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旅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ATGTS

人生仿若一场旅行,有时一本书亦是如此。这本书的创作之旅缘起于1999年,我受邀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星际推进技术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从此,我几乎寻遍了所有星际旅行相关的各种技术图书,如饥似渴地阅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似乎早已在为这项工作进行知识储备。

从中学阶段直到研究生,我几乎一直保持着每周阅读一本科幻小说或文集的习惯,自认为已经在思维方式上做好了打开脑洞的准备。对于这40多年来陆续提出的星际推进技术及相关领域科学家持续深入研究的相关课题,身为物理学家的我很有信心能弄明白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解其背后运用的数学原理。

NASA为星际推进技术研究项目提供了为期两年的资金支持,之后该项资金转而投入了其他用途,但那时我早已成为星际旅行的一名拥趸。在任职期内,我负责管理从太阳能、激光、微波帆到核裂变、核聚变、反物质等各项技术实验,从而逐步确立了这样的信心:前往其他星球实际上是一件可行的事情。

我们也许还不知道如何设计和建造星际航行必备的系统,但也不存在根本性的科学解释能够证明本书谈及的各项系统和技术无法成为现实。随着项目的终止,我在NASA的星际旅行技术研究工作结束了,但我个人对该领域的投入却并未就此止步。

在NASA工作之余,我和身边的一群密友联合创办了田纳西河谷星际研究室(TVIW),这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教育组织,以推动未来星际旅行为目标。TVIW的成功远超预期,目前我们已经赞助并成功举办了7场研讨会,为拥有相同志趣的获奖大学生提供了数千美元的奖学金,并督导了多篇原创性研究论文在著名科学期刊上发表。如今,TVIW已更名为星际研究组。

以上便是我的个人经历,那么本书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它源于我的一种强烈信念:人类终有一天会将子孙后代送往星际空间,移民到环绕另一颗恒星运行的行星之上,这是将地球生命送往广袤宇宙的第一步。在过去几年里,这个目标占用了我相当多的个人时间,我希望自己能为这个目标做出贡献。

10年前,我和我的经纪人曾将本书的初稿提交给多家出版社,但几乎没人感兴趣。当然,那个时候系外行星的发现尚未登上各大新闻头条,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和蓝色起源公司(BlueOrigin)还没有为人类访问太空的方式带来颠覆性的创新,而具备较高科学素养的公众群体也尚不了解“百年星舰计划”(100 Year Starship)和“突破计划”(Breakthrough Initiatives)。

于是,我转而与《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杰克·麦克德维特(Jack McDevitt)合编了一本原创科幻小说集,其中还收录了一些科普散文,取名为《飞赴星际空间:即刻起造飞船!》(Going Interstellar: Build Starships Now!),该书由主打科幻作品的贝恩出版社(Baen Books)出版。这本小说集取得了成功,于是又促成了另一本星际主题的科幻与科学纪实文集问世,同样由贝恩出版社出版,名为《群星:星居者》(Stellaris: People of the Stars),由我与罗伯特·汉普森(Robert Hampson)合编。

后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将本书的出版材料提交给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在此过程中,我甚至没有通知自己的经纪人。没想到的是,出版社很快便有反馈,提出出版合作的意愿。在与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主要联络人杰西卡·姚(Jessica Yao)反反复复的电话讨论之后,我们便为大家呈现出手头上的这本书。

《星际旅行》的出版宗旨是希望本书对所有人而言都是趣味盎然、通俗易懂的,而不是仅仅服务于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有关星际旅行的专业性图书多的是,并不需要我再去添砖加瓦。所以,这本书是写给那些真正会令星际旅行成为可能的人,那些乐于为项目宣传引资的人,以及那些在项目启动时,会亲自或间接参与其中的人。除非获得全社会的支持,否则我们不可能实现星际之旅。

这场旅程才刚刚开始。我想与大家分享一段话,可以说这已成为我的人生愿景。这段话源于一场大机构里常常召开的那种极其难熬的管理研讨会。就在一场我甚至都记不起来什么时候参加的研讨会上,我们被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职业目标。我的目标很简单,而且从那之后我便经常照此转述:

当未来已定居系外行星的人类移民开始撰写史书,来记录他们是如何探索并定居到那个新世界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所从事的技术工作能够在某个注脚处被提及。

这本书便是我向注脚目标又迈进的一步。我希望你会喜欢这本书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