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卷道法图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1章 种植研究

正午的阳光洒在灵田上,将新翻的泥土晒得微微发烫。余怀安站在田垄高处,望着下方忙碌的身影——新弟子们正笨拙地学着插秧,侯明和王子明等人在一旁指导,赵清月则带着几个女弟子在田边准备午饭。

微风拂过,带着泥土和嫩芽的清香。

“发什么呆呢?”粗犷的嗓音在身后响起。赵大川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两壶灵酒,随手抛给余怀安一壶。

余怀安接过酒壶,笑道:“只是在想,去年这时候,师兄也是这么教我的。”

赵大川灌了口酒,抹了抹嘴:“怎么?带新人的感觉如何?”

“没想象中那么难。”余怀安望向田里一个正手忙脚乱的新弟子,不禁莞尔,“看着他们从一无所知到渐渐上手,倒是比单纯种田更有成就感。”

“这才哪到哪?”赵大川哈哈大笑,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等你能独立带组了,那才叫真有趣!到时候不仅要教他们种田,还得盯着收成,算着供奉,应付执事堂那帮老狐狸......”

余怀安点点头,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远处连绵的灵田。三百多亩地,若是一株株施展《青木诀》,怕是耗尽灵力也忙不过来。但要是有更高效的方法......

远处传来赵清月的呼唤:“师兄!吃饭了!”

余怀安望向田边,只见炊烟袅袅,新老弟子们围坐在一起,灵米饭的香气随风飘来。

接下来的几日,余怀安除了日常修炼和指导新弟子外,几乎将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琢磨如何提高灵田产量。他翻阅了周参赠予的《养蕴术》,又去百草园借了几本关于灵植培育的典籍,甚至趁着夜色在自家小屋后的试验田里反复尝试不同的灵力运转方式。

然而,无论他如何调整手法,最终都绕不开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灵气浓度。

《养蕴术》中记载的秘法确实精妙,余怀安反复研读那卷泛黄的玉简,其上以古篆记载:“灵植有窍,如人之穴。以气灌之,如针引线。”后面还配着一幅精细的经络图,描绘着灵稻根系中几处关键的灵气节点。此法能以特殊手法将灵力如细雨般渗入灵植根系,使其生长速度加快三成有余。

余怀安按照古籍所示,指尖凝聚灵力,轻轻点在灵稻第三节根须处。只见稻茎微微颤动,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了几分。但此法需灵耕夫一株一株施术,对三百多亩的灵田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余怀安收回灵力,望着眼前这株明显比周围茂盛的灵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养蕴术》确实精妙,对单株灵植的效果立竿见影——若是用在百草园那些珍贵的灵药上,定能事半功倍。

他直起身子,环视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灵田。三百多亩的稻田里,密密麻麻的稻株在微风中摇曳,一眼望不到尽头。若是按照这个方法,就算耗尽全身灵力,一天最多也就能滋养百来株,对整个灵田的产量提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在百草园查阅典籍时,余怀安更是在一部《灵圃纪要》中发现了令他震撼的记载。那竹简上用金粉勾勒的阵法图上书:“聚灵成阵,可泽百亩。”旁边小字注解道,高阶灵田往往依靠聚灵阵或地脉节点来提升整体灵气浓度。其中一幅插图更是详细描绘了如何以特殊阵旗为基,通过压缩周遭灵气,构筑可覆盖整座灵药园的“小周天聚灵阵。”

余怀安轻轻摩挲着竹简上的纹路,那些繁复的阵纹仿佛在嘲笑他的无能为力。这些动辄需要上百灵石的手段,根本不是外门杂役院能接触到的。

“说到底,还是灵气不够......”余怀安合上竹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窗外的夕阳将竹简上的金粉映得闪闪发亮,却照不亮他眼前的困境。

若要能够大面积提升灵气浓度,除非他能将灵气融入《御雨诀》唤来的雨云之中,让灵雨绵绵不绝地滋润整片灵田——但这不仅需要将《御雨诀》修至大成,更要对灵气有着入微的掌控,至少需要筑基期的修为才能做到。

想到这里,余怀安不禁摇头苦笑。筑基修士哪个不是高高在上的内门弟子?要么在洞府中潜心修炼,要么外出游历寻找机缘,谁会屈尊来种这些灵稻?就算真有筑基修士愿意出手,以他们的身份地位,也只会去照料那些珍稀的灵药仙草,哪会为这些供给外门弟子的普通灵稻费心?

他望着自己粗糙的双手,指缝间还沾着灵田的泥土。修仙界就是这般现实——高阶修士追求的是长生大道,低阶弟子则要为生计奔波。就像赵大川常说的:“筑基修士喝的是玉露琼浆,咱们能吃上灵米饭就不错了。”

远处传来新弟子们嬉笑的声音,余怀安收敛思绪。既然暂时无法改变现状,不如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他拍了拍衣袍上的尘土,朝田里走去。

“怎么样?有进展吗?”赵大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余怀安摇摇头,苦笑道:“还是老问题。单株培育效果不错,但想推广到整片灵田,除非能改变灵气分布。”

赵大川蹲下身,拔起一株灵稻看了看根系,点头道:“长得是不错,但确实没法大面积用。”他拍了拍余怀安的肩膀,“别急,这种事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当年我学《青木诀》时,光是让一株杂草长高半寸就折腾了半个月。”

余怀安叹了口气:“我只是觉得,明明有办法让灵稻长得更好,却因为灵气限制没法推广,实在可惜。”

“修仙不就是这样嘛。”赵大川咧嘴一笑,“好东西要么需要修为,要么需要灵石。咱们这些外门弟子,不得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正说着,远处传来王子明的大嗓门:“余师兄!执事堂来人了,说要抽查春耕进度!”

赵大川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泥土:“走吧,先应付检查。你这种植的事,回头再慢慢琢磨。”

余怀安点点头,跟着赵大川往主田区走去。灵田里劳作了半天的弟子们正三三两两往回走。他看着那些略显疲惫却充满干劲的身影,忽然觉得,或许赵大川说得对——有些事急不得。修仙之路漫长,灵田里的学问,也需要时间慢慢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