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三问:为何要做?要如何做?该做什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以心为本的经营:创建京瓷

稻盛和夫年轻时学业平平,后来他去一家陶瓷厂工作,而那家工厂面临经营困境,和他一起去的四个大学生都辞职了,只有他留了下来。他吃住都在实验室,不断钻研,终于发明了世界领先的精密陶瓷,从此改变了命运。在1959年,年仅27岁的稻盛和夫以他自己开发的精密陶瓷技术为基础,创立了京瓷株式会社。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经营的经验,只有7位伙伴的决心。在创业前,7人就写了一份决心书,明确了设立公司的意义:“我们团结一心,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同志聚集,歃血明志。”大家在决心书上按上血印,做了宣誓。就这样从街道工厂开始,一路高速发展,现在的京瓷销售规模已超过了15 000亿日元。稻盛先生认为,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成果,是因为京瓷一开始就具备了一种纯粹的崇高的理想。

年轻且在技术领域有出色成就的稻盛,在担任企业经营者时面临了巨大的压力。他一直在思考“企业经营应该依靠什么”,并得出一个结论:人心是最重要的。尽管人心是最易动摇和难以把握的,但一旦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紧密联系,人心也是最稳固、最可靠的力量。正因为企业是由彼此心心相印的伙伴共同创办的,所以从一开始,注重建立紧密的人际关系便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在京瓷创业的第3年,11位工作仅1年的高中毕业生集体与公司交涉,他们希望公司能够确保定期加薪和奖金的待遇。最初,京瓷成立的初衷是为了让稻盛的技术得到世人的认可。稻盛认为只要全身心地工作,生计问题总能解决。然而,这些新员工对长时间的加班感到不满意,并且对未来感到担忧。在经过三天三夜的交涉后,稻盛充满诚意地说道:“如果你们仍然对我不信任,是否有敢于被骗的勇气?如果我辜负了你们的信任,你们就可以用刀捅我。”稻盛的这番言辞深深触动了他们,最终解决了这次交涉。正是因为这次事件,稻盛开始持续认真地思考企业经营最根本的原则。

所谓经营,就是经营者全力以赴,为员工的幸福考虑周全;公司需要确立远离经营者私利的崇高理念。随后,京瓷确定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也要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企业经营的目标首先是保障员工的生活和幸福。然而,如果仅仅满足于这一目标,企业就可能陷入本位主义,只追求自身利益。因此,经营理念中加入了后一句,表达了从利己扩展到利他的经营理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京瓷始终坚持以心为本的经营,才取得了如今繁荣的成果。

贯彻原理原则的经营

作为经营者的稻盛和夫,必须对每天的各种问题作出判断。特别是作为一家刚成立的企业,一旦判断失误,公司很快会倾覆。稻盛意识到,在经营活动中做出的决策,必须要基于世间通行的道理,要符合“原理原则”。因此,他将所有的事情都回归到“原理原则”来进行判断,“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对企业经营中的开发、生产、销售这三个环节,稻盛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稻盛认为,企业经营的核心在于将开发出来的产品投入生产,并通过销售获得销售额。销售额减去所需费用的差额即为损益。在他的观点中,经营就是将产品的创造力转化为商业价值,实现销售的盈利。在这个过程中,京瓷成为高收益的企业。

进军海外市场

京瓷作为一家拥有宏伟目标的企业,一直渴望进军海外市场。在1962年,稻盛访问美国1个月,这也是他第一次海外出差。当时,1美元相当于360日元,对于成立仅4年的京瓷来说,这次海外出差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然而却是朝着进军全球市场的梦想迈出的关键一步。尽管未能获得关键的订单,但京瓷的卓越技术实力却受到了高度赞赏和认可。在1964年,稻盛再次出差欧洲和美国,积极开展营销活动,并逐渐获得海外订单。京瓷在1969年在美国成立了首家海外子公司KII(Kyocera International, Inc.)。同年,京瓷成功开发了多层封装技术,并从硅谷的半导体制造商那里获得了大批订单。1971年,KII正式开始在美国圣迭戈开始本地生产。起初,海外生产面临众多困难,由于文化差异,公司连续数年亏损,甚至面临关闭的危机。然而,稻盛相信美国人和他一样,也能基于“原理原则”做出正确的判断。面对各种经营问题,他们以良知和道德进行决策。日方的管理人员积极努力融入当地员工团队,与他们紧密合作解决问题。他们克服了语言和文化差异,建立起强大的凝聚力,工厂生产也逐渐步入了正轨。成功进入美国之后,京瓷不断地把业务扩展到欧洲和亚洲,并最终发展成为一家全球性企业。

京瓷上市

1970年,京瓷从成立以来的销售额持续同比增长50%左右,而且利润率也达到了约40%。证券公司纷至沓来劝说京瓷上市。稻盛在听取多方意见的过程中,觉得为了公司和员工确实应该上市。当时证券公司提供了三种上市方式:第一,将原本在创业者手中的股票抛售到市场上;第二,公司发行新股,向市场公开;第三,将前两者折中,一部分抛售创业者手中持有的股票,同时发行一部分新股。证券公司劝说稻盛抛售手中的股票,获得原始股票升值带来的巨大利润。在上市这个分水岭上,稻盛做了认真的思考:“企业和经营者应该怎么做?”经营者是个人,但也是法人代表,也就是企业的代言人,必须侧耳倾听企业的呼声。最后稻盛没有选择让自己个人获利的方式,而是选择了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的方式,即第二种方法,通过发行新股上市。这个判断促进了京瓷后来的发展。

满足客户需求的经营

在京瓷的经营中,在研究、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每个部门都必须全面理解并高度重视顾客的需求。作为一家技术性企业,京瓷以未来进行时开发产品,即使目前没有能力完成的事情,也要努力将其实现,只有这种心态才能真正创造出卓越的产品。稻盛要求京瓷制造出“会划破手”的产品,在京瓷的企业文化中,这意味着产品不仅要具备优越的性能,而且颜色、形状都要达到完美无瑕,同时,在产品质量上必须超出客户要求的标准。尽管稻盛提倡“要做客户的仆人”,但也明确了事情的界限。例如,在定价方面,即使产品价格便宜,也不能赔本赚吆喝;在产品质量方面,要追求绝对的高品质,但也要面对现实,不可能达到完美。稻盛认为,定价即经营,正确认识产品的价值,并找到单品的利润与销售乘积最大这一点,以此为基础确定价格,同时也要考虑顾客愿意购买的价格范围。

利他之心经营的实践

虽然在企业经营世界里,稻盛和夫常强调“利他之心”,却也常常听到批评反驳和质疑的声音——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依靠“利他”和“关爱之心”的价值观,能否成功经营一家企业呢?

稻盛在他的分享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涉及京瓷曾救助过的一家面临经营困难的企业。京瓷与这家公司合并之后发现公司有一个工会组织,而这些工会成员思想偏激,把热情都投入在工人运动上,并多次很强硬地提出不合理的请求。在稻盛先生拒绝他们的请求后,愤怒的工会工人们在长达数年里,走到京都的街头,开展宣传活动,污蔑京瓷公司和稻盛和夫。然而,面对他们的行为,稻盛先生并没有采取对抗措施,而是把精力放在合并企业的经营上。他一直坚持到这些人最终离开公司,这个过程持续了七八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公司遭受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和困扰。然而,稻盛先生没有发牢骚,毫无怨言,一心为员工,不断提升企业的效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合并公司成了京瓷机器制造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开始盈利。十几年后,京瓷又合并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复印机公司。机缘巧合的是,这家子公司的首任社长,竟是当年稻盛煞费苦心、努力重建的那家困难企业的原厂长。他感慨道,曾经的自己是被救助的一方,如今站在了救助他人的位置上。这家合并公司作为京瓷集团的一员,之后也是业绩优异。稻盛先生在分享这个故事时感悟道:“过去,我虽然拯救了一家企业,却因为一部分过激的员工而大吃苦头。但我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为了员工,拼命努力,最后因缘际会,好的结果又回到了我身上。”正如中国明代《菜根谭》所说“行善而不见其益,犹如草里冬瓜”,以利他之心发起的行动,早晚会结出善果,并返回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