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名动天下的才子
第一节 莫使匆匆云雨散——远赴汴梁城
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从眉州到汴梁千里之遥,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可是,为了家中的两只“雏凤”,苏洵还是告别亲友,带着苏轼和苏辙远赴京师,寻觅可供凤凰栖息的梧桐枝。
苏洵三人先走陆路,辗转到达嘉陵江畔的阆中。随后,他们又经阆中穿越终南山曲折陡峭的古栈道,翻越秦岭进入关中。
苏轼与苏辙风华正茂,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连月的奔波虽然让他们疲惫不堪,但却大大激发了苏轼的少年豪情。一路登高览胜,三人终于来到中原之地河南。
从眉山到汴梁,这一路上苏轼都在巡山访河,寻古探幽。以至于在至和三年(1056)的夏季,苏家父子才终于来到了汴梁。当时,汴梁城恰逢蔡河决口,连日的大雨让京师失去了车水马龙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数不清的小舟争流。
北宋时期,汴梁城足足有一百五十万人,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长安。汴河两岸万家灯火,士、农、工、商都在这里发展,都在这里兴旺。眼前的另一番盛景,即便是苏轼也不禁感慨“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大雨并没有扑灭汴梁百姓的热情,他们仍旧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之中。那高高的状元楼、摘星楼、潘楼、樊楼宾朋满座。就在苏轼被眼前的繁华盛景迷乱双眼时,不远处马鞭“啪”的一声,将苏轼的思绪重新拉了回来——
那是一架两乘高轩,丞相富弼与枢密院大臣韩琦就在车上。不知是否因为马车的豪华,就连车夫也显得格外相貌堂堂。是啊,唯有入仕,才能掌握权力,才能为天下黎民百姓作出贡献吧。年仅十九岁的苏轼立刻便振作了精神,投入紧张的备考之中。
苏家父子来的这一年,连日大雨冲击了汴梁城。为了稳定治安,宋仁宗便任命大名鼎鼎的“铁面无私包青天”包拯出任开封府尹,安定黎民。包拯上任时,还带去了两个与苏轼未来命运息息相关的副手,一个是王安石,另一个是司马光。
相传,包拯曾请王安石和司马光饮酒赏花。王安石和司马光都不是能喝酒的人,可是,司马光碍于包拯的情面,勉强把酒喝下了,而王安石却从始至终滴酒未沾。或许,正是二人的性格铸就了大宋的轨迹,命运在此时便已初见端倪。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眼前,汴梁城正被水灾侵扰,而水灾直接影响到的便是苏轼等一众考生。当时,原本定在八月进行的考试因水灾推迟了一个月。为了冲一冲晦气,宋仁宗决定将年号从“至和”改为“嘉祐”。就这样,至和三年便成了嘉祐元年(1056)。
终于,影响苏家兄弟命运的发解试,就在嘉祐元年的九月开始了。
虽然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远赴京师赶考,但他本人却并没有参加考试。彼时,苏家父子寄居在汴梁的兴国寺内。就在苏洵忙着与当世高官名流欧阳修、韩琦等人结交时,苏轼与苏辙正终日以书为伴,暂时无心领略汴梁的繁华。正所谓“有心人,天不负”,在九月的发解试中,苏家兄弟双双过关,苏轼更是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此时的汴梁城中积水已退,恢复了生机。恰逢苏家兄弟高中,苏轼终于能在春风得意时去欣赏汴梁风光了。当时,苏轼在汴梁遇见了一位相师,名叫程杰。程杰与苏轼素昧平生,却单单为他驻足。
据说,程杰端详苏轼许久,最终吐露出一句话。这句话当时并没有引起苏轼的注意,但在他跌宕起伏的后半生中,苏轼却无数次回味这句话,并深感程杰的道行高深。这句话便是——“一双学士眼,半个配军头”。
当然,此时的苏轼意气风发,丝毫不以程杰的话为意。在京师的日子里,苏洵忙着应付京师的文人墨客,苏轼则清闲许多。他或者同苏辙一起复习备考,或者在汴梁城内随意逛逛,又或者在茶楼上听说书人谈古论今。
在茶馆偷闲的日子里,苏轼见到了不少当世名士。其中便有与他命运另有一番纠葛的曾巩与曾布。
曾巩与曾布同为兄弟,和苏轼、苏辙相比,曾氏兄弟似乎更得世人的青睐。因为除了他们才华横溢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是大文豪欧阳修的高足,也是苏家兄弟省试的竞争者。当然,苏家兄弟的竞争对手并不仅仅只有曾氏兄弟,还有一对程氏兄弟同样文采斐然,他们是程颢和程颐,皆受教于一代大儒周敦颐座下。
曾巩、曾布、程颢便也罢了,偏偏这场省试中,还有一位让苏轼忌惮又羡慕的才子也来参加。这位才子名叫张载,他不仅文采风流、侠肝义胆,而且受过范仲淹的指导。要知道,苏轼最崇拜的人就是范仲淹。如今,范仲淹已然仙逝,这位张载怎能不让苏轼心潮澎湃呢?
还有章惇、章衡、王韶、邓绾、张璪、林希、朱光庭、吕大钧……这些才子都让苏轼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也让苏轼明白了汴梁不愧为卧虎藏龙之所。
此时的苏轼,再没有了顺利通过发解试时的志得意满,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个诸杰并起、群星璀璨的时代。不过,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命运虽将这些年轻才俊安排在同一场考试中,可不久的将来,他们却会分别投在王安石或司马光的旗下。在那个大变革时代中,苏轼本人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当然,这一切的发生,都要在那场省试之后。
在一个寒冷的清晨,众学子们终于等到了那场省试的消息。一场足以影响整个文坛的旋风,也在这一天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