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方原惨败
战后,德川家康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让他声威大震。但危险此时也正在接近:不久之后,武田信玄又卷土重来了。武田信玄派出一支分队乘船沿天龙川溯流而上攻击距滨松不远的挂川,另外两支军队则从信浓向南行进,一支威胁冈崎,另一支威胁吉田。织田信长建议德川家康从滨松撤退到吉田,在滨松只留下一支卫戍部队以阻挡敌人,但德川家康拒绝了——没他认为无故撤退并非三河武士的作风。因此,德川家康只做了一件事:派人联络上杉谦信,希望与他一同对抗武田信玄。
1570年,北条家的当主北条氏康去世,其子北条氏政继位,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北条氏政打算放弃上杉谦信,改与武田信玄结盟。这样一来,武田信玄在东部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将军队集中在西部边境。此外,浅井长政和朝仓义景与比叡山的天台宗和尚结盟,再次对织田信长构成威胁;掌控了越前国、能登国和石山本愿寺的一向宗也与织田信长关系紧张。武田信玄一面联系一向宗,一面勾结以奸诈闻名的松永久秀,告诉他如果他发动叛乱,就能重新控制京都。很快,松永久秀便照着武田信玄的建议行动起来。
接二连三的意外让织田信长不得不出全力去应付。不过,武田信玄此时并没有直接与织田—德川联盟开战,这也减轻了几分织田信长身上的压力。织田信长迅速开始着手打击最近且令他厌恶的敌人——比叡山的天台宗僧侣。织田信长此时再也没有理由宽恕这些站在自己对立面的佛教徒了,而佛教徒们此时也明白织田信长早就对石山和京都周边的僧侣势力有所忌惮,迟早会对他们下手,他们必须谋求自保。当织田信长开始攻击摄津的三好氏时,石山本愿寺的僧侣们也派出了部队去对抗织田信长;浅井长政和朝仓义景也再次采取行动,意图攻占京都。
1570年11月,尽管织田信长命令将领们后撤来阻止浅井—朝仓联军,但联军还是从大津绕了过去,抵达了比叡山。织田信长立即给这些寺庙传话,如果他们帮助他的敌人,他必将派兵攻打,并烧毁根本中堂和山王权现的21座神社。尽管浅井长政和朝仓义景未能提供什么好处,但出于对织田信长的敌意,僧侣们还是站在他们一边。到了月底,可能是大雪封路导致联军粮草运输困难,也可能是织田信长为了自己的利益说服幕府从中斡旋,僧侣们接受了调解,并返回了寺院。
次年,织田信长又重启了针对一向宗僧侣的行动。8月,他忽然调转方向,重兵包围了曾经反抗他的佛教圣山比叡山。此时,从天皇到百姓,所有人都意识到织田信长真的要摧毁这座圣地,纷纷请求他停止行动(甚至包括织田信长的部下),但织田信长不为所动。1571年9月30日,织田信长一把火点燃了所有的寺院,一切建筑都毁于一旦,片瓦无存;所有在山上的僧侣,还有在寺中的贵妇和孩子都被押送到织田信长面前,随后便是一场可怕的屠杀,总计有几千人被处死。一些有名的高僧和学者也未能幸免,一些珍贵的典籍和艺术品也遭到了破坏。
但是,这些僧侣实际上正如《信长公记》所言:“他们不为世俗的反对而感到羞耻,也不理会他们出世后应遵守的佛教戒律,他们声色犬马、沉溺女色,对贿赂更是来者不拒。”寺庙的建立者本意是帮助京都抵御外敌的威胁,但在后来的四个世纪中,这些僧侣却对帝国的京城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他们甚至无视天皇本人的命令。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咎由自取。当时在日本传教的耶稣会神父写到:“1571年的圣米迦勒节,上帝惩罚了这个可怕的敌人。”此后,比叡山再也没有给任何人带来过麻烦。
在这个时刻,武田信玄也采取了行动,德川家康不得不全力应对,没办法为处于围攻中的织田信长提供任何帮助。在与北条氏结盟后,武田信玄可以更加自由地西进了。为了防止北条氏再次变卦,他还把更北边的里见氏和佐竹氏也拉来结盟。
武田信玄的计划是,在打败德川家康之前,与织田信长和平相处。这样,他就可以打通前往京都的道路了。在京都,他利用自己和本愿寺住持显如是连襟的关系(他们都是公家三条公赖的女婿),得到了一向宗僧侣将会牵制上杉谦信的承诺;他也得到了松永久秀会发动叛乱的保证。尽管织田信长并不愿公开与武田信玄为敌,但如果德川家康卷入战争,作为盟友的他又如何能置身事外呢?
因此,织田信长再次建议德川家康暂时撤至冈崎避免冲突。然而,这个建议并不符合德川家康的性格。他回答织田信长说:“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并告诉谋臣们:“如果就这样撤退,我就根本没有资格称自己为勇士。”此外,他还与上杉谦信达成秘密协议,以求在合适的时机突袭武田信玄的背后。
1572年10月,武田信玄抓住了大雪封路导致上杉谦信被困在家中的机会,率领自家的两万军队和北条氏的几千人,进军远江,部将山县昌景则带领五千人进军三河东部。
山县昌景不费吹灰之力就穿过了三河,占领了吉田城,与攻占了二俣城的主力部队会合,直接威胁滨松的安全。与此同时,织田信长麾下的大将佐久间信盛、平手泛秀和泷川一益率领三千人驰援滨松。在滨松的军务会议上,所有人都根据织田信长的意见,主张要坚守不出。但是,德川家康却说:“敌人来犯,却不发一箭,这绝非勇士所为。”随后,他命令将士们出城迎敌。当时,即使算上这三千援军,德川家康能用的也只有几千人。
德川家康计划带领这几千人在滨松附近的三方原阻击武田信玄。他明白,武田信玄并不想节外生枝与德川家康交战或是进攻滨松,他唯一的目标就是征服织田信长,只要穿过三方原,他就能直接威胁到织田信长。
他将部队布置为“鹤翼”阵型,两侧翼在前,主力位置偏后。右翼是佐久间信盛、平手泛秀和泷川一益率领的织田军,而酒井忠次率领的三河军团在它侧翼的外围。左翼是小笠原长忠、松平家忠、本田忠胜和石川数正指挥的四支部队。在战前,鸟居忠广观察了武田军的规模,随后再次向德川家康提议不要主动挑起战争;就算要战,也不要正面迎敌,而是在武田大军走后袭击他们的后方。他说:“主公向来谨慎,他现在怎会如此鲁莽呢?”但是德川家康不仅没有接受,反而讽刺他:“忠广,你若是如此胆怯,那你就再也没有什么用了。”
但事实证明,德川家康这一次只能算是有勇无谋。武田信玄的先头部队的兵力就已经相当于德川军的总和,按鱼鳞阵排列,军阵后面还有武田信玄的一万五千主力部队。胜负从一开始便已明朗,德川家康的两翼遭到了武田军的猛烈攻击,虽然三河武士苦苦支撑,但远道而来的织田军很快便崩溃了,两名主将落荒而逃,平手泛秀当场阵亡。右翼外围的酒井忠次则被晾在一旁,只能一边战斗一边向主力靠拢。
拥有巨大优势的武田信玄又发起了第二波进攻,将先头部队撤下,以主力继续压制德川军的同时又派小分队偷袭德川军左翼后方。大雪纷飞,德川军的将士们也已经精疲力尽。等到天色渐晚,武田信玄见德川军已经开始不断收缩,便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德川军此时已经无力抵抗,于是开始撤退。德川家康命令大久保忠世带着他的战旗向犀崖方向移动,同时收拢残兵。但是,他们已经陷入重重包围,武田军蜂拥而至,根本找不到任何脱身的办法。此时,忽然有一支二十多人的卫队冲了过来,带队的将领正是本应留守滨松的夏目吉信。他大喊:“快带主公返回城中,我们去与敌人决一死战。”“我怎么能让你们为我去送死?我们共进退!”面对仍不愿撤退的德川家康,夏目吉信激动地回答:“拼死作战是我们小卒的任务,主公的任务应该是承担家族的未来,不是像小卒一样!”说罢,他一把夺过家康的缰绳,调转马头,随后用长矛狠狠地刺了一下马尾。受惊的马立刻开始飞奔起来,他的侍从们也紧随其后冲出了包围;而留下殿后的夏目吉信等二十多人则很快淹没在武田军的人海中。
一路上,德川家康数次险些丧命,对方的弓箭手甚至离他只有几米,幸好天野康景及时赶到将弓箭击落,德川家康才幸免于难。为了鼓舞士气,德川家康还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见高木广正带着一颗不知是哪里来的蒙面武士的头,于是便告诉他:“马上把那头带回滨松,告诉众人说这是武田信玄的头。”高木广正马上照办了,他骑马来到城门口,大声喊道:“敌军首领武田信玄的头颅已被高木广正斩获!”“主公回来了,赶快开门!”这样,滨松城内的士气才逐渐安定下来。
夜幕降临,但危机尚未解除。鸟居元忠本想立刻关闭城门组织防御,却被德川家康阻止了:“把大门打开,在城内外都点燃篝火,让我们的人都能看见,”他命令道,“如果关上大门,反而会让敌人认为我们害怕他们。”随后,德川家康径直返回了自己的宅邸,一连吃了三碗饭后,直接倒头便睡。不一会儿,房间外面的侍卫就听见了德川家康响亮的鼾声。
事情果然如德川家康所料,当武田军的两名大将山县昌景和马场信春抵达居城前,看到大门敞开,灯火通明时,他们感到迷惑不解。马场信春说:“德川家康是东海道最伟大的武士,这里肯定有诈。我们务必小心。”随后,他又说道:“你看这些士兵。所有人都是面向他们的对手而死的,没有一个转身逃跑。他们都是我们不能小瞧的敌人。”
此时,大久保忠世和天野康景也在着手发动反击。他们带了十六名火枪手和一百名步兵,悄悄溜出城去,利用自己熟悉道路和地形的优势避开武田军的视线,走到了犀崖附近。在那里,武田军的侧翼正在露营。他们偷偷摸到营前,忽然开火,还故意尽可能造出巨大的声势。面对这黑夜中的突然袭击,武田军惊慌失措,有人夺路而逃,有人则直接跌下悬崖摔死了。
当然,这种“突袭”对庞大的武田军来说至多只能算是个意外。真正值得担心的是众人对德川家康的真实实力的担忧:为何这样的惨败后,德川家康还能做出反击?在随后的军务会议上,武田家众将得出结论:不应该在此地耽搁太久。攻陷滨松城不知需要花费多久,万一织田信长率兵来援,万一上杉谦信再次袭来,他们该怎么办?于是,他们决定就此撤退,明年再带着更多兵力杀回来。
战后,武田信玄派人将平手泛秀的头颅送给了织田信长,还写了一封充满愤怒的信,谴责织田信长帮助自己的敌人,并公开断绝他们之间直到现在还显得很友好的关系。他还对幕府将军足利义昭表达了不满,驳斥了之前他对双方的调停,还列举了“织田信长的五宗大罪”。在互相谩骂方面,织田信长自然不会甘居人后,很快,他炮制的“武田信玄七宗罪”就交到了足利义昭的面前。
此时,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上天没有再给武田信玄第二次机会。
1573年1月,武田信玄再次率军入侵三河国,包围野田城。野田城主菅沼定盈虽然只有五百名守军和一座小小的城池,武田军则是拥有三万之众的庞大部队,但他依旧坚守了足足一个月之久,直到粮草耗尽他才投降。更为重要的是,武田信玄此时忽然下令撤军,随后在返回的半路上,武田信玄逝世,享年五十三岁。
对于撤军,主流的说法是武田信玄在军中病情恶化;但也有人说,武田信玄是被野田城的火枪手射成重伤的。据说,就在达成协议准备投降前,野田守军开了一次宴会,打算把最后仅有的一点粮食全部吃光,不给武田军留下任何物资。宴会上,有人吹起了笛子,笛声优美动听,连武田信玄本人都被吸引了。他心想,此时城中不应该再有人值守了,于是不知不觉间,他便走到了城墙附近。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叫鸟居三左卫门的人认出了他;他抄起火绳枪,在仔细的瞄准后,一枪击中了武田信玄。
当然,这是一个无从查证的传说。但无论如何,在武田信玄死后,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压力顿时减轻了。武田信玄的继承者武田胜赖是一个优秀而勇敢的武士,武田家族的实力也依旧强大,但从能力上来说,武田胜赖比他的父亲要好对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