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简史
在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明确什么决定了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在20世纪,“经济理论”已经变成了价值理论的代称。4
然而,经济价值理论应该关注什么呢?毕竟,价值也是文学、艺术、教育和宗教的一个属性。从根本上讲,经济价值理论旨在解释商品和服务为什么要这样定价,以及如果存在正确的价值,我们又该如何去计算其正确价格。然而,经济中关于价值的研究已经开始从狭义向广义拓展,而且经济思维局限于经济价值方面的原则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放宽。
过去对经济价值的思考大部分集中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上,不同的价值观念根植于它们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许多价值理论家非常重视分配结果,并区分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活动,以此来增加“国家的财富”。在这些方面,对经济价值的历史性观点体现了与“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相关的价值观念。
对于价值的不同观点通常区分了价值创造和价值提取,价值提取也被称为寻租行为。价值创造是将不同类型的资源(人力、物质和无形资产)结合起来生产新的商品和服务的过程。而价值提取可以被理解为“在现有资源和产出之间进行交易,并从贸易中获得不成比例的收益”。5这种活动的回报被称为租金,在好的情况下它被视为非劳动收入,而在差的情况下它被看作一种盗窃。
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活动、价值创造和价值提取,以及合理回报和租金之间的区别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以使政策制定者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福利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
几个世纪以来,关于经济价值的决定因素有两个主要的理论学派:客观派和主观派。
在客观价值理论中,价值是由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决定的。客观价值理论认为,虽然产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其基本价值源自产品的生产方式以及这种生产方式对工资、利润和租金的影响。在客观价值理论中,价值与生产的性质密切相关,包括了所需的时间、劳动力的质量以及新技术和工作方式。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就是这一理论的支持者。
相比之下,主观价值理论更加看重交换价值(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如何揭示潜在价值的。在主观价值理论中,价值取决于偏好和稀缺性。这一理论与19世纪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如威廉·杰文斯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思想相关联,并且在当下的时代占主导地位。这种观点占据主导地位会带来很多后果,它意味着没有定价的东西既不受重视也没有价值,就好像事物的价格正在演变成事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