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平陈之役
隋室代周杨坚没有少费心思,当了皇帝,他又担心别人觊觎他的宝座。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宫廷政变,他把宇文家的五十九个皇孙斩尽杀绝,刘昉等帮助过隋文帝夺取皇位的人也都遭到了清洗。尽管隋朝是通过和平手段建立起来的,但改朝换代总免不了发生人头落地的流血事件。隋朝建立之初,杨坚忙着巩固政权,但隋朝的君臣并没有放松平定江南战争的筹划。
为此,隋文帝先把尚书左仆射(地位相当于宰相)高 找来商议,问他有什么好计谋。高 的父亲是独孤皇后家的旧臣,满朝大臣就数他最肯为朝廷赴汤蹈火,所以隋文帝凡事总是先和他商量。高 对平陈也早有考虑,见皇上询问他就将之和盘托出。高 说:“南方收割粮食比北方早,可乘陈朝人收割时在两国的边境集结军队,敌人为了备战,必然会耽搁收割粮食。北方储存粮食都用地窖,而南方潮湿,粮食都存放在竹子搭的仓库里。等到粮食入仓后,多派些间谍到江南纵火焚仓。这样虚张声势闹他几年,把陈朝人拖得筋疲力尽,等我们进攻时,敌人一定会放松警惕,到那时就能够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平陈大将韩擒虎
隋文帝一面下令边境的军队照高的计谋行事,一面又派人在长江上游监造攻陈用的舰只。开皇八年(588)三月,隋朝人向江南散发了三十万份传单,历数陈朝君臣的二十大罪状,以此动摇陈朝军民的斗志。隋朝人当时已经知道,在军事进攻前先发动舆论攻势,这在军事史上也算是创举。
平陈战役前出谋献策的除了尚书左仆射高,还有一人就是前面说到的北周名将贺若敦之子贺若弼,据说他当时曾献过“平陈十策”给隋文帝。文帝次子杨广与贺若弼谈论天下名将,贺若弼回答说:“杨素是猛将而不是谋将,韩擒虎是斗将而不是领将,史万岁是骑将而不是大将。”杨广问谁可称大将,贺若弼说“当然是殿下所选择的人”,言外之意就是他自己。贺若弼虽然太自负,但他在隋朝将领中确实算得上一个有才华也很能打仗的军人,他所献的 “平陈十策”,连高 也认为非常靠谱,他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立了首功。
隋朝已经做好了进攻陈朝的充分准备。开皇八年十月,隋文帝下令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指挥参战总管共九十人,作战大军共518000人,兵分五路,由长江的上中下游同时向陈朝发起进攻,全线的军事归晋王全权调度。
杨素的船队浩浩荡荡从上游顺流而下,旌旗和铠甲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端坐在黄龙舟上的杨素英姿勃勃、相貌雄伟,陈朝人见了称他像江神一般。杨俊驻守汉口,指挥上游军事;进攻的重点放在了长江中下游,晋王杨广和宰相高 在此坐镇;攻打陈朝都城的重任由韩擒虎和贺若弼担当。隋军选了开皇九年(589)正月初一渡江,那天长江上大雾弥漫,韩、贺二人渡江时,陈朝的守兵大年三十喝多了酒,和他们的皇帝陈叔宝一样沉睡不醒,隋朝大军南渡竟然没有被守军发现。年初二陈朝皇帝才知道隋军已经渡江,一直拖到初三他才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初四才勉强下了一道诏书,宣布由陈朝皇帝亲自统率六军,并命令和尚、尼姑、道士全都服役。
陈朝应战迟缓,韩擒虎、贺若弼二人分东西两面向陈朝京城迅速逼近,一路上没有遇到敌人像样的抵抗。正月初七,贺若弼已经打到了建康城外的钟山,韩擒虎离建康只有二十余里。那时建康城内还有十余万大军,尚可做一番抵挡,但陈叔宝整天只知哭哭啼啼,并不做任何抗战的准备。建康城破之后,手下劝陈叔宝堂堂正正地在宫殿向敌人投降,陈叔宝怕在战乱中丢了性命,宁可跳进一口井里藏身。隋军进宫,军士寻到井边叫唤,陈叔宝在井下不敢答应,井上人说要扔石块,陈叔宝这才在井里唤救命。众人放下绳子,拉起来沉得惊人,拉上来一看,原来陈叔宝和张贵妃、孔贵嫔三人绑在了一起。
隋朝军队平陈先后只用了两个多月,其中有许多战斗只是象征性的抵抗。陈朝灭亡之后,岭南地区越族人的首领冼夫人即派人迎接隋朝大臣去广州,不久隋文帝封冼氏为谯国夫人,从此岭南地区尽入隋朝的版图。就这样,隋文帝结束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分裂,使中国重归于统一。战争进行得如此顺利,固然因为战前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更重要的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中国已经具备了统一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