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一样的万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潜龙入渊焉知非福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已过去了近一个月。

二月上旬,原本已销声匿迹多年的倭寇再度侵入广东,一度攻陷神电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与此同时,内地的山寇也开始在各处作乱。两者叠加,一时搅得华夏大地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朝野震荡,沉迷于后宫的隆庆皇帝也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前朝;以内阁为中心的大明中枢机构更是忙的脚不沾地;后宫里争风吃醋的嫔妃们也不敢在此时作妖去触皇帝的霉头。自嘉靖以来,一直处于混乱和恶斗中的大明朝堂和宫廷,倒是少见得和衷共济,荣辱与共起来。

这段日子里,朱翊钧的生活比起前世倒是显得格外的有规律,每日早起,先是去往乾清宫谒见父皇,也就是隆庆皇帝;从乾清宫出来后就去承乾宫拜见亲娘李贵妃,再去景阳宫给陈皇后请安,完事后去宫里的大本堂读书,傍晚下学后,回承乾宫和母妃一起吃晚饭,最后回自己的龙兴宫就寝。每天都很枯燥乏味和机械。

转眼进入了二月下旬,搅得大明天翻地覆,朝野不得安宁的倭寇和山寇终于得以平息。然后就在大家紧张了一个多月,觉得终于可以歇一口气的时候,两道从司礼监发出的谕旨,再次打破了这得来不易的平静……

一道,是由司礼监发往内阁的谕旨,旨意很简单明了,皇太子朱翊钧移居重华宫;此谕传出,朝野震惊,本来依照明朝宫制,皇太子未成年前,幼居兴龙宫,十四岁后移出宫外另辟东宫作为居所是很稀松平常之事,然而此事诡异就诡异在,当今太子年龄太小,方才十岁,这会儿就移宫,是不是略显得太早了些?更诡异的是,移居的还是东苑的重华宫,东苑可是当年英宗皇帝被废困居之所啊……

皇帝这究竟是在释放什么信号?

能在这大明中枢行走的,那可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一时间物议纷纷。怀疑当今皇帝病入膏肓、恐不久于人世者有之;猜测皇太子惹怒皇帝,储位动摇,不久将废的也大有人在。

第二道谕旨,是从司礼监发往锦衣卫,要彻查淑妃秦氏早产一案。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淑妃秦氏模样生的俊俏,艳决六宫,独获圣宠,大有李贵妃当年在裕王府之势,这是其一;其二,隆庆皇帝是自嘉靖朝的炼狱走出来的,老道士八子去七,隆庆皇帝自己也是连丧两子二女,隆庆皇帝自己在那段时间也活的战战兢兢,深怕一个不注意,小命不保。是以隆庆皇帝对于这种伸手于皇室子嗣的鬼蜮伎俩深恶痛绝,之前是因为倭寇和山寇的事耽误了,但隆庆皇帝从来都没有将此事就此揭过的打算,这是皇帝的逆境!他也不想自己的子孙以后也和自己一样,一辈子都活在没有安全感的恐惧之中。

原本除了皇帝,不能有任何正常成年男子进入的大内后宫,现在每一天都能看到大批腰挎绣春刀、身着飞鱼服的缇骑肆意横行,每一日都有众多的被锁拿至诏狱。

内宫之中,所有人都人心惶惶,喘喘不安;更有甚者,像自己的生母李贵妃,整日都在惊悚中度过,茶饭不思夜不敢眠,一面安排冯保去找父亲武清伯李伟和张四维商量对策,一面在自己宫里来回踱步。

朱翊钧看着自己那坐立不安的亲娘,心中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生母是个泥瓦匠的女儿,读书不多,本身心思单纯,没多大的见识和心机,她能在这尔虞我诈的深宫里站稳脚跟,完全就是硬靠着自己的姿色、宫外张四维的筹谋还有自己这个能奇迹般在明朝后宫活到十岁大的儿子。

现在她是真慌了,为啥?因为她能在宫里得以立足的资本现在都产生了动摇!自己年岁渐长,虽然现在还未过三十,风华依在,但在绅士风大行其道的明朝,自己已经是个大龄老妇了,自己的丈夫现在更喜欢的是住在翊坤宫里那个年方十六的秦淑妃;而张四维这次原本打算清除障碍、将威胁扼杀于摇篮的谋划也适得其反,反而遭到了皇帝近似疯狂的反噬;张四维非但没有清除掉障碍,还让自己的儿子被皇帝赶到了重华宫,那可是英宗被废困居的东苑,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一晚,李贵妃坐在床边哭红了眼睛,而朱翊钧难得乖巧地坐在李贵妃脚边静静的陪着娘亲。

不过朱翊钧倒没有自己娘亲李贵妃那么惊恐不安,朱翊钧对于自己的处境还是很乐观的,毕竟自己是一个穿越者,朱翊钧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那个还没见过几次面的便宜老爹用不了多久就要死了,而自己将是大明朝的第十三任皇帝,而且执掌大明长达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所以朱翊钧一点都不担心,甚至内心还有点小激动和亢奋。

因为按照大家所熟知的历史,朱翊钧正式登基后,就会陷入到铁三角的禁锢之中,直到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后,才通过清算张居正确立了自己的权威,然而清算张居正带来的副作用巨大,首先就是寒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心,不再有人会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实心任事,朝臣开始为了个人私利,纷纷报团结党,相互倾轧、恶斗,万历皇帝最后无奈罢工近三十年,原本欣欣向荣,已有中兴之相的朝局转瞬间极速恶化,乃至最终亡国。

为了避免重复这样的历史悲剧,朱翊钧必须早做筹谋。而紫禁城层层红墙,困于其中的朱翊钧无异于被束缚住翅膀的小鸟,根本没有腾挪空间,所以能搬到宫外去往,对于朱翊钧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情。

接下来的日子,大半个大明的中枢系统都在围着朱翊钧的移宫而忙碌。

钦天监要测算移宫的良辰吉日。

礼部仪制司要准备皇太子移宫的礼典事宜。

工部文思院和内廷的内宫监、御用监要对重华宫进行重新修缮。

五军都督府要挑选年龄在十四岁左右的勋贵子弟和年龄在十四岁左右的士卒遗孤共一万人组成府军前卫(俗称幼军营),作为太子的护卫,宿卫东宫。

内廷司设监要从旗手卫中挑选和组建太子的仪仗、卤簿。

内廷司礼监要挑选去东宫伺候太子的太监和宫女。

朱翊钧也在忙,忙着挑去东宫伺候自己的太监和宫女。

虽然司礼监也在帮东宫挑人,不过那些基本都是下层和低级的太监、宫女;而朱翊钧要挑的则是东宫管事牌子、随侍太监、东宫后院总管太监和管东宫宫女的掌事宫令。

管事牌子,朱翊钧用了亲娘李贵妃推荐的张维,张维今年三十岁,是太监张宏在南京镇守太监任上守的义子,善诗能文,且精于琴画,据说净身前是浙江卫所士兵,年轻时跟着胡宗宪平过倭寇,胡宗宪被清算时因惧怕牵连,才自己净身投入了张宏名下,以求避祸,后来通过张宏的关系,进了承乾宫,在李贵妃宫里听用。

随侍太监,客用肯定要带上,毕竟跟了自己近两个月的时间了,而且和自己年纪相仿,已经处出感情了。

东宫后院总管太监,朱翊钧用了陈皇后推荐的孙海,孙海是景阳宫管事牌子孙德秀在宫里收的为数不多的义子之一,比朱翊钧大五岁。

至于东宫掌事宫令,朱翊钧要了之前在景阳宫睡觉时,陈皇后留下来看自己的那个十六七岁、长的长发飘飘亭亭玉立的小宫女。

她的名字叫陈涟,祖籍浙江,原本也是大户小姐,后来倭寇肆略,家被毁了,一家人就活了她一个,当时她才只有六岁,一个人到处流浪,后来陈皇后的父亲陈景行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时,恰巧碰见了她,那会儿她正在街角被四五个大男孩欺负,陈景行看着可怜,就带回了府,后来就在陈府做了丫鬟。嘉靖三十七年,她作为陪嫁,和陈皇后一起进了裕王府。

小丫头现在站在自己面前还是一脸通红的样子。

原因是几天前,朱翊钧专门为了她跑去陈皇后的景阳宫里。

“母亲,我要那个姐姐!”

陈皇后当时就白了朱翊钧一眼,小小年纪不学好,果然是有早晚死在女人肚皮上的爹就有十岁年纪跑到嫡母跟前要美女的儿子,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自己住在冷宫,本来下人就不多,总共三个太监、两个宫女,还让这臭小子一下子挖走了俩!

不过陈皇后也没和朱翊钧计较,她明白,在太子跟前伺候的人,还是得用些知根知底的才让人放心。

就这样又匆匆忙忙忙活了小半个月,经钦天监和内廷灵台共同测定,隆庆六年二月二十三日,宜迁徙、入宅。

朱翊钧终于离开了大内的兴龙宫,经过一连串繁重的仪式和礼典,朱翊钧搬进了位于东苑的重华宫新家。

重华宫在东华门东南,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既采用明朝宫殿风格修建,却不是紫禁城那种典型的红墙黄瓦,而是青砖墙和黑色的瓦,是明清宫殿形制兼和江南苏式的建筑风格。它的色调和紫禁城比起来犹如一座京城普通的达官显贵的府宅,可它在紫禁城以东的大片建筑中,又是最雄伟高大的。

重华宫坐北朝南,共三组建筑物,起初是燕王世子府,朱棣靖难后,驻跸北平行在期间,这里又是大明的太子府,后来永乐迁都后,朱高炽搬进文华殿监国,这里又改成了朱瞻基的太孙府。

重华宫的正门前,还保留着一排永乐、宣德时期的老马厩,不过现在已经不拴马了,老马厩上长满了各种藤蔓和花朵,成了东苑的一道景观。

重华宫正门和老马厩之间,有一个用汉白玉石做的三门牌楼,中间一门上书“永泰门”三个大字。

重华宫的两边是茂密的树荫,栽满了从全国各地移植过来的古树和形状奇特的树。

重华宫的正门叫重华门,按道理东宫的宫门,应该以亲王王府规制修建,但是重华门以郡王规制修建的,可能是因为原先是作为燕王世子府的缘故,后来就没重建。

进入重华门,便是重华宫正殿——重华殿,重华殿的形制犹如缩小版的乾清宫,这也是重华宫里唯一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其他建筑都是苏式的;殿前左右各有一奇石,左如龙翔,右如凤舞;重华殿左有一斋房,右有一轩室,斋房是读书之地,轩室是抚琴之所。

重华殿殿后建有瑶台,是汉白玉堆砌而成,周边奇石耸立,环绕着花卉和泉水。泉水从丈余长的汉白玉龙口中涌入一座方池之中,方池四周还雕有数条石龙,龙首也同样是口涌喷泉。方池的南台基座高数尺。

瑶台后是宜春殿,宜春殿采用典型苏式风格修建,是正妃的居所,朱翊钧现在没有正妃,所以用不到。

宜春殿后面还有三排共计六个小四合院,那是侧妃和子女居所,朱翊钧现在也用不到。

重华殿西侧是个大院子,院子门向东开,正对重华殿广场,院门用树枝和杂木编织而成,称为柴门,门上写有草舍两个字。

推开柴门,进入草舍,犹如进入隐居避世的高人庭院。院有小溪一条,溪边有石碶的井壁,小溪上建有小桥。站在小桥之上,但听得蛙叫虫鸣,清风入耳,桥下溪水但见鱼影穿梭,芦苇摇曳。过了小桥左右出现了两座草亭,两亭东西相望。两亭中间有朴素无华的小殿一座,杂木为椽,覆草为瓦,左右环绕柴门木栏。

草舍北边有两个小院,院中有杂屋数间,那便是重华宫宫人的居所了,两个院子,一个是太监的,一个是宫女的。

重华殿东侧有厅厢、厨库、米仓等十间房。

朱翊钧参观完院子,回到重华殿,进入殿内。宫殿窠栱攒顶,中画蟠螭,饰以金,边画八吉祥花。重华殿室内分为三个区域,中间为明间,东西为次间,东次间是暖阁,西次间是寝宫。

明间正中有块一阶高的月台,月台上有宝座,宝座上的装饰是红漆金蟠螭,宝座两边的挂帐为红销金蟠螭,座后壁上彩画,画有龙和彩云图案,座前有紫檀木书案。

朱翊钧很满意这个新家,自己前世那住过这么阔气的院子啊,就算是兴龙宫,那也只是一个小四合院呀,朱翊钧决定自己登基以后,要把这里正式确定为东宫,给自己以后的太子住,这么好的院子,就因为那个瓦剌留学生就闲置,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