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秦兵
“你是……”其中一个比较大一些十八九岁,圆脸,穿着一件崭新的绿军装打量了代志平说道。
“我叫代志平,跟许如彪是在一个生产队插队,我们是铁哥们,同穿一条裤子那种,还有纪晓雯。”代志平说道。
“哦,原来是彪哥的朋友。”对方说道,看着身边的同伴说道:“都停手,自己人。”
对方说完,伸出手,说道:“伍应松,空军大院,许如彪是我好兄弟。“
“那就是自己人了,代志平,刚刚回来办点事。”代志平说道。
都是年轻人,来得快,去得也快,刚刚还要把对方置于死地,转眼间就成了好朋友,好像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
让代志平没有想到的是,其中还有一个13岁的少年是秦芳的弟弟秦兵。
“你有什么东西要带给你姐的,这几天到人文社来找我,我回去带回去给你姐。”代志平跟纪晓兵说道。
“好的,代大哥。”
“代志平,你不是第八机械厂吗,怎么……”伍应松满脸写着疑惑。
“代志平是作家,写了小说要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发电报调回来改搞的,都住在人文社里。”一边的徐子姜说道。
“厉害呀,叫什么,什么时候出?”伍应松惊讶地说道。
“叫《黄土地》,暂时还没有改出来,什么时候发表还不知道,不过也快了。”代志平说道。
大院子弟,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
他们掌握着无可比拟的资源跟广泛的人脉。
认识上也比其他圈子要高。
后来的娱乐圈大佬,大部分都出自他们这个圈子。
大名鼎鼎的京圈,其在娱乐圈的地位,所掌握人脉资源之大,不是其他人能够相比的。
大家都年轻人,加上知道代志平是作家,能够让人文社这种高规格的出版机构发电报调回来,不是一般作家。
加上有了许如彪、纪晓雯这层关系,很快工厂子弟跟老兵,就打成一片。
对方让代志平说说插队的事情。
代志平把几个人讨饭演出过程说了出来。
大家听子很是向往。
没错,就是向往。
代志平只能说,你们这些小屁孩,真是不知人间疾苦。
代志平说到自己做的《爱的奉献》、《黄土高坡》跟《信天游》并当场唱出来。
大家一听,更激动了。
作词作曲,还是作家,大家把代志平当成天人一般。
大有带头大哥的架势。
大家非常高兴,分别的时候,相约到时候老莫见,到时候直接到公主坟第一个大院找自己。
部队大院,由公主坟开始,经玉泉路直到西山,依次是空、海、通信、总后、总参等依次排开。
……
空军大院。
秦兵气喘吁吁回到家里,来到柜台前,拿起暖水壶倒了一搪瓷杯的水灌了一口。
“出了什么事,急急忙忙的。”母亲看到儿子难得这么着急揭地说道。
“妈,我今天认识一朋友,跟我姐他们同在一个生产队插队,跟许如彪哥哥他们,住在一起,是个作家,他被人文社借调回到改稿的,我听他说起我姐的一些事情。”秦兵说。
“啊,你姐的事情,快,跟妈说说。”秦母覃慧琴说道。
女儿插队到乡下两年多,来信较少。
都三个月没有收到来信了。
不知道在乡下过得怎么样。
现在听到儿子说有跟女儿在同一个生产队知青点的同志,于是想听听女儿过得怎么样。
秦兵接着把代志平在东来顺讲的事情说了一遍。
“啊?”覃慧琴一听女儿吃老鼠肉。
想到女儿以前在家里,别说吃老鼠肉了,就是见到老鼠也害怕。
心疼地惊叫一声。
“这才哪到哪。”秦兵喝了口水,继续说起了代志平跟他说的6个人一起去要饭表演的事情,一日三餐没有一点油水,那糜米馍馍都要加上野菜糠团子。
“你姐来信可不是这样的。”覃慧琴带头口腔说道。
“我姐那是不想让你担心,捡好的说。”秦兵说道。
此时秦父秦志鹏回来。
覃慧琴跟对方说了女儿在乡下插队的艰苦,哀求道:“孩子他爸,你想想办法,把女儿调回来吧,乡下太辛苦了,他一女孩。”覃慧琴红眼眶说道。
“孩子就要多吃点苦,才知道幸福来之不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点苦对她有好处,再说了我跟地方上的同志也没有交际。”秦志鹏说道。
在他们这一辈从战火中走来的老一辈老革命眼里,这点苦算什么,有他老子当年过草地辛苦?
再说,让他走后门,比杀了他还难受。
“你心真狠呀,你还是不是人。”覃慧琴说道。
“爸,妈,代志平哥哥说了,让我有什么东西带给我姐的,这几天就到人文社里找他。”
“人文社?”秦志鹏疑惑不解。
秦兵把代志平回来的事情说了一遍。
“二十岁的作家?”秦志鹏说道。
覃慧琴这时候拉着儿子的手问道:“小兵,那代志平人怎么样,家是哪的?”
“第八机械厂的。“
“工人呀,不错,收入稳定工资也高。”覃慧琴说道,接着站了走来,去准备东西去了。
……
脱产写作,舒服了。
不用在乡下生产队跟社员们起早贪黑劳作。
代志平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磨起了洋工。
改得不快。
剩下的时间都用来跟编辑们学习文学的知识。
代志平前世是理科出身,大学学的是车辆工程,毕业就在一家汽车大厂研发部工作了十几年,所学的专业都是汽车。
后来因为爱好接触了网文。
凭借着自身的爱好,六七年下来,等级也升到了四级。
可是网文门槛低,代志平的文学基础差。
这段时间在编辑们耐心专业指导下,学习进步很大。
前世代志平写作也很多,至少每天更新四千字,六七年下来都是如此,很少断更过,除非没有书发布。
现在得到老编辑们的指导,茅舍顿开,可以用进步神速来形容。
连以严格著称的二审编辑李景峰都难得称赞代志平在写作方面很有天赋。
虽然代志平有意放慢脚步,可是耐不住身后有编辑信盯着。
想慢也慢不下来。
半个月后,5月16日下午两点多,《黄土地》终于呈到了终审编辑韦君宜的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