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复盘
在开始介绍复盘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你对复盘的理解和感受。在表1-1中,我罗列了四个关于复盘的描述与判断,它们都是我在不同的复盘场景中听到的很多管理者的看法和观点,其中有些我同意,有些我不同意。也请你参照表1-1,思考一下你的判断是什么。
表1-1 对复盘的感受
复盘会带来不一样的业务结果。
很多管理者一听到“复盘”,就觉得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工具,他们对复盘的预期很高,期待通过一次复盘就能找到很多自己未曾发现的洞察,给业务带来非常大的改进。对于这个观点,我既同意又不同意。复盘,只是把问题暴露出来、分析出原因并思考如何解决的过程,它本身并不能解决更大范围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万能药。管理者需要管理自己的预期。
为了让复盘更有价值,能带来不一样的业务结果,还需要满足另外两个条件。
- 复盘需要结合后续的管理、执行、追踪等各种技巧。即使在复盘会议上讨论出了改进方案、后续的计划,也并不意味着这些一定能落地执行、获得结果。管理者该做的定目标、追过程、给反馈、给辅导,一样也不能少。如果有所缺失,还是很难有好结果的。有些改进方案还需要管理者在更高层面上去推动一些改变的发生。
- 复盘需要反复进行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只做一次复盘,会带来一些新的洞察和改变,但是更好的做法是定期进行复盘,不断对上一次复盘后制订的计划与执行情况进行新一轮的复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排除取得结果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最终获得成功。
通过复盘,可以让团队就所犯的错误进行清晰的责任认定。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在我接触的企业里,有些团队直接把复盘会叫“定责会”。
我曾经接触一家教育机构,每次在处理完客户的投诉后,该机构都会开一次“复盘会”,在会议上明确不同岗位、人员在这次投诉中的责任占比,还会进一步制定后续的奖惩措施。我也问过这家公司的客户服务部门,大家对复盘会议的态度如何,毫无疑问,大家普遍不爱参与,且在复盘过程中会尽量为自己辩护,更多地去找外因或者其他团队的问题。
虽然有的会议并没有提到明确的定责诉求,但是一些过往复盘会议的体验让员工们形成了“复盘就是找我们毛病/麻烦的会议”的感受,这种态度和认知使得有价值的复盘难以真正发生。
把复盘和定责进行关联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在复盘的过程中,或许会有关于“到底是谁做错了什么”的分析和讨论,但是需要弱化对“人”的指责和抱怨,更加积极地探讨基于错误有了哪些新的认知,是不是在管理上、流程上可以尽量降低发生人为错误的概率。因此,管理者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复盘并不是定责,要让员工把复盘和定责进行区分,为复盘营造一个坦诚开放的氛围。
有的人会问:我的公司有这样的明确规定——发生了问题必须认定责任且有后续的奖惩,这该怎么办?就像前面提到的教育机构,公司有明确的规定——但凡有客户投诉,必须定责。我的建议是“先定责,再复盘”。既然公司有明确规定,那就先做好定责,等一切尘埃落定,管理者再发起一个复盘会议,会议的出发点是未来如何更好地规避这类问题的发生。
复盘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由管理者带领团队一起完成。
有些管理者倾向于把复盘当成一个自我反思与改进的过程。这诚然不错,但是复盘有两种不同的形态。
- 一个人的反思式复盘。职场人在一些周期性节点到来的时候,可以做一下自我复盘,看看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内做出的一些决策是不是足够好,自己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和心得。
这种复盘随时随地可以做,不过,我们必须知道,自我复盘其实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我们非常容易受到自我认知和自我经验的局限,只能找到我们能找到的问题,只能分析出我们能分析出的原因,只能给出我们能给出的解决方案。因此,即使复盘的目标是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也不妨在这个过程中找一个同伴、一个挚友来跟自己一起讨论,借助他人的视角获得反馈和建议。
据我所知,有些企业在公司内部倡导“复盘伙伴”的概念,鼓励员工们定期与伙伴或者上级进行深入的复盘式沟通。
- 团队的复盘研讨。把要复盘之事的相关人员都聚在一起,按照一定流程进行研讨、分析,形成共识,这是一种更理想的方式,因为群策群力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复盘的质量。在这种场景下,管理者可能是复盘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并且需要掌握一些引导技巧才能让会议开得更加高效。
复盘是帮助个人和管理者进行自我精进的工具,也是管理者推动目标达成的管理工具。
我对这句话非常认同。我们并不需要把复盘当成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等到大项目结束了才进行,或者一定要用来分析非常重要的问题。复盘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研讨的流程与工具,对很多很小的事情就可以快速启动复盘,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一次思考或讨论。它的价值就在于不让过去的事情白白过去,通过反思让我们能够不断成长与精进。
罗宾(Robin)是一家咨询公司的销售总监,他的公司主要向客户售卖各种人才测评的在线工具。平时销售团队并不需要聚集在办公室里工作,可能在客户那里,更有可能在家里工作。销售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电话与客户沟通需求、呈现方案。
Robin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各种与客户的电话会议里支持销售团队,协助销售人员澄清客户需求,引导客户的认知,并促成商务成单。Robin在每次协助销售人员开完电话会议后,总有一肚子苦水:他觉得销售人员工作不够细致,有些人没有做好前期的客户信息调研,有些人没办法给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有些人专业能力不足,等等。
Robin后来制定了一条团队规则:在每次与客户的销售电话会议结束后的15分钟内,必须马上进行一次电话复盘,参与者就是Robin与销售人员,复盘的目标是讨论这次电话会议的得失,以及未来如何更好地服务这个客户。
Robin还为这个复盘会议拟定了以下四条规则。
- 复盘会议需要由销售人员发起(谁发起,谁的主人翁意识就会更强)。
- 在刚才与客户的电话会议里说话比较少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销售人员没有Robin说得多)需要先来分享,说话多的后分享。
- 每个人分享几个信息:
- 对这次与客户的电话会议的整体满意程度如何?感受如何?
- 我们做得比较好的有哪些?为什么(做了哪些事情能获得这些好的结果)?
- 我们做得不足之处有哪些?为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沟通的不足)?
- 接下来,针对这个客户,要做哪几件事情?
- 复盘会议结束后,在团队的共享文档里,记录下至少5条自己的收获。
通常来讲,这种复盘要持续15~30分钟,绝大多数情况下Robin和团队成员都能坚持下来,Robin发现复盘有三个好处。
- 很多时候,在与客户开电话会议时,Robin会说得比较多(这也很正常,Robin本来就是以管理者和专家的角色参加这类会议的)。在复盘会议中,要求销售人员先自己反思一下沟通过程,找问题,能让Robin更好地理解销售人员的实际想法,也能让他更加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销售人员的问题。Robin可以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反馈,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劈头盖脸地批评他们、埋怨他们,这对销售人员的能力成长没有好处。
- 销售人员会主动分析和反省自己的做法,对接下来的行动计划认可度更高。
- 整个团队更加清楚围绕这个客户接下来的工作策略和行动,认知更加一致。
Robin对复盘这个管理动作特别满意,打算长期坚持下去。一方面,他还在琢磨如何优化这个复盘的问题清单;另一方面,他还想找一找在工作中还有哪些场景也可以配套一个复盘的流程,让管理更轻松。
对于管理者来讲,复盘的一大价值在于带领团队就很多目标、标准、方法、要求等达成共识,让团队成员能通过参与复盘,提升自己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团队的战斗力。
希望每个管理者在看完这本书后,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管理场景的复盘方法,让复盘帮助自己成为优秀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