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三问:为何要做?要如何做?该做什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从小的利他之心

2015年有一次做线上开学演讲,我决定对学生讲一个稻盛和夫先生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的稻盛比较胆小,一直跟在大他4岁的哥哥屁股后面。后来哥哥上学了,他只能自己出去玩,每次都会回家向妈妈哭诉被别人欺负。妈妈当时并没有安慰他,也没带他去讨回公道,而是递给他一根棍子,告诉他:你是男子汉,自己可以面对。自此以后,小稻盛出门时包里都会放上这根棍子,这根棍子赋予了他勇气。其他小朋友不敢再轻易惹他,他也开始不害怕了,后来还变成了孩子王。

稻盛妈妈不担心孩子被人欺负,更鼓励孩子能自己面对问题。所以父母不用老担心孩子受委屈,一个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受不了委屈,成不了大事。

小稻盛在初中时,有个同学一直跟着小稻盛一起玩。这个同学家里后院有棵大柿子树,长了许多柿子。他总是和小稻盛说他爷爷知道小稻盛对他好,所以希望他带着小伙伴到家里玩。起初小稻盛觉得来回路途太遥远,三番四次推却了。但小同学不断盛情邀请,小稻盛最终答应了,带了七八个同学一起去。果然后院满树的柿子,小伙伴们乐坏了,爬上树把所有的柿子摘光,还带回了家。

但没想到,第二天到学校时,小稻盛就被校长叫进了办公室。原来小同学的爷爷非常生气,到学校投诉说小稻盛带着几个小坏蛋到家里把所有柿子都摘光了。小稻盛当时非常惊愕,他不是在意爷爷和校长的质问,而是诧异于小同学怎么这样言不由衷?他看着小同学,可怜的小同学害怕羞愧得巴不得能钻进地洞,不敢看小稻盛一眼。

小稻盛秒懂他并没有恶意,只是不敢得罪爷爷。那一刻,他决定把责任直接担当下来。他当着同学的爷爷和校长的面,承认错误,表示自己会负责赔偿。后来同学的爷爷见他态度好,也就不再追究了。

或许有人会认为错在小同学,应该当面拆穿他;或许有人认为应该让其他小伙伴也一起受罚;也或许有人认为应该让稻盛的妈妈来,家长应该为孩子的不当行为道歉。但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地顺利化解,并没有相互推诿、纠缠不清。

过后,小稻盛却陷入深深的反省之中。我错了吗?我到底错在哪里?他深刻地反思自己。他认为既然自己是孩子王,出问题时,自己就应该承担后果,甚至比别人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这就是一种领导的担当力。他也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误判信息,觉得自己当时并没有站在同学爷爷的角度考虑问题,柿子树结满了柿子,爷爷肯定满心欢喜想要分给亲戚朋友,自己当时怎么没想到呢?他觉得自己缺乏共情的能力,所以才做了错误的判断。深刻反思之后,他心悦诚服地承认自己错了。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就像那个小同学,害怕承担后果,自我保护,不求大功,只求无过。而小稻盛却能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一种担当力,并在发生问题后进行自我反思,展现出反思后的洞见和共情能力在判断中的重要性[17]

稻盛先生小小年纪就懂得利他之心。稻盛先生出生在笃信佛教的家庭,从小就有隐蔽念佛的体验。稻盛先生说:“隐蔽念佛的经历塑造了我心灵的原型。”稻盛先生崇敬故乡的英雄西乡隆盛,是阳明心学的忠实信徒。阳明哲学的核心概念是“致良知”。良知代表着天理、道德,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致良知即是发掘并遵循内心的良知,摒弃私心和杂念,以符合内心最本真的善良和正直。在稻盛先生看来,人们首先应该转向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是否拥有正直的心。其次,最为高尚而美好的心灵就是那颗关爱他人的善良之心,即使需要为他人作出牺牲也在所不惜。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便是拥有一颗“利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