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都灵
公元前3世纪,罗马帝国就对都灵这座北方城市做了细致的规划。幸运的是,那些错落有致的建筑与街道布局,一直延续并保留至今。
在都灵旧城区,有一座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帕拉蒂内城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城门之一。穿过此门,我们去了重建于公元5世纪的圣母神慰朝圣所,与那座目前只剩下一个断面的城门相比,这座教堂建筑的罗马式钟楼、拜占庭式圆顶、新古典主义立面和内部的洛可可装饰等,才是完整的历史积淀,看过之后,如同翻阅了一部都灵简史。
离开教堂,我们前往附近一家都灵最古老的咖啡馆——比切林咖啡馆。虽然意大利的咖啡萃取技术名闻遐迩,但这家开业于1763年的咖啡馆却以其独特的咖啡而著称。大仲马、海明威和尼采等人住在都灵的时候,均经常前去享用。海明威称赞这里的咖啡是“世界上应该保留的100件物品之一”,而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这里的一段逸事。
普契尼写有《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图兰朵》等十多部歌剧,都是世界各大剧院经久不衰、轮番上演的经典剧目。《玛侬·雷斯考特》于1893年在都灵首演,虽然这部歌剧的演出频率并不高,但其中的管弦乐对剧情的烘托推波助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都灵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在皇家歌剧院观看充满激情的意大利指挥家贾南德雷亚·诺塞达指挥都灵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演出的《玛侬·雷斯考特》。在剧院现场听第三幕的前奏曲和二重唱以及合唱,那种强烈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与听唱片的感觉截然不同。非常有趣的是,这些感人乐曲的发源地就在比切林咖啡馆。
当时,普契尼坐在这里一边喝着店主发明的名为比切林的奶沬巧克力咖啡,一边构思《玛侬·雷斯考特》的第三幕。望着窗外从牢房押送囚犯的囚车穿过教堂外小广场的场景,他立即产生了灵感,写下玛侬·雷斯考特在狱中等待被遣送时的二重唱和合唱。
“比切林”是都灵方言,意思是高脚小玻璃杯,咖啡馆的店名由此而来。虽然迄今为止这种咖啡的具体配方一直秘而不宣,但基本步骤是先将用可可粉做成的浓稠巧克力倒入杯中,再加入意式浓缩咖啡,杯子最上面是一层奶泡。高脚小玻璃杯放在白色圆盘之上,杯旁放了一把小勺,店员端来时对我们说“千万不要用小勺搅拌”,听后不解,但先喝了最上面冰凉的奶沫,再喝到热而甜的咖啡巧克力,就觉得那种刺激味蕾的冷热交错之感,才是这道饮品的魅力所在。我们又点了颜色特浓但味道很淡的栗子巧克力和撒上榛子碎的蛋糕,在窗外的霏霏细雨中,回想着两天前在舞台上看《玛侬·雷斯考特》第三幕的场景,这种体验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用高脚小玻璃杯盛的奶沬巧克力咖啡
每天,咖啡馆门口都会排起长长的队列,我们在外面排了半个多小时,才进入只有六张小桌的狭小空间里,但我们只坐了二十几分钟就起身离开了,因为门外的广场上人们接踵而至,其中也有爱听普契尼的作品古典音乐迷吧?
比切林咖啡馆外景
在都灵住了五天,由于没有其他客人入住,我们等于是包下了新城区一栋外表简约但内饰相当豪华的三层小楼的公寓。餐厅的浅色墙壁上挂满了擦得锃亮的各式铜锅,橱柜里摆满了各式精美的餐具,看得出,这套公寓的主人对厨具特别讲究。客厅的三面墙上,挂着几十幅尺寸不一的油画,有风景,也有人物,似乎是在提醒我们,到了都灵,不能错过种类繁多又各具特色的博物馆与美术馆。
公寓的客厅
公寓的书房
公寓的仆人房间
都灵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与这座城市相得益彰的建筑,还有一家极其著名的埃及博物馆。18世纪中叶,撒丁王国的国王命令植物学家前往尼罗河的东岸,在底比斯的卡纳克神庙收集了三百多件文物带回都灵。19世纪初期,后任国王又从跟随拿破仑远征军前往埃及的法国领事那里购得五千多件文物,包括雕刻、石碑和木乃伊等。此后,都灵又陆陆续续购得数不胜数的珍品,甚至有最古老版本的埃及亡灵书,这一切使得都灵这家博物馆的古埃及文物在规模、藏品数量和珍贵程度上,仅次于埃及国家博物馆而位居世界第二。
古埃及有着一套严格的丧葬传统,尽管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可以复活,而心脏具有认知功能,所以会保留心脏,但去除死者的大脑和内脏,在尸体腹腔填以乳香和桂皮等防腐香料,缝合后再用细亚麻布将躯干层层包裹成干尸——木乃伊,让死者借助原有的躯体得以“重生”。画在棺木上的五官、弓箭和盾牌也具有生命力,象征着死者的来生。如此一来,下葬之后的木乃伊,就会顺利地抵达永生之境。
在博物馆耗时大半天,除了满足对异国文化的痴迷之情,更主要的是通过实物,去具体感知那些迥异于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另一种神秘文化。例如,第九号木乃伊棺木,出现了前八个棺木上从未有过的新特征,死者侧卧,棺木的侧面画着向外张望的眼睛,也许是为了让死者了解阳间的现状;第十一号木乃伊被放置在两个套在一起的棺椁中,在打开的棺盖上画有星座,应该是阴间每个时段所处位置的指引,让死者每天都魂有所属而不至于迷路。
2002年开放的阿涅利夫妇美术馆是一家私人机构,名称源自创建于都灵的意大利著名汽车品牌菲亚特的第三代董事长乔瓦尼·阿涅利和玛丽拉·阿涅利夫妇。乔瓦尼·阿涅利是意大利经济复兴的领袖,有着非凡的才能和超前的理念,这位注重穿着的意大利“工业教父”在世的时候,一举手一投足,都提高了意大利的名声。因此,人们说:“乔瓦尼·阿涅利就是菲亚特,菲亚特就是都灵,都灵就是意大利。”意大利人在公共场合、电视、报纸和画报上看到乔瓦尼·阿涅利的穿戴,便纷纷效仿,由此,意大利男人赢得了“全世界最会穿衣服的男人”之美誉。乔瓦尼·阿涅利的太太玛丽拉·阿涅利被称为“20世纪最优雅的女人之一”,其审美的天赋和极其高雅的品味似乎与生俱来。她尤其喜欢与丈夫一起收购艺术品,阿涅利夫妇美术馆的展品绝大多数来自这对夫妇的私人收藏。
建在菲亚特工厂大楼顶端的美术馆造型大胆,其中有一个古希腊陶器的临时展览让我们受益匪浅。盛橄榄油、酒和水的各种容器最吸引人的是其外观图案,绘制技法从最初的几何图案开始,相继演变为东方化、黑像式、红像式以及白地彩绘等等,无一不精彩地呈现出古希腊人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展览的最后一段解说词写道:“公元前4世纪末,陶器艺术在古希腊渐次消亡,成为人类文化史上不可复原的遗憾之一。”后来我们一行人又去了意大利南部,看到那些残留的神殿遗迹,更加赞叹古希腊为西方文明打下的基础实在坚实而深厚。尽管在美术馆楼上展出的乔瓦尼·阿涅利夫妇收藏的马奈、雷诺阿、毕加索和马蒂斯的油画以及第二天在萨包达美术馆里看的油画中有很多精品,但这些作品带来的惊喜竟然都被古希腊艺术带来的视觉震撼给冲淡了。
都灵是一个百科全书一样的城市,在都灵,还要多看那些著名的历史建筑。由17世纪后期的建筑师瓜里诺·瓜里尼设计的巴洛克风格建筑遍布城市的主要街道,萨伏伊家族王宫里那些奢靡的长廊和油画以及瓷器让人应接不暇;夫人宫里有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祭坛画、瓷器和珍宝,坐电梯到楼顶,还能俯瞰都灵的全貌;卡里尼亚诺宫被认为是都灵最精美的建筑;安托内利尖塔内有一座意大利国家电影博物馆,是喜欢意大利电影的影迷回顾老一代导演和影星的最佳去处。这些建筑都处在有着“都灵的画室”之美称的圣卡罗广场周围。而在广场上,除了环顾各式建筑美轮美奂的外观,足球迷还可以回忆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尤文图斯队球迷庆祝球队赢球的火爆场景。乔瓦尼·阿涅利在世的时候,就担任过尤文图斯队的董事长,也曾在这座广场上与球队一起狂欢。
位于都灵西南九千米之外,有一座与凡尔赛宫相似的斯杜皮尼吉行宫,又被称为“狩猎宫”,与上述那些巴洛克建筑一起,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走到狩猎宫大堂的时候,正巧有一位男钢琴家与一位女高音歌唱家在为晚上的音乐会排练,他们合作的曲目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写的舞曲风格的独唱咏叹调《舞蹈》。坐在那里,边听回荡在空间里的琴声与歌声,边看穹顶的壁画和墙上的雕塑,我们都感受到了萨伏伊家族一直追求的那种浪漫情调。
狩猎宫内的排练场景
都灵东部的苏佩尔加大教堂又被称为苏佩尔加圣殿,去那里的最佳时刻是金晃晃的夕阳时分,宏伟壮观的18世纪巴洛克式的圣殿立面被落日的余晖染得暖意十足。坐在台阶上回想意大利北线之旅的第一个城市都灵之美,心中油然生起依依不舍之情。
夕阳时分的苏佩尔加圣殿
坐在比切林咖啡馆的时候,邻座有一位来自其他国家的男士用英语跟我们说:“这里没有刺身。”那么都灵有什么呢?心驰神往的憧憬、沧海桑田的激情、闻乐起舞的清影、若隐若现的霓虹……我在笔记本上写道:“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个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