋、交付租金、支付工资等,都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与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一样,都是现实的货币,流通中的每一枚货币,常常是交替执行这两种职能。因此,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不仅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同时还受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影响。

(五)世界货币

随着国际贸易及其他对外经济往来的发展,货币超越国界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职能时,货币便成为世界货币。

三、货币层次划分

随着货币与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客观上要求政府对现金的发行及信用的扩张加以控制,使货币的供给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产生经济的波动和危机。因此,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及对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也就应运而生了。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划分货币层次必须按照以下原则:划分货币层次应把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基本标准;划分货币层次要考虑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要求,应把列入中央银行账户的存款同专业银行的存款区别开来;划分货币层次要能反映出经济情况的变化,考虑货币层次与商品层次的对应关系,并在操作和运用上有可行性;划分货币层次宜粗不宜细。

(一)以货币职能作为标准划分

现金货币、存款货币和各种有价证券均属于货币范畴,随时都可以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但不等于现金,存款货币、有价证券的流动性相同,货币性一样。比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是直接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随时可以形成现实的购买力,货币性或流动性最强。而储蓄存款一般要转化为现金才能用于购买,定期存款到期方能用于支付,如要提前支付,还要蒙受一定损失,因而流动性较差。票据、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要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必须在金融市场出售之后还原为现金或活期存款。

由于上述各种货币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有区别。因此,有必要把这些货币形式进行科学地分类,以便中央银行分层次区别对待,提高宏观调控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货币按购买力的性质划分如下:

M0=现金。

M1=M0+活期储蓄+机关团体活期存款。

M2=M1+定期储蓄。

M3=M2+企业活期存款+专用基金存款+基本建设存款。

M4=M3+财政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国库券。

(二)以资产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为标准划分

货币供应量(或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点上由政府和存款机构之外的经济主体拥有的货币总量。在货币供应量的构成方面,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应包括那些在商品交易及债务支付中作为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他们把货币定义为流通中的现金和支票存款,这就是狭义货币M1。有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及其他短期流动资产是潜在的购买力,很容易变成现金,因此主张以流动性为标准,划分更为广义的货币概念层次,从而形成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M2、M3、M4等。这种观点已经被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政府接受,各国的中央银行都用多层次或多口径的方法来计算和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

货币从供给管理的角度划分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专业银行的各项存款。

M2=M1+财政金库存款+基建存款+机关团体存款+邮政储蓄存款。

(3)以资产流动性作为标准划分

货币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划分如下:

M0=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的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的供应量,M2-M1是准货币,M3是考虑到金融不断创新的现状而增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