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国画家:那些听说过却从未了解过的艺术大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你好,我是阎立本

认为我是个画家,

是这个世界对我最大的误解。

说实在的,画画这个事儿只是我捎带搞的,都不能算是副业,只能算是我的一个爱好,没想到竟然发光、发亮了!

这让我那些闪闪发光的主业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多多少少让我觉得有点儿没面子。

我出身高贵,官至宰相,在政治上也有不俗的成绩。这桩桩件件,哪一件不值得拿出来炫耀?但令我郁闷的是,我最被世人熟知的,却是我最不想被别人提起的“画师”身份。

唉!咱也不知道这是成功还是失败。

在中国古代,画家的地位非常低,和下九流几乎没什么区别。也就是说,画家就是不务正业的“无业游民”,游手好闲、不干正事的代表。

我身处的社会,当时画家也不过是擅长一门技艺的工匠,常被人们直呼画师或画工,没有什么尊严。即使我很幸运,遇到的上位者并不歧视画师,但我也不想通过绘画这种方式让世人认识我。我追求的是世俗的成功,因为咱们身家在这里摆着,面子、里子都光鲜亮丽,总强调咱是个手艺人真是没劲透了。

601年

公元601年,我出生在一个贵族世家,自汉朝开始我的祖辈就活跃在朝中,而且几乎个个都官居高位。到了我这一代,更是出身高贵。我的外祖父是一代皇帝,我的母亲是高贵的公主。我的父亲不只是驸马,在朝堂上也非常受上位者的器重。而且,我的父亲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非常擅长绘画和设计。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因艺术才能步步高升,去世后还获得了谥号,可以说是荣宠至极。

父亲因为艺术才能平步青云,虽然也受过一点儿挫折,但后来还是一路高升,荣誉加身。他尝到了艺术带来的甜头,所以,他让我和哥哥从小就开始学习绘画。

父亲极其重视培养我们的绘画技能。

我的作品《萧翼赚兰亭图》

后来,虽然经历了改朝换代,但我们家族根深叶茂,幸运而平安地度过了那段动乱时期。因为出身名门且才华出众,成年后的我顺利进入仕途,成为一位王爷的亲信。我的这位王爷可相当足智多谋,他设计了一场政变,最终成为权力至高无上的第一人。

我虽然没在他的夺权之路上做出什么特别贡献,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还是渐渐得到了王爷的认可。毕竟我高低也算是元老了,是该因为我的好眼光享受一些福利和待遇。

跟对了人,

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627年

我的仕途非常顺利,可以说是官运亨通。公元627年,不到30岁的我,所任职位为主爵郎中,掌管着官员的任命。说我年轻有为,一点儿都不过分。

战乱平息,天下逐渐恢复太平,本来是个好事情,我的政治才能却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了。可能应了那句“时势造英雄”,迎来和平年代后,我的绘画才能竟然逐渐得到了领导的青睐。

人生真是“东边不亮西边亮”。

战乱搞政治、和平搞艺术,啥也不耽误,我的事业运果然很好。

想一想,我们古代那会儿没有照相机这种高科技设备,所以,就算我的领导再有本事,想要记录什么重要的场景,除了文字就只能靠画师。即使上流社会再瞧不起画师,他们也想要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一些美好的、重要的人物或场景。

更何况,我的绘画技艺高超,我获得重用也是自然的。这还要感谢我父亲的高瞻远瞩,早早就给我规划好了职业生涯。

我的绘画技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因为画得好,我还成为领导的御用画师,见证、记录了很多大事

636年

在贞观十年,也就是公元636年,那年我35岁。我奉命和我哥一起设计领导的陵墓,并为领导曾经骑乘过的、一起征战沙场的6匹战马绘成画像,雕刻在了陵墓的石头上。

我的作品《职贡图》

我的作品《步辇图》

640年

又过了4年,吐蕃派使臣前来长安求亲。

如此重要的历史事件,领导自然让我将这重要的历史时刻绘制成画。这幅画名为《步辇图》。

在故宫博物院评选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中,

这幅画占了一席之地。

643年

在贞观十七年,领导还搞了个功臣评选会,选出了24个功臣,让我给他们每人绘制一幅肖像画。不过,你们是无缘看到了,因为收藏这些画的楼阁毁于战乱,我画的这些画自然也毁掉了。

想起这些,我其实也没有多伤心,因为我当时在绘画的过程中并不开心。我主要喜欢搞事业,喜欢体面的生活。但这个御用画师的身份,即使叫“御用”,听起来虽光鲜,也改变不了外界对画师这一身份的改变,所以画画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更多是自卑,我实在很难认同这个身份。毕竟,对画师地位和身份的歧视都摆在那里。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专心处理政务,忽然来了一道传令,直呼我“画师”,这不是揭我伤疤吗?传旨的人让我带着画具去拜见领导。

无奈,我只能扔下手头事务,匆匆忙忙赶过去。原来是领导和百官一起游览御花园的时候,在水池中发现了一只怪鸟。谁也没见过这样的鸟,

于是就让我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写生!

我犹记得,那天天气特别热,我风尘仆仆地带着绘画工具赶过去,汗流浃背地趴在池边开始画那只破鸟。

我感觉我就像那只鸟,被这群人围观着,其中还有很多官职、比我低的人,就那样居高临下地看着我,我甚至都能感受到他们眼里流露出的轻蔑和嘲笑!我恨不得一秒就画完,恨不得找个地缝走人!我更恨自己为什么会画画!

那天我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孙们都叫到面前训诫,“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缘情染翰,颇及侪流。惟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末伎。”我要告诉儿孙们,“我的才能不只有绘画,现在世人却只记得我的绘画,我还像个奴仆一样去侍奉别人,这简直就是耻辱。

你们都给我记住了,以后不要学画画!”

当然,现在回想起来,我并不是不喜欢绘画,我只是受不了外界对画师的评价。如果画师在当时得到应有的尊重,我肯定会将我家传的一身绘画技艺都亲自传授给我的后代,也不至于我这家传技艺到我这里中断了。

我的作品《北齐校书图》

668年

终于,我的政治抱负在公元668年实现了。67岁的我坐到了宰相的位置,我当上了右相,成为百官之长。这不仅意味着我终于有了被载入史册的资格,这更是向世人证明了我的政治才能。

但是,我还是太天真了,低估了人性的“恶”!我当上宰相后,一些文人编造了一句顺口溜,说是“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拿左相的战功来和我的绘画做对比。这个评价乍听好像是夸奖,实则是讥讽,讽刺我只会绘画,讽刺我是靠画画坐上宰相之位的。

唉,这就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吧!但人活到这个年纪,很多东西也就释怀了。罢了罢了,到这个岁数了,我也该完成我的“身份认同”这项人生命题了。

是的,我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我还是一位画家。不论世人如何评价我,自始至终,无论是作画,还是处理政务,我都兢兢业业,无愧于任何人。别的不说,咱们搞事业的态度绝对是诚恳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遇到过一位不卑不亢的年轻人。说起来,我也算是他的“伯乐”,这个年轻人后来还成为名臣,并直接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轨迹!

这件事情发生在唐高宗永徽年间(649—655年)。那时,我在河南任职,我曾负责当地官员的功过考核。我当时面试的一个年轻的小官,让我冲动地想要为他绘制一幅肖像。虽然我是御用画师,领导想让我画谁我就得画谁,但在我心中,自有想画的人和不想画的人。

这个小官,就是我想画的人。他虽然身份低微,但他见到我,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畏惧和卑微的样子。他的不卑不亢让我十分欣赏,他活成了我憧憬的样子!

如果年轻时候的我,也能像他这般不在乎世俗眼光就好了,那么以前那些作画的日子可能就没有那么难熬。所以,我上奏朝廷,推荐将其提拔重用。

只是没想到,

这个年轻人竟然成了挽救李唐王朝的关键人物。

我的作品《孔子弟子像》

673年

这一年,我73岁了。民间俚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我自然是没迈过这道坎,就去“阎王爷”那儿报到了。

只是没想到,后世的史书却以“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这句话来褒奖我,虽然你们非常认可我的绘画作品和我的绘画成就,但说真的,就是别再用这句话夸奖老夫了,是真的倦了。

我的作品《历代帝王图》

我的代表作是《步辇图》,被后世认可为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我非常擅长用不同的姿态和神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我画的画就像照片一样生动、写实。在我的另外一幅代表作《历代帝王图》中,我绘画的这个特点表现得更加明显。

当然,除了被世人熟知的绘画技能,我其实也会建筑设计。除了前面提到的我和我哥一起设计的陵墓,也就是昭陵,

我还担任了设计、修建大明宫的“将作大匠”一职。

大明宫是大唐辉煌的象征,更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如果大明宫还在的话,你们就能感受到大唐盛世是多繁荣!

介绍一下我的哥哥阎立德,他是唐朝的建筑家和画家。和我一样,哥哥早年就追随我的领导了。

他曾经主持修建过很多宫殿建筑,比如翠微宫、玉华宫、华清宫,还有帝王陵墓。

他深受领导的赞许和重用,可惜我哥哥60来岁就过世了。

我的领导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玄武门之变”中成功夺权,后来顺利登基,开创了“贞观之治”。

接任他的皇位的是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的武皇后就是后来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我在河南考察时举荐的年轻人叫狄仁杰。很多年以后,他成为一代名臣,也是他让武则天决定把皇位还给李家。

我的外祖父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我还把外祖父画在了《历代帝王图》中。

我的母亲就是北周武帝之女清都公主,我的父亲是阎毗。

和我并列宰相官位的左相叫姜恪,是个武官,战功卓越。

我是唐朝的宰相,也是唐朝的画家,我最擅长画人物肖像画。

我叫阎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