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新质生产力视野下的重新发现
近三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新时代制造业的新动能在哪里?这既宏观、又中观、且微观。加之一些自媒体左右着各式情绪,就形成了一个令人兴奋、迷惑甚至质疑的折叠式问题。“答案在现场,一线有神灵”,拨开迷雾,对照稻盛和夫的“现场力”理念,去车间码头,去市场一线,用实证的方法去发现答案。
自2022年开始,我们组织企业家参与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发起的“走进标杆工厂”项目,在海尔、美的、三一重工等“灯塔工厂”,见识到全球工厂数字化变革最激烈的试验场,发现经过多年的实干与努力,中国制造在一些领域已然进入“无人区”。
2023年年底,中德制造业研修院在宁波举办了主题为“站在世界看中国,发现新质生产力”的活动。高通原全球副总裁沈劲做了主题为“以创新理论分析三大科技趋势”的发言,科技观察家曾航分享的主题为“国产替代挑战及产业链发展机会”,结合实地调研极氪公司、方太集团的成果,从科创视角剖析国内外产业趋势。
2024年4月,中德制造业研修院与《南方日报》联合启动“走读大湾区”活动,吴晓波老师带队实地调研了广州的低空经济产业、东莞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紧接着在德国举办第五届中德智造对接论坛,组织中国百人企业家考察团穿梭于德国汉诺威工业展,走访巴斯夫、思爱普、奔驰汽车等全球公司以及卡赫、菲尼克斯等百年隐形冠军企业;7月初,探访东非经济体中的肯尼亚、卢旺达等国家,考察中国制造闯荡非洲之路,寻找制造业出海的非洲答案,相关的主题报道获得了政府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一线的调研让我们意识到,过去几年发生的产业创新与巨变,是新旧发展范式的转换,需要人们在新质生产力视野之下,进入更多的现场,认真领会,准确理解,重新发现“破”与“立”的关系。
百年变局之下,产业发生巨变,企业呼唤“未来在哪里?”当前的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去指导实践,从而突破现代化问题和崛起困境。新质生产力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的全新理论,应运而生。
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概念的提出,凝结了过往的经验和对未来的看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区域根据自身禀赋,探索出多种生产力发展路径,并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调整发展模型与策略,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资本、劳动力和能源等要素投入型增长,典型是早期强调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温州模式”。但随着要素价格的上涨,比较优势不再,国际竞争力下降。
第二种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如“东莞模式”,积极加入世界贸易体系,通过国际贸易与投资获取经济剩余。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之后,这种发展模型的波动性增强,增长难度加大。
基于前面两种传统路径发展红利的逐渐消退,新的第三种路径则是通过科技进步和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由新质生产力形成新的增长引擎,目前深圳、杭州、合肥等城市都在积极探索,也形成了一些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1]。事实上,技术进步跃升了生产曲线,但生产关系、资源配置和创新产业组织也需要发生新的变革,只有以上层面形成共振,才能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迈进,有所作为。
本书内容围绕三种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从产业演进史、资本要素、产业案例等多个面向,理解生产力与历史的关系、生产力与资本的关系,以及生产力与创变者的关系;思考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对旧生产关系的解构,以及对新生产关系的建构带来的种种可能。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新质生产力视野下的产业研究者,本书作者是一群常年奔赴在产业一线、年轻有为的财经观察家。中德制造业研修院的签约作家毛洺、钱跃东是全书上下两篇的主笔,另外作为执笔者,曾航、财经无忌、葛昊、数智前线徐鑫、厉陈静和一锦,也为本书贡献与丰富了调研案例。
最后,引用企业家宁高宁先生的一段话,开启本书的阅读:“当下有许多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文章,但少有人关注‘谁来做,怎么做,又做成什么样’,而这其实是企业需要回答的问题。”
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