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十年春雨养髯龙:少年得志

第一章 蜀中的天才少年

第一节 应在孤云落照边——出生在眉州

眉山出三苏,草木尽皆枯。

传奇人物的背后总是伴随着一些传奇故事,苏轼这个名留千古的奇才更是如此,那些有关他的传说,几乎从他诞生的那一刻便已经开始了。

在我国四川西南部的眉山,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当地原本树木丰茂的彭老山忽然一夜之间花草凋敝,变得一片荒芜。而直到六十五年后,也就是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的某一天,彭老山再度重新焕发了生机,变得一片盎然。

在当地人的口中,这一切都是因为在景祐三年,苏轼降生在了眉山这片土地上,他的出现带走了彭老山上的所有灵气,而直到他六十几年后在江苏常州去世,这些无主的钟灵之气才重新回到了彭老山上,让这片土地再度焕发了生机。

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记载:“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复青。”

从我们今天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显然是后人杜撰的,但在我们这个崇奉天人感应的古老国度,我们更愿意相信这件事真正发生在了苏东坡的身上,为这位一千年前的传奇大家添上一份神秘色彩。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传说存在,苏东坡在后世也多了一个仙人名号——“坡仙”或是“苏仙”。

就像是宋朝人张矩在他的词文《应天长》中写的:“换桥度舫,添柳护堤,坡仙题欠今续。”不只是一千年后的我们,就连与他同在一个朝代的古人,一样为苏轼身上这份神仙之气痴狂。

虽然“三苏出,草木枯”的传说并不可信,但苏轼的家乡川蜀确实是一个孕育了很多文学才子的地方,汉朝的司马相如、扬雄,魏晋时期的王煲、陈寿,乃至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都诞生于此。而眉州更是蜀中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两宋时期,眉州的文化教育空前繁荣,在整个宋朝,眉州共有886人考取了进士,史称“八百进士”,从整个中国古代科举历史来看,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苏轼出生在眉州一个地主家庭,家里田产不少,还有一间经营绢帛的纱縠行,童年的苏轼应该是衣食无忧的,苏轼在自己的文中曾经描写过家里的环境。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答任师中家汉公》)

门前有竹林、梨树、小池,还有栽种蔬菜的院子,环境普通而温馨,而家中堂上可称“四库”的存书量,也凸显出了苏家浓厚的文化底蕴,但光是这样,还不足以让苏轼成才,真正帮他奠定学习基础的,是他的父亲苏洵。

苏轼的父亲苏洵也是一名传奇人物,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与他的两个儿子并称“三苏”,是宋朝著名的散文家、学者,也是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经历,至今被我们津津乐道,甚至在《三字经》中也有他的身影存在:“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说的便是苏洵在二十七岁那年才浪子回头,奋发学习,终成一代名家。

苏洵能在苏轼这个千古奇才的身影下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绝不是因为他是苏轼的父亲这么简单,而是因为他同样是一名“博辩宏伟”(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的才子。

苏洵对两个儿子从小的教育非常严格,甚至多年后苏轼还会梦见儿时接受父亲教导的情景。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初及桓庄初。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苏轼《夜梦》)

这首诗很有意思,写的是苏轼一夜做梦,梦中自己回到了童年,被父亲监督着读书,本来计划要读完《春秋》,却因为贪玩耽误了功课,担心父亲来检查他的功课,所以焦虑不安,像是咬住鱼钩的小鱼一样。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依旧能梦到如此清晰的画面,足以见苏轼对年少时期学习生活的印象是多么的深刻。

不只是学习方面,苏洵对于苏轼人生观的影响也很大,他为苏轼命名为“轼”,这其中也包含着他的期望,他曾经专门写过《名二子书》一文,就是告诉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各自名字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名二子书》)

轼指的是古代车辆上车厢前段供扶手的横木,作用类似于我们现代车辆中的方向盘。苏洵在书中写到,车轼虽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但若是去掉,这辆车也就不再完整了。

他给苏轼取了这个名字,就是想让儿子记住,日后为人也要像车轼一样,处于重要位置,也要善于保护自己,不要张扬,避免锋芒外露而招致妒恨,懂得“无用之用”的道理。

事实证明,苏洵是很有远见的,他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苏轼这一生之所以祸患不断,就是因为他敢想敢说,作词也是直抒胸臆,锋芒毕露。每与人交谈,无论亲疏远近都向其倾说肺腑之言,完全没有学会他父亲希望他学会的“无用之用”,想必这也是苏洵的一份遗憾。

不过这也正是苏轼身上的魅力之一,他若是没有这种敢想敢说的果敢品质,兴许也就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那个满身仙气的苏东坡了!

此外,在苏轼的人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给予他良好教育的还有他的母亲程氏夫人。

苏轼的母亲程氏夫人是眉州当地的名门之后,她的父亲程文应是当时朝中的大理寺丞。程夫人文化素养深厚,她对于苏轼的教育方式刚柔并济,哪怕直到千年后的今天,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宋史·苏轼传》中记载过这样一段往事:

苏轼八岁时,他母亲为他读《后汉书》,其中讲到了一个人,名为范滂。

范滂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惩处贪官污吏数十人,铁面无私,但最后却遭奸人陷害,被送上了刑场。临行刑前,范滂对母亲说:“母亲,我对不起您。今后只有靠弟弟尽孝心了,我就要跟随父亲去九泉之下。生者和死者,都各得其所。只求您舍弃难以割断的恩情,不要徒加悲伤。”他母亲深明大义,对他说:“你今天能够与忠义之臣齐名,死有何恨!既已享有美名,又要盼望长寿富贵,岂能双全?我支持你为了理想舍弃生命。”

忠臣铁面,至死思孝,范滂是个忠孝两全的人物,他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分,因此当十岁的小苏轼读到这个故事时深受感动,他站起身看着母亲说:“母亲,如果日后我要做范滂那样的人,您愿意吗?”

程夫人则回答:“你能做范滂,我又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

程夫人的回答,不可谓不经典,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以身作则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中,家庭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为何后世的人会被苏轼的人格魅力吸引,会仰慕他那份疾恶如仇的品格?正是因为他从小在良好家庭教育下养成的这份潇洒果敢的性格,早已经根植在他的心中!

也正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下,苏轼渐渐长大,而他那份不世出的潇洒才气,也由此开始渐渐萌发。眉州,这个满地才子的地方,人们也渐渐注意到了这位少年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