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发家从小山村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58/52075758/b_52075758.jpg)
第21章 买自行车(求收藏,求追读)
填饱肚子后,就该到办正事的时候了。
他来到煮粉摊前,借着掏钱结账的功夫,向摊主问了起来。
“姐,问个事儿,我听说咱这儿有人卖旧自行车,不过我这转了一圈也没看见啊,你知道在哪儿不?”
“哎呦,小同志你叫我姐是叫年轻了,我都快50岁的人了,你叫姨都还差不多呢!”
煮粉摊的摊主被陆卫民这么一个大小伙儿一口一个叫姐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都乐开了。她也是在市场摆摊了一年多,见过不少的客人,这么叫她的可是头一个呢!
所以嘴上说着自己年纪大,让陆卫民叫她姨,结果嘴角还是忍不住的上扬着。
已经经历了一世的陆卫民,他的性格早已被现实社会磨砺得圆滑了很多,待人接物、交朋友的这事上,可比年轻的时候长进不少,可以做到逢人就夸的地步了,种各的夸赞的词也都会。
甚至还能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如果不是稍微适应了现在这个年代,要是刚回来的那会儿,他甚至可能会习惯性的喊出一声美女来呢!
这会儿他已经很收敛了,喊摊主姐算是轻的了。
“姐,你这样子哪里有50岁了,我看就40出头的样子吧,既然看着像40出头,那叫声姐不过分啊!”
这煮粉摊的摊主被陆卫民小嘴叭叭一顿夸后,彻底是止不住笑了,捂着嘴大笑着。
在陆卫民的一顿“彩虹屁”之后,他和煮粉摊的这位“姐”已经能聊起来了,知道了她的名字。
煮粉摊的摊主姓杨,名燕,于是陆卫民就称呼她作杨姐。
说实话以陆卫民的心里年龄,叫杨燕妹子都不为过呢!
之后趁着这会儿没有客人的短暂时间里,他和杨姐又稍微聊了一会儿。
聊的差不多后,杨姐放下了警惕性,将卖旧自行车的地方告诉了陆卫民。
“小陆啊,这事儿你可不要传出去了,自己知道就行!”
将卖旧自行车的地址告诉陆卫民后,杨姐小心地嘱咐道。
“为啥呢?卖个旧自行车而已,算不上投机倒把吧?”陆卫一脸疑惑的问道。
陆卫民是在90年代才上来县城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县城是什么样的情况并不是太了解,很多事情都是听人家说的。
“那些卖的旧自行车里面,有些是来路不正的!所以啊,小陆,你在买的时候要注意点,多看看,小心别买到那些来路不好的车子!”
杨姐这么解释后,陆卫民就理解了为什么要小心了。
“嗯,我会注意的,谢谢你的提醒啊杨姐。”
这时有客人来吃粉,杨姐需要去招呼客人,陆卫民就不打扰她做生意了。
“杨姐那我走了啊,下回来市场还来你家粉摊吃粉!”陆卫民拿上停在一旁的自行车后,跟杨姐道别。
“小陆,可要常来啊!”杨姐在招呼客人的同时抽空朝陆卫民说道。
陆卫民应了一声“好的”后挥着手离开了。
杨姐告诉陆卫民卖旧自行车的地方是在自由市场里,不过那些旧的自行车并不会摆出来,而是搁在卖车人的家里头。
它的位置在自由市场的边沿处,有些偏僻,做这个买卖的人是一个外号叫刘老二的。
而他听杨姐说,这个刘老二很有本事,人脉特别广,另外他除了做旧自行车的买卖,还有在卖一些旧的家用电器。
陆卫民骑着自行车需要着,最后通过门牌号码才找到了地方。这是一间带院子的砖瓦房,房子很新,看样子是重新翻修过的。
他把自行车停好并上锁后,站在门口,透着刚刷过新漆的铁门的门缝往里看去,看到了院子停了不少的旧自行车,不过那些旧的自行车有用帆布盖住的,只能看到车轮子。
确认没有找错地方后,他开始拍打着刘老二家的铁门。
拍了一阵铁门后,他等了会儿,才听到了脚步声,由远到近,正想着通过门缝看看里面人的,就听到铁门后面传出的话来。
“谁啊?”
这声音压得有些低,能听出来是男声,语气里无不透露出些许的警惕。
陆卫民见着这小心翼翼的的模样,有些想笑,感觉像是特务接头,不过也很快理解了,在现在这个年代做这种买卖确实是需要如此的小心翼翼。
“我是来买东西的。”陆卫民透过门缝向里面轻声说道。
听到是来买东西的,铁门后面的人就没了声响,没有回答。
陆卫民见铁门后面的人不说话,怕他太小心,不接受陌生人,于是赶紧再次说道:“我是市场煮粉摊的杨燕,杨姐介绍的。”
在陆卫民告知是杨燕介绍来的以后,终于有了动静,铁门的门栓拉开了,门开了一拳头大小的缝隙来。
一双眼睛通过那一拳大小的缝隙看向站在门口的陆卫民,眼珠子转动着,是在对他进行打量。
陆卫民看着那一双眼睛,微微一笑,表达了自己是真的来买东西。
估计是没看出陆卫民有问题,铁门后面的人终于彻底把门打开了,整个人都显露了出来。
陆卫民看着眼前这个男人,样子是30岁出头,留着寸头,相貌平平,小眼睛,穿着一件有些年头的皮夹克,让人一眼就瞧着很不一般。
因为没有见过这个刘老二,他有些不太确定眼前的人是不是刘老二,所以开口问道:“你是刘二哥?”
他听杨姐介绍,刘老二这个外号是因为他在家里排名第二,本名叫刘晓虎。
只见那人点点头,说道:“没错,我就是刘老二,兄弟,你是来买啥的,我这儿只卖旧自行车和旧家用电器!”
陆卫民有些意外,没想到刘老二这么年轻,光听名字感觉是有些年纪的人呢!
不过他没有纠结年纪的问题,思绪转回正事上,“我想看看自行车。”
“自行车啊,没有问题,我这有十几辆可以给你选,价钱什么的都好谈。”说着刘老二把陆卫民迎进院子里。
陆卫民没有立刻进入院子,而是看了一眼停在边的自行车,问道:“我这辆车停在这里没问题吧?”
刘老二摆摆手说道:“没问题,我这儿虽然偏,但是安全得很,你上锁就行,丢不了,即使丢了我也可以给你找回来!”
听到这话,陆卫民就放心了,看来这个刘老二还是个挺有实力的人,然后紧跟着他走进了院子。
刘老二把盖在上的帆布掀开来,露出了那十几辆旧自行车。
陆卫民扫了一眼,发现这些旧自行车牌子不一,状况也都不一样,有比较新的,也有很破旧的,不过所有的全部旧自行车基本上都是好的,都应该能骑。
“兄弟,你可以看看,选中哪个后我们再商量价格,价钱都是可以谈的。”刘老二豪放的介绍着。
听到刘老二说价钱能谈后,陆卫民开始仔细的扫过所有的自行车,看看自己能买得起哪辆。
虽然这些自行车都是旧的,但是在当前这个年代还是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的保值率是很高的,所以即便是旧的,价格估计不会太低。
陆卫民挑了一辆很破旧的,算是这十几辆旧自行车里最破旧的了。
那车上面是各种刮痕,车轮胎上的印记都快磨平了,还有各种生锈,不过像是刹车、链条、脚蹬、脚撑、后座等都还在,看情况是还能骑的。
这辆自行车是十几辆车里最破、最旧的,所以他想着这辆自行车价格应该会低一点,自己应该能买得起,所以就向刘老二询问了这辆车的价格。
刘老二在陆卫民盯着那辆最破旧的自行车后,微微一笑,看出来了陆卫民是没有什么钱的。
所以他指着陆卫民选中的自行车说道:“嗯,这辆车啊,很便宜,只要25块钱兄弟你就能拿走!”
听到眼前自己选的那破自行车要25块,陆卫民心头一紧,觉得好贵,要是搁在后世,这辆自行车也就只能当废铁卖的事,而在这个年代竟然差不多是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说到底这会儿还是物资匮乏,国家生产的商品供小于求,所以物价很高。
他象征的摸了摸自己口袋里的毛票,眉头微皱,想到自己带的钱不够。
昨晚他跟媳妇李艺清要了5块钱,而后今早起床时突然记起来自己在这个时候偷偷藏了10块钱的私房钱,但是这加起来总共才有15块钱,根本不够啊!
虽然这个刘老二看着一副好好说话的样子,可真想让他把价格降到15块钱,陆卫民认为估计是不太可能的,降幅度太大了。
说到底他脱离这个年代太久,低估了自行车在这个年代的价值,把价格想低了,还以为15块钱就能搞得到一能骑的旧自行车。
他觉得自己即便可劲的讲价,最多也就能让刘老二把价格压到20块了,但是钱还是不够。
在这片刻的时间里,他能暂时就想到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他去说服刘老二,去试着讲讲价,试一试,兴许刘老二就能以15块钱的价格卖给他;另一个是跟刘老二谈好价钱,并且定下来,等明天他带齐钱后再过来买。
这就是他当前能想到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