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纳入ESG全球实践
世界正经历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土地和水域退化及污染等危机,这对全球社会、文化、经济繁荣及地球的健康造成了实质性威胁。在应对危机的行动中,ESG的重要性逐渐增加。我们应期待ESG加速发展,并将保护生物多样性议题纳入其中。
2022年12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 15)主席国中国的引领下,各国齐聚蒙特利尔,在第二阶段会议中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框架的目标是到2030年,遏制并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具体目标包括:对生物多样性、物种及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如可持续的农业与粮食生产及城市消费;尊重原住民和地方社区的权利;等等。
这一计划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社会的全面投入。各国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金融机构、企业及其他行动主体必须发挥自身作用。特别地,在框架的“行动目标15”中,也呼吁企业和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其价值链及投资组合中对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风险,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程度和影响。其目的是逐步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降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同时增加对生物多样性的有利影响,并采取行动,确保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借鉴气候变化领域的相关工作经验,自然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NFD)于2023年9月发布了评估、报告、披露企业及金融机构对生物多样性依赖程度和影响的方法指南,并介绍了企业和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日益增长的自然相关风险。这一举措是一项重大的进步,可以为我们理解、评估和报告自然相关风险,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和影响提供清晰且一致的标准,也将为投资者、消费者及监管者做出知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并减少对自然有害活动的负面影响。
作为COP 15主席国,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并在国际社会上展现出了强有力的担当。ESG理念在中国也得到了积极反馈,不仅反映在商业实体、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政策制定上,而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个企业的ESG实践也非常积极。希望这些进程能够大步加快,共同努力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从协议转化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