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买买买(月初求点月票)
父母和三姐看看到赵春,也很高兴。
“怎么样,东西卖了?”父亲关切地问。
“卖了,卖给清泉饭店,卖价还不错,又赚六十块。”
“哎呀,又这么多嘛,那真是不错啊,我儿真是能干的不行!”母亲笑着夸奖。
赵春被父母夸奖的有点不好意思,他感觉外面人称赞他,他都能理所当然接受,心情没有丝毫波动。
但父母夸奖,他有点难为情,又非常满足,大概所有孩子潜意识里,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吧。
可惜这个年代,很多父母忙于生计,不会考虑孩子想法,能把孩子们抓养大,他们就要竭尽全力。
在他们眼里,孩子就像是一种任务,反正生都生下来了,肯定要想办法养大,只要把肚子给填饱,就已阿弥陀佛,其他的根本不能多想。
赵大年和林美琴夫妇又是另外种情况。
他们倒是很想好好让孩子们读书,多认识点字,长大不至于做睁眼瞎,可问题是他们能力有限,实在赚不到多少钱。
所以,三个女儿都只是小学毕业,大女儿更是只读了三年级,勉强认识点字,能算来基础账目。
上学最多的赵春,也就是上到初三,学习一般,不是上高中的料。
“都买的什么啊,给我看看。”
赵春问家人们。
“可买了不少东西呢,你爹背的是面粉,白白的七零粉,娘这里还给你买了豆腐,还有姜娃娃,洋葱,酱油,还割了三斤猪肉,带肥膘的那种。对了,娘还给你买了甜菜,你不是最喜欢吃甜菜嘛。”
母亲掀开篮子上盖着的布,果然下面放着各种好东西。
赵春心里感激,母亲看样子买的东西不少,但几乎都是他喜欢的,看来她们想着自己现在赚钱辛苦,都尽量满足他。
“我买了点布,准备回去给你做一身衣服,过年都是二十岁的人了,衣服还破破烂烂的咋行,顺便给你做一身新棉衣棉裤……”
三姐也在旁边说。
赵春听完,感情说半天,家人买的东西,都是为自己准备,根本没考虑她们啊。
明明早上临走前,说好不要太节约钱,需要的东西尽量添置,但父母和姐姐显然都没听进去,他们解约成惯性。
他眼珠子一转,一拍脑袋,“哎呀,我才想起来,还有些东西没买,三姐,我们一起买吧。”
“还要啥嘛?除了油太贵,准备下一集再看看,我们也不缺啥了啊?”
“是我自己用的东西,三姐你把布给爹拿着,我们一起去?”
“那……行吧,爹,帮我拿着,我跟小春看看去。”
“去吧,爹娘腿累了,我们先回家,你们两个想玩就多玩会。”赵大年笑呵呵接过东西,又叮嘱几句,和林美琴先回家。
“你还要买什么啊,小春?”赵秀看父母走远,转身问赵春。
“那可多了,我们一项项去买,首先呢,我想各种颜色的布多买点,给咱爹娘和你冬天都换上新棉衣棉裤。”
赵秀一愣,没想到赵春说的买东西,是这些,连忙说:“我有棉衣呢,去年的衣服拿出来晒晒,今年不就可以继续穿嘛。”
“三姐,要是别人,肯定能被你骗过,可我是谁,你有没有衣服,我不知道嘛,你那身棉衣都穿了几年了,里面还有棉花嘛,袖子空了半截,我咋记得对着灯都能看到呢?”
赵秀脸一红,但还是说:“那也没事,反正还能穿。”
“你看看你的手,”赵春拉起姐姐的手,指着手背上的疤痕,“这都冻成啥样了,每年冬天都会冻手,为什么呢,还不是你的棉衣袖子太短,里面又没有多少棉花。”
说到痛处,赵秀也是很难受。
想起马上秋天过了,转眼就要冬天,漫长的四五个月,她的手和脚又要冻得生疮化脓,心里难免升起一股忧愁。
“姐,我这也不是乱花钱,吃穿都是最基础的花销,我只想让你和咱爹娘都舒舒服服的,也不是什么夸张的事,你就不要推辞了好不?”
“可是,小春,你赚钱也不容易,要是一直这么花,你啥时候才能攒够媳妇钱啊?”
“这你就放心吧,我本事大着呢,这是国家不允许,要是能同意,莫说一个媳妇,我十个八个都能娶回家。”
“尽胡说,找那么多干嘛,好好找个品相端正的姑娘过日子,可不要说胡话,我们家是本本分分的人家,不能学人家那样。”
“知道啦,那我们去买布和棉花吧?”
赵秀眼看不买推辞不过去,只好跟着赵春,给父母和她各自选了布,又买够三人用的棉花。
这时候的布质量并不好,属于私人纺织印染的麻布,这是因为虽然政策宽松了,物资来源依然很紧张,也就是有钱没货供应。
要想买到国营厂子的好布,就要看运气,若是刚好遇到就能买点,遇不到也没办法。
原则上不允许私人的布拿出来卖,但真要卖,管的越来也越松动,只要不惹事,不大张旗鼓,基本都还好。
买完布和棉花,赵春又带着三姐买了洗衣粉,肥皂,两条新毛巾,给父母买了干活用的手套,雨靴等。
不知不觉,两人手里的东西就多起来。
赵秀开始还一直劝阻不要买,不要买了,慢慢也就不再说,她发现自己说话,赵春根本不听,这弟弟倔强的脾气她很清楚。
大约又逛了一个多小时,两人都背着很多东西,赵春这才满意,感叹这个时代的东西真是便宜。
颇有种花钱的爽感。
买了那么多东西,一共才花了十二块多点,完全超乎他想象的低。
“小春,这下差不多了吧,我们该回去了。”
赵春点点头,“嗯,那就回家吧,再缺什么,我们下一集再来买。”
还买啊?!
赵秀心里想着这个弟弟这是飘了啊,外面人多,回去可要好好给他说说,不要有点钱就乱花,还是要懂得勤俭节约。
勤劳朴素,才是赵家优良的生活传统,没有大手大脚的习惯。
“咦,三姐,过来,快过来!”
她想着事,步伐不禁落后,被赵春走到前面了,此时正在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