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对话
武备阁,大耀帝国极其特殊的一个机构。
自成体系,不归当地官府管辖,是朝廷为了控制江湖单独设立的机构,分府-郡-州-神都四个级别,分别镇守五百里府,三千里郡,万里神州和帝国神都。
浔阳府的武备阁,属于‘府’级。
正常情况下,府级武备阁镇守使由一名超流品级强者担任,三名一流巅峰高手辅助。
三年前,当今皇帝亘武帝下令,从州郡武备阁抽取先天宗师入京,又将各府武备阁的超流品级强者调入州郡,弥补没有先天宗师坐镇的州郡武备阁。
所以,现在的府级武备阁,已经没有超流品级强者了,从实力上来说,连青狼帮这样的帮派都比不上。
尽管如此,短期也不虞江湖动荡。
大耀帝国统治天下三千年,漫长岁月积累下来的威严,足以让任何人不敢起半点异心。
最多在武备阁管不到的地方,江湖人做事更肆无忌惮一点,不经武备阁允许,擅自建立的江湖势力多一些,城外荒野中,拦路打劫、杀人掠货的绿林匪类活跃些。
至少目前来看,还没出现因为过多江湖厮杀,和江湖人的肆意妄为,影响到百姓正常生活的程度。
来到武备阁,距离八角楼大门丈余处停下,青衣文士摸样的新任知府杨文元,向身边十六、七岁,长相清秀的少年书童颔首示意。
少年书童当即上前,揭起门上拳头大的铜环,敲了几下,同时高声喊道:
“浔阳府杨知府,前来拜见武备阁镇守使!”
稍后,大门‘咣’的一声打开,一个头发半百,身着皂白色褂子的老头,走了出来。
“府君大驾光临,老朽恭候大驾!”
老头出来后,向杨文远和他身边的壮汉看了一眼,又看了看后面八个全身覆盖厚厚铁甲,只露出铁盔下两只犀利眼睛的挎刀铁甲卫士,瞳孔微缩,连忙走下台阶,双手抱拳说道。
“尊驾便是浔阳府武备阁镇守使?”
感受着老头气息,杨文元眉头微皱,随即不失礼貌的抱拳回礼,同时问道。
即便他走文路,不擅长武道,但显赫家世摆在那里,内力依然达到了一流巅峰,所以能感到老头气息不过一流顶级,比自己都不如。
当然,刚从帝国神都出来的他,知道原因所在,虽然有些失望,却并不奇怪。
老头似乎明白杨士远所想,有些尴尬的说道:
“不敢当,老夫只是代镇守使,镇守使于大人和三位副使,目前在南阳郡武备阁公干!”
杨文元点点头,这些事情他自然知道,而且比这位代镇守使知道的还要多,不过却没必要说出来,武备阁和自己无关,今天也不是为这事来的。
……
阁楼客厅。
“老朽吴应强,见过府君,见过魏统领!”
阁楼中,头发半白,身着皂白色褂子的老头,向面前的青年文士和其身后那名身形高大、体型健硕、面色沉稳的壮汉拱手说道。
“吴镇使客气了!”
知府杨文元摆手笑道:
“武备阁和府衙向来各行其是,互不统属,在下今日是来向吴镇使请教,可不是视察,呵呵!”
“武备阁和军队也互不统属,而且魏某现已不在军中任职,吴镇使无需客气!”
被称做‘魏统领’的壮汉拱手回礼,微笑道。
“呵呵!”
老头吴应强呵呵一笑,伸手虚引,说道:
“府君,魏统领,请坐!”
各自安坐,简单叙话后,吴应强向守在楼外那八个全身铁甲的挎刀铁甲卫士看了看,小心翼翼的问道:
“府君,这八位,莫不是武道军卒?”
喝了口茶水,杨文元微笑道:
“吴镇使好眼力,不错,他们都是武道军卒,不过不是朝廷军队,而是我杨家私兵,吴镇使当知,帝国列候有私兵名额!”
“只要有条件,所有列候家族的私兵都是武道军卒,这次来浔阳府赴任,家族给我拨了八个随身护卫,让吴镇使见笑了!”
“原来如此!”
吴应强点头应道,但眼中惊骇之意,怎么掩饰都掩饰不下去。
原来,这位新任知府,出身列候家族,帝国最高军爵家族!
不愧是列候世家,子弟外出做官,竟然有八个武道军卒贴身保护!
武道军卒是什么存在?
传闻中,以极其隐秘的训练手法,再用上古秘方配置的珍贵秘药打熬而成。
战力绝伦,空手便能匹敌一流巅峰高手,装备齐全的情况下,集结成军的数百武道军卒,甚至能围杀先天宗师!
大耀帝国之所以天下无敌,兵之所向,敌人无不望风而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武道军卒。
战场上,武道军卒是任何敌人的噩梦!
与此同时,训练武道军卒耗资巨大,哪怕只是培养一个武道军卒,寻常富裕人家,倾家荡产也未必做的到!
当然,寻常富裕人家,也不可能拥有培养武道军卒的秘法。
那是帝国机密,唯有皇室和极少数权贵世家才有传承。
这却不提。
简单叙话后,知府杨文元看向吴应强,问道:
“吴镇使,本官初来乍到,对浔阳江湖不熟悉,还请指点一二!”
“自当如数告之,让府君心里有数!”
闻言,吴应强点了点头,说道。
江湖势力,历来是地方不安稳的关键因素。
正所谓‘身怀利刃,杀心自起’,有了一身远超常人本领后,很少有人能安分守己。
所以,朝廷一直在控制江湖秩序,令其不影响百姓正常生活。
至于是否会造反,这一点不在朝廷考虑范围以内。
不是瞧不起江湖势力,而是大耀帝国不将任何势力放在眼里!
开国三千年,帝国从未停止过对外扩张,南征北战,拓土无数,军队战力始终保持在巅峰状态。
这样的帝国,怎会担心自由散漫,没有组织力,毫无大局观的江湖人?
“自三年前于镇使被调去郡府后,武备阁影响力逐日下降,这几年,府城冒出不少小帮派,但总体上变化不大,只是城外……!”
吴应强想了想,说道:
“城外江湖格局,有越演越乱之相!”
“啸聚山林的绿林悍匪与日俱增,劫掠事件不断增加,来往商队和百姓颇受其扰!”
“听说,浔阳府辖下九县,每个县都有江湖豪强崛起,各地争斗渐增,甚至侵占百姓土地,乃至杀人放火之事屡屡发生!”
“……”
杨文元越听,眉头皱的越深。
早在半月前,他就赶到了浔阳府,来了后没有第一时间上任,而是在暗中调查府城情况,自认已经掌握了浔阳府大部分信息,但吴应强描述的情况,依然让他大吃一惊。
没想到,府城外已经乱成这样了!
看了看老头吴应强,杨文元暗暗摇头。
武备阁指望不上。
得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