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月下思
“...可是葛臬?”
少年葛臬连忙站起,矮身向着声音方向摸索而去,竟在一堆尸体间,发现一位有过几面之缘的左将军府护从!
“刘兄,汝...汝不是保护两位女郎的吗?”
那护从满身伤痕,还断了一只胳膊,已奄奄一息,只怕活不过片刻,正喃喃悲泣:“主公二女......皆被曹军擒获...少女郎中箭,被弃于道旁,生死不知矣。”
“啊!”
葛臬呆愣当场,少女郎中箭被弃,多半活不了。而主公长女年芳十四,他实在不敢想象被擒后会遭遇何等悲惨之事,遂连忙追问:“那我家少郎君呢?汝可见得?”
那人似油灯枯尽,已面无血色的指了指不远处的林子。
“林中......诸葛少郎...被...被虎豹骑扫中,跌入林中......”
话音未落,护从已断了气!
听闻少郎君可能就在林子里,葛臬又惊又喜,他合上护卫眼帘,当即便向着陡坡下的林子冲去......
亭驿内,葛臬的思绪正从十三年前的回忆中回归当下。
待将当初长坂坡所经历的事细细道出后,他愧疚的看了看对面的诸葛亮,又自责的低下脑袋。
“当时仆进入林中四下寻找,却不见少郎君踪迹,只在一颗染血的大树下发现少郎的玉佩,四周脚印杂乱,当时林中又有野狗,只怕......”
诸葛亮一直没有说话,他一边静静的听着,一边出神的看着手中的玉佩,仿佛手中握着的不是玉佩,而是自己孩儿的小手。
玉佩缺了三分之一,中间是一个镂空的‘寿’字,如今已被他婆娑的油亮玉润。
过了片刻,他似自言自语道:“有没有一种可能,嗯......吾儿只是受了伤,并未被曹军或野狗...哎...而是被人救走,还活着?”
似乎觉得自己的推测只是一厢情愿,诸葛亮苦笑若哀。
葛臬又看了眼诸葛亮,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垂下了脑袋。
诸葛亮的声音再次幽幽传来,像闷锤一样,不断敲击着葛臬的心口。
“吾儿若在,也该十九了,当加冠成婚矣......”
葛臬抹了抹发红的眼圈,犹豫再三,还是问道:“家主......您去天师观,是想请那白泽小天师算一算少郎君是否还活着吗?”
诸葛亮一愣,看向满眼期待的葛臬,随之目光被其额头上的刀疤所吸引,最终露出一抹柔和的笑容,微微颔首。
“嗯~算是吧。”
灯火摇曳,映亮了葛臬那张大众脸,也点亮了他那随着灯火不住跳动的双眸。
“听说那白泽小天师仅凭生辰八字便可料人祸福,有鬼神之能,若是少郎君还在,他......他一定能算出!”
诸葛亮没有搭话,而是出神的看向窗外皎洁的月光,幽幽愁叹。
“月虽缺,光尤亮啊......”
十三年了,我儿若尚在人间,又为何迟迟不来寻吾?
哎~罢了罢了,即便不是也好算上一算,总是了却一桩心事。
日间在府中时,听了费祎所述,以及马谡送来的情报,他几乎认定那白泽就是自己的孩儿。
太像了,同样十九,同样眉心有黑子,同样的......长坂坡,天下又哪有如此巧合之事?
欣喜、激动、当时的自己甚至连摇扇的手都忍不住颤抖。
可冷静下来之后,他又觉得不大可能,阿寿当年虽然年幼,但也有六岁了,应该能记得的,应该能的......可既然记得,又为何不来寻我?
其实这也是他临到内院,却没有将此事告知夫人的原因。
自己的夫人啊,本就因当年痛失寿儿大病一场,导致身体虚弱,这些年来一直也未能再有身孕,若将此事告知之后却发现那白泽不是阿寿,只怕夫人会更加难过。
“哎~歇息吧,明日早起尚需赶路。”
诸葛亮叹息一声,收回目光,合衣躺下,眼中依旧倒影着窗外那一轮孤悬的残月。
......
青城山附近虽然属于山林地带,然水网却颇为发达,这得益于青城山北部的都安堰,也就是后世耳熟能详的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之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其实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在秦汉以前被称为“湔山”,而当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因此都江堰得名湔堋。
到了三国蜀汉时期,也就是现在,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此都江堰也被称为‘都安堰’。同时,它还被称作“金堤”,这是为了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为名称。
至唐代,都江堰的名称改为‘楗尾堰’。这个名称来源于当时筑堤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是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最后宋代,在《宋史》中,都江堰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为“都江堰”。这个名称较为准确的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且一直沿用至后世现代。
所以青城山以北,乃是都安县境内,因金堤所在,人口不算多也不算少,相较之下青城山西南地带则群山林立,相对荒僻许多。
青城山南,西河之上。
月光下,几艘渔船与竹筏正行驶在青城山以南的西河上,向着南方顺流而下。
白泽一身白色衣袍,挽发盘髻,木簪横插其上,正靠坐于船尾栏边,仰头以扇遮面,透过扇孔痴望着那一轮孤寂的残月。
玄乙、玄辛依旧被五花大绑,分散‘看护’在后面的船筏上。
他状似假寐,实则眯眼透着折扇镂空处,打量两岸云山雾绕中的夜色,不时还有猿猴啼鸣,飞鸟惊空。
这是他来到三国后,第二次远离青城山,一切依旧显得新鲜又陌生。
其实这身体的原主人,过去倒是随青云子下山游历过几次,北边最远去过凉州武威,南边走过建宁,也就是后世的‘春城’昆明。
如今的建宁可没有后世的春城风光,不仅多瘴气蛇虫,且地广人稀蛮族居多,用蛮夷之地来形容都不为过。且益州南部民风彪悍,部族不服王化,时常生乱滋事,当地官员难以管控,大多以安抚为主。
而这种局面,直到诸葛亮南征之后,才得到了有效改善。
目光时不时的扫过船头处正按刀持枪昂立的张慕背影,本还算舒展的眉头,随之轻锁。
这张慕到底想干嘛?占山为王也用不着请个军师吧?亦或者黑吃黑火并,抢别的山头?难不成是要搞事情,造刘备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