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全四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 宇宙起源

混沌宇宙,苍茫天地,是从何而来?是谁营造?莫说原始人感到茫然,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伟大诗人屈原也觉得宇宙令人迷惑不解。他在《天问》中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邃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意思是远古的开头,谁能传授下来?那时天地未分,混混沌沌,根据什么考查,又有谁弄得清楚?

原始先民们无论有什么疑问,总是用想象和神话来解释。天像草帽,地像簸箕,这就是先民们天圆地方之形象的理论,或者将天想象为巨大的天盖,高山便是撑天柱子。先民们对宇宙起源想象很多,后来集中在神巨人开天辟地了,这就成为各民族创世神话的中心主题。

创世神话特别是宇宙起源神话,产生较晚,为何将宇宙起源神话编排在开头第一部呢?这还得从神话的起源谈起。

旧石器时代中期,原始先民还过着游猎与采集生活,一切生活需要都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到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时的原始人欢乐地享受着阳光和雨露,又恐惧冰雹雷电,因此对大自然既崇拜又畏惧,认为万物和人一样,都有生命和灵魂,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这个现实,后来被人类学的开山祖爱德华·泰勒从理论上概括为“万物有灵观”。[1]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产生了祖灵崇拜与图腾崇拜,以及巫术文化,至今尚存的高山崖壁上的岩画,还有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泥塑及铜雕上的巫术图画,就是生动形象的证明。

神话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母系社会初期,那时尚未产生开天辟地的神话,最先产生的神话是祖先崇拜和图腾神话,人类思维尚处在低级阶段,而宇宙起源神话则起源较晚,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母系社会的后期,父系社会即将到来的前夕。当时人类的思维已渐发达,开始思考与探索宇宙起源的大问题。那么,既然宇宙起源神话产生较晚,为何还编排在开头第一章呢?从现在的观点看,有了宇宙,人类才有活动和创业的广阔天地,这就是将宇宙起源神话编排在开头第一章的缘由。

人类生来就有好奇心,就有求知的欲望,且爱思考问题,探索宇宙与人生的奥秘,这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也是人类进步和走向科学的必由之路。茅盾先生说得好:“原始人的思想虽然简单,却喜欢攻击那些巨大的问题,例如天地缘何而始,人类从何而来,天地之外尚有何物等等。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便是天地开辟的神话,便是他们的原始哲学,他们的宇宙观。不论任何发展阶段上的民族,一定有代表他们的宇宙观的开天辟地的神话。”[2]虽然各民族的宇宙观各有不同,但天圆地方,宇宙分为天上、人间、地狱三界,却是基本一致的。

宇宙起源神话,主要内容是解释史前时代的天地来源,英雄们开天辟地以及征服天塌地陷和洪水灾害等事迹。

我国的宇宙起源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最为著名。

古籍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盘古生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变一丈,如此满八万四千岁,天极高,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3]这是典型的清浊未分的混沌世界,典型的宇宙卵模式。原始先民们的原始思维,总是以表象类比的方法解释事物。盘古化身,更显得盘古英雄形象之伟大:气为风云,声为雷霆,眼为日月,四肢为四极,五体为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肤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等等。[4]古人的想象真是美极了,从天上的日月,至大地上的山川和田土,从星辰到草木,都是盘古化生的。齿骨化金石,精髓化珠玉,尤为精彩动人。

盘古神话,不仅汉族有,白族、瑶族、怒族等许多民族都有。盘古作为中华民族的创世大神和人类祖先是当之无愧的。不但如此,各民族还有各自独特的创世大神,如满族的阿布凯恩都哩、彝族的尼支呷洛、壮族的布洛陀、瑶族的密洛陀、阿昌族的遮帕麻与遮米麻、布朗族的顾米亚、哈萨克族的迦萨甘等,都是顶天立地的神人或万能的天神。我国的这些创世大神与源自希伯来神话的《圣经》中的上帝创世有明显不同。《圣经》中的上帝是个“圣者”,他从不动手,而是说要有天,就有了天,说要有地,就有了地。我国神话中的创世大神,从盘古到迦萨甘,无一例外的都是劳动者的形象。天和地都是经过他们艰苦劳动创造的,万物也是一件件创造的,或用自己身体变化出来的。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开创精神与献身精神。

关于天梯神话,远古时代,人神相通,人可随意上天,山和神树皆可为天梯。在原始时代,无高低贵贱之分,后来,随着社会贫富的产生,天神嫌地上的人又脏又乱,于是将天升高,所谓“绝地天通”了。往后的通天,那就是巫师的事情了。

关于地震,那是原始先民的一种大地的漂浮观念,认为地球是浮在水上的,而且认为大地是由鳌鱼(大龟)或公牛驮着,只要鳌鱼眨眼或公牛换角,就会地震。


[1]〔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茅盾评论文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74—275页。

[3]《太平御览》卷二引《三五历纪》。

[4]《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