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腹有诗书气自华——天才少年
苏轼本身就天资聪慧,在父亲和母亲影响下,他在年少时期,就展现出了自己的不凡才华。十几岁时,父亲苏洵让苏轼以“夏侯太初论”为题写一篇文章。
夏侯太初(名玄,字太初)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忠于曹魏,曾密谋揭露司马师谋权篡位的企图,后来事情被手下奸人泄露出去,夏侯太初因此被捕,后遭到司马师的戕害。史书记载,在临行刑之前,夏侯太初的神情依旧淡然,坦然地面对死亡。南宋文人刘义庆对夏侯太初的生平曾写过: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世说新语·雅量》)
苏轼在看过夏侯太初的生平之后,对其评价道: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 蜂虿。(《黠鼠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勇气摔碎价值连城的美玉,如同蔺相如一般,面对暴君强敌敢于以死相争,却可能因为锅碗突然摔碎而失声惊呼;同样,一个人可以与猛虎搏斗,却可能在面对野蜂毒蝎的时候惨然失色。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句话,但苏轼却用最贴切的比喻、最简单的方式,写出人在有思想准备和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不同,借用这种方式,来赞颂夏侯太初临危不惧的品质。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文笔之简练、思想之成熟,着实令人赞叹。苏轼能由夏侯太初这个故事,发出这样的感想,也足以看出他翻空出奇的雄辩才情。
看过苏轼这篇习作之后,苏洵大为赞叹,苏轼也将此句作为自己的得意之句,多次在作品中使用(《黠鼠赋》《颜乐亭诗序》)。
小小年纪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并不是偶然,而是经过千锤百炼、努力学习的结果。苏轼虽然头脑灵活,但在父亲严厉的督导下,不敢因为自己的聪慧而沾沾自喜,甚至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苏轼自己就曾在文章中写过: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因为苦心作书、作文章,苏轼与平时嬉戏玩闹的伙伴都断绝了来往,甚至没有时间去看院里苗圃中的花朵。由此我们也能看出苏轼在学习上的努力程度,丝毫不亚于现代任何一名苦读学子。
不仅苦学,而且博学。在少年时期,苏轼就非常喜欢读书,他读过了诸子百家的著作,读了各种历史著作,对此后来他的弟弟苏辙记录道:
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苏轼从《庄子》中研习古人的论证思想,从西汉文学家贾谊与唐朝宰相陆贽的文章中学习他们对古今朝政的剖析与见解。他感叹于《庄子》潇洒旷达的文风。大概是从这时开始,道家思想已经融入了苏轼的灵魂之中,为他日后超然洒脱、卓然不群的文风奠定了基础。
除了阅读,古人的读书学习还讲究抄书,苏轼自然也不例外,但即便是下抄书这种“笨功夫”,苏轼也将其做得与常人不同。
《汉书》洋洋洒洒一百卷,全文近七十五万字,苏轼从头到尾将其手抄了三遍,而且巧用自己的方式,将其理解后,用短短几字概括文章,作为段落题目。第一遍,苏轼用三个字为段落题目,第二遍则以两字,最后只需一字便可概括整段内容。若有人从《汉书》中随意举出一个字,苏轼甚至可以从此字开始,一直背诵下去,没有一字差错,真正做到了“倒背如流”。
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至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陈鹄《耆旧续闻》)
除了下抄书的“死功夫”,苏轼在“巧学”方面也很有研究,他自己发明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影响深远,古人对其更是极为推崇,直到今天,依旧能让我们从中大受裨益。他在与笔友王庠的书信之中就曾提到过这一方法。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彷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苏轼《又答王庠书》)
八面受敌,其核心思想就是分主题阅读,每一次阅读都寻找一个不同的主题来看,这本书便成了两本、三本甚至十本书,用这种方法学习,可以在抓住书中主题的同时,真正贯通书中内容,做到通透境界。苏轼自幼便自己研习出这种阅读方法,其才情聪颖,真可谓旷古烁今。
一位天才的出现,除了读书得法,师长指引,还需要手足亲朋的激励,其中与他关系最为亲密的,便是他的弟弟苏辙。
两人之间不只是手足之情,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扶持关系,在学习的道路上,两人也是最好的伙伴。
我少知子由,天资和而清。好学老益坚,表里渐融明。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不见六七年,微言谁与赓。(苏轼《初别子由》)
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亡兄子瞻端 明墓志铭》)
两兄弟在学习的道路上互相扶持,互相鼓动,共同进步,两位文采斐然的聪颖天才,以诗书为剑,常常交手,迸发出无数灿烂的思想火花,直至最后携手走进了“唐宋八大家”的名誉殿堂,可谓是一段佳话。
另有一说,苏轼幼时不少作品都是其妹苏小妹与其共同创作的,其实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苏小妹在史实上并不存在,她的一切经历都由后人杜撰而来。苏轼平生喜欢书信与朋友亲人,但在他与弟弟苏辙往来的上百封信件之中,并没有苏小妹这个人的存在。而且坊间传闻苏小妹嫁给了苏轼的门生秦观,而秦观第一次遇见苏轼之时,其已经娶妻,而且已经二十九岁,若按时间推断,苏小妹那时已经四十多岁,所以这个人物和《苏小妹三难秦观》的故事,显然不是史实。
虽然苏小妹并不存在,可这个人物并非是凭空杜撰,她的原型是苏轼的堂妹,是他二伯父苏涣之女,苏轼称呼其为德化县君,来往信件中称其为小二娘,坊间也有部分传闻,说小二娘其实是苏轼的初恋,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可靠依据,是后人为苏轼风流史上妄自添加的一笔美谈。而苏轼的正牌初恋,其实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奇女子,也是苏轼平生最为疼爱的一位夫人——王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