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论坛(2024年上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语言与文化论坛》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报,为综合性人文学术出版物。《语言与文化论坛》坚持以会通中外语言文化、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基础应用研究、促进人文学术交流为宗旨,探讨不同语言与文化理论,交流最新研究动态,挖掘语言与文化多元化特征,凸显栏目特色,塑造自身独特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4年上卷的栏目和内容视野宏阔,精彩纷呈。

“论坛特稿”栏目展现独具特色的学术成果。本卷推出2篇论文。虞建华的《被遮蔽的血泪史——〈愚弄鸦族〉对美国西进运动的逆写》聚焦于小说《愚弄鸦族》,指出美国印第安裔作家詹姆斯·韦尔奇以小说为武器,通过对美国西进运动的重新叙述,从不同视角再现以攫取土地为目标的美国西进历史,认为《愚弄鸦族》具有扶正美国宏大历史叙事的政治意义。陈科芳和殷鸯的《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公共标识英文译写的问题与对策——以绍兴市景区为例》则从应用翻译领域研究热门公共标识英文译写入手,通过实地拍照收集绍兴市十大旅游景区的译写材料,从生态翻译学“译本、译者和译境”三者关系出发,针对译写文本、译写团队和译写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本—人—境”三位一体公共标识英文译写整改对策,将呈现“规范有效”的译写文本、打造“协同合作”的译写团队与创建“和谐统一”的译写环境融为一体,以期为提高公共标识英文译写的质量提供新思路。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研究”栏目注重对翻译与跨文化现象的多元化研究。本期共收录3篇论文。曹新宇和蓝健闻的《命名要素框架下瓷器类文物名称英译研究》以瓷器类文物命名及其译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命名要素对文物名称进行切分,使翻译过程程序化、标准化,并对博物馆管理、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凸显文物自身的价值,在跨语二次命名过程中实现中国文物知识的世界性迁移都具有重要意义。《ChatGPT热潮下中国哲学典籍翻译的冷思考——以〈传习录〉为例》一文以《传习录》英译为例,分析ChatGPT迅速发展过程中翻译的技术转向,探究哲学典籍翻译的内在理路,审视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技术本质和翻译本质、译者职责和翻译伦理之间的关系演变。《扩展意义单位视角下的〈菜根谭〉中“君子”英译研究》一文通过《菜根谭》英译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借助语料库扩展意义单位分析路径,提取“君子”的高频翻译,分析它在对应英语国家中的具体意义。研究发现,由于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无论不同的译者如何努力,“君子”这一词内含的丰厚中国文化内蕴都无法被完整地翻译到目标语中。其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是检验中国文化走出去成果的有效路径。

“文学研究”栏目关注不同研究方法和视角下对中西方文学的研究。本期重点关注外国文学研究,共收录4篇文章。曹丹红的《弗朗索瓦·邦的数字写作及其启示——以Le Tiers Livre网站为例》对法国当代作家弗朗索瓦·邦的数字实践与数字写作进行研究,对技术时代的文学创作与观念进行了反思。《〈塔纳赫〉“毁灭”叙事的文学伦理学研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对希伯来圣经《塔纳赫》中以“毁灭”为主题的叙事进行了解读。2023年是伊丽莎白·乔利(1923—2007)100周年诞辰,《伊丽莎白·乔利短篇小说中女性“他者”形象研究——以〈王子的又一假期〉和〈五英亩处女地〉为例》以乔利的短篇小说集《五英亩处女地及其他故事》中的《王子的又一假期》和《五英亩处女地》2篇小说为例,通过阐释小说中“我”和母亲的生活经历,指出乔利书写了父权和殖民双重体系压迫下的“他者”女性艰难的生存处境,即在“他者”身份建构下,她们有顺从的一面,也有非传统女性的一面,但最终都难以逃出“他者”的牢笼。《波斯史诗〈列王纪〉中夏沃什悲剧的民族认同构建》以波斯诗人菲尔多西创作的伊朗民族史诗《列王纪》“四大悲剧”中的第三个悲剧——伊朗王子夏沃什的悲剧为研究对象,从菲尔多西对夏沃什故事的再创造这一视角切入,基于波斯语原文进行梳理与分析,挖掘该故事的民族认同构建作用,对相关研究有所补充。

本卷的“文化研究”栏目推出管玉红的《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文化发展研究(1991—2020)》一文。该文从文化学视域出发,综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方法,以大量实例展现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大众文化从初步形成到全面发展,及至进入成熟稳定阶段这30年间的全景图,同时探究其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性格以及心态诸方面的渊源关系,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和展望。

本卷的“语言学研究”栏目推出2篇论文。《“专业+外语”复合型国际化专业本科生语言学习负动机影响因子研究》提出应针对学习者特点展开内容融合语言教学及个性化教学的建议。《基于语料库的俄汉语基本颜色词белый和“白”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从颜色词的角度为研究中俄文化差异提供了新思路。

“外语教学研究”栏目注重基础教学与应用研究,本卷共收录3篇论文。《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语言教师与学科教师的合作及课程评价方式3个方面对地方院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指出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要对英语与跨学科内容进行创新性融合,要深化语言教师与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要深化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一带一路”倡议下应用型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策略分析》针对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外语能力这一关键问题展开探讨。《从“碎片化”到“一体化”:外语专业课程群思政链建设的有效路径》对推动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在外语专业课程群之间的一体化联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书评”栏目旨在对学术图书进行分析评述。本卷的介评对象是周领顺的《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一书,阐述了该书对翻译批评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乡土语言翻译和译者行为批评研究等的重要意义。

本期的“会议综述”栏目收录了3篇文章,分别对2023年“中日(日中)青年作家会议”“文明互鉴与非洲法语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一带一路’共建与中国及英联邦国家关系学术研讨会”这3场学术会议的精彩发言进行了梳理、总结与点评,为读者提供了相关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与新动态。

《语言与文化论坛》收录的论文理论多元,视角多样,能反映当代语言与文化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希望本卷《语言与文化论坛》能够一如既往地得到海内外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热心读者的支持和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