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幕徐徐拉开
上班的路上经过理想嘉园,高晓强的注意力总是被那片正在崛起的建筑群所吸引。每一次经过,他都能发现它细微的变化,这让他的心情无比愉悦。
一期的高楼已然封顶,高耸的吊篮在楼体间穿梭,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着外墙涂装,像是空中的舞者,高晓强的目光追随着那些忙碌的身影。他想象着那些工人在高空中的感受,是否也会像他一样,对这座城市的变化感到兴奋和期待。外墙涂装的色彩是温暖的米黄色,与周围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记得,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繁忙的工地,钢筋水泥裸露在外,而现在,一栋栋高楼已经穿上了新衣,准备迎接它们的新主人。不久的将来,这些高楼里将充满欢声笑语,每个窗户后都将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他想象着和程思遥一起在这样的高楼中拥有一个小家,每天早晨一起迎接第一缕阳光,晚上一起看着城市的灯火渐渐亮起。他想象着他们一起在厨房忙碌,一起在客厅看电影,一起在阳台上数星星。这些简单而温馨的场景,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温暖。
高晓强现在不管忙到多晚,睡前都会和程思遥打个电话,一聊起来就不想挂电话。如果不是第二天要上班,程思遥催他去睡觉,他可以聊到半夜甚至天亮。想起程思遥,高晓强就会不自觉地嘴角上翘,脸上露出一丝甜蜜的微笑。
他记得昨晚的电话,程思遥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回响:“晓强,今天工作累吗?不要熬夜太晚,对身体不好。”她的关心让他一天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他们聊了工作上的事情,聊了生活的琐事,聊了未来的计划。
高晓强在律所附近下车,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办公室,但很快发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他的同事们,平日里埋头于各自工作,今天却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他们的焦点,是一则刚刚发布的特大新闻——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
他来到办公桌前,正准备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他的目光被桌上的中国证券报头版吸引,头条新闻《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赫然在目,标志着2005年4月29日,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
随着中国加入WTO,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为了吸引外资,改善股市投资环境变得尤为重要。中国股市早期存在大量非流通股,即国有股和法人股,这些股份无法在二级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导致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价格差异巨大。非流通股的存在使得大股东一股独大,小股东权益难以保障,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股权分置改革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股份全流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孙俊办公室的大门敞开着,他坐在办公桌后,目光在报纸上扫来扫去,似乎在寻找着什么重要的信息。大家都围在孙俊的办公桌旁,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着。刘顺羡慕地大声说道:“对于那些大股东、非流通股股东来说,这次改革可是一个巨大利好啊!”
马添在一旁插嘴道:“这资本市场就是零和博弈,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恐怕这改革也不会一帆风顺!”
此时,高晓强的心中,却像是被这场改革的风暴搅动,波涛汹涌。
“你们想过没有,”高晓强突然开口,神情有些严肃,“非流通股一旦流通,巨大的价差可能会瞬间拉平,这对非流通股股东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财富,但对流通股的股东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担忧。
“这场改革,简直就是给非流通股股东送钱!”刘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而我们这些流通股股东,却要为此买单!”
办公室内讨论变得更加激烈。有人担忧,有人兴奋,有人愤怒,有人冷静。这场改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命运。
“我们不能只看短期利益,”孙俊试图平息大家的情绪,“长期来看,改革可能会带来市场的健康发展。”
“但是,短期内的冲击怎么办?”马添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
高晓强继续听着同事们的讨论,心中却在不断地思考。这场改革的成败将深刻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市场到底会有何反应,他一时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来,下一步只能是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
2005年6月10日,首批四家股改试点上市公司的命运起伏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三一重工凭借出色的方案,顺利地通过了股东大会的表决,成功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成为第一家实现全流通的上市公司。与此同时,清华同方的方案却未能通过股东大会的审议,这一消息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随后的几个月里,又有十几家股改公司相继闯关失败,使得股权分置改革的道路显得异常曲折。
高晓强开始复盘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每一个案例,深入分析每个案例的细节。他敏锐地观察到,闯关失败案例并非单个孤立事件,表面看都是大股东给与中小股东的补偿方案缺乏诚意,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事前沟通环节存在重大疏漏,这成为阻碍改革顺利推进的绊脚石。他意识到,在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缺乏一个有效沟通的桥梁。
看到这一改革过程中的机遇,高晓强决定不再等待,而是要主动出击。他渴望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专长。恋爱中的高晓强有了更多的责任感,有了更强烈的赚钱欲望,他希望靠自己的努力给到自己和心爱的人一个温馨的家和美好的未来。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的心中逐渐成形。
高晓强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舞动,随着最后一个字的敲定,他长舒了一口气,满意地审视着屏幕上的文档。这份关于股权分置改革成败案例分析报告,不仅是他半个月的心血,更是他对未来市场的一次大胆预测。
高晓强抬头看了看,发现已经是傍晚时分。他迅速地收拾好桌上的资料,将笔记本电脑小心翼翼地放入背包。他拿起椅背上搭着的西装外套,急匆匆地走出了办公室。才几天不见,他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到程思遥,想要和她分享他的计划,分享他的一切。
走出大楼,晚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他的脸庞,高晓强紧了紧西装外套,大步走向地铁站。地铁站内人潮涌动,他随着人流挤进了车厢,找到了一个角落站稳。地铁呼啸着穿过城市的地下,终于,地铁到达了程思遥所在小区的站点。
高晓强随着人流走出车厢,他的脚步轻快而有力。他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来到了程思遥的小区,他在旁边的花店里买了一束玫瑰花。
他站在楼下,抬头望向那扇熟悉的窗户,灯亮着,他的心中感到一阵温暖。上了电梯,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想象着程思遥见到他的表情,想象着她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按下了门铃,等待着程思遥的出现。门缓缓打开,程思遥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你来了!怎么也不事先打个电话?”程思遥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喜和羞涩。当她看到高晓强手中的玫瑰花,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思遥,我想给你一个惊喜。”高晓强的声音显得有些紧张,他还是第一次给女孩送花。程思遥接过花束,轻轻地闻了闻,那股清新的花香让她的心情愉悦起来。“谢谢你,晓强,这花真美。”她轻声说道,然后侧身让高晓强进屋。
高晓强微笑着走进屋内,目光自然而然地被这个温馨的小窝所吸引。每一处都充满了程思遥的气息,一股淡淡的薰衣草香气迎面而来,让他的心情瞬间放松。他脱下西装外套,程思遥接过,小心翼翼地挂在一旁的衣架上。
高晓强在沙发上坐下,程思遥给他端来了一杯热水,然后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她的眼神中更多的是对高晓强的关心,“晓强,你今天看起来有些不同,是有什么心事吗?”她的声音柔和。
高晓强俯身向前,双手拉住程思遥的手,“思遥,我有个想法,你想不想听?”他迫不及待地说道。
“你说吧,我听着呢。”
“最近,大家都在议论股权分置改革这件事,你听说了吧?”
程思遥微微地点了点头,“单位同事也在讨论这次改革。”
“思瑶,你知道吗?我最近在研究上市公司股改方案,发现制定方案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和流通股股东们有效沟通。”
程思遥认真地听着,她的眼神中有些疑惑,“中小股东们数量众多,怎么才能做到有效沟通呢?这个很难吧!”她的声音显得有些无奈。
高晓强叹了口气,他知道程思遥说的是事实。“是啊,小股东们对这次的改革了解并不多,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会不会受损。”
程思遥微微皱眉,她站起身来到书架旁,拿起一本书,那正是她的战略管理课本。她不断翻阅着,似乎想从中找到答案,过了许久才缓缓说道:“晓强,我记得我们战略管理课上老师有讲到,凡事都要抓主要矛盾。”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
停顿片刻,她继续说道:“你看,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意见肯定是最重要的,最好面对面沟通,收集他们的诉求。”她的声音渐渐变得坚定,她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线索。“就像分数的加减运算,求最大公约数。先拿出一个前十大流通股东都能接受的方案,再通过报纸媒体公布咨询热线电话,方便小股东们咨询和反馈。这样不就能兼顾大小流通股东们的意见了吗?”
高晓强顿觉眼前一亮,他觉得程思遥的这个想法挺有意思。“思遥,你这个想法不错!你是怎么想到这么好的主意?”他的声音显得有些惊喜。
“哪里呀?我也是这段时间上课听老师讲的,照葫芦画瓢而已。”程思遥轻笑着,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调皮,仿佛在说:“没想到吧?我也能想到这么聪明的点子。”
高晓强兴奋地说道:“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小股东们的反馈,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股东进行电话沟通,进一步深入了解他们的意见和需求。”
有了具体方案思路,接下来就是如何说服争取上市公司的合作。高晓强想了想,说:“要不我们一个一个打电话试试?”
程思遥叹了口气,“打电话?几千家上市公司,这行得通吗?”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怀疑。
“难道你有更好的办法吗?”高晓强也不是很有把握地问道。
见程思遥沉默不语,高晓强接着说道:“要不咱们先试试?以后找到更好的办法再说。反正上市公司董秘的电话在网上都可以查到,这帮我们省了不少时间。”
程思遥注视着高晓强的眼睛,被他的热情所鼓舞。“好,那我们就试试,不试试又怎么知道行不行得通?”
高晓强微笑着点了点头,有了程思遥的信任和支持,高晓强顿感信心倍增,无所不能。爱情的力量让他无所畏惧,让他勇往直前。
然而,现实却比高晓强预想严峻的多。高晓强每天坚持拨打电话给上市公司的董秘,“您好!我是冠杰律师事务所的高晓强律师,我们律所拥有一套完整的股权分置改革解决方案,贵公司是否对此有兴趣了解?”
第一天,高晓强打出了六十个电话,但得到的回应却多是客气而冷淡的。许多公司只是礼貌地表示:“相关资料,可以先发送给我们,如果有需要会和你联系。”仅有不到10家公司愿意接收他的资料。
高晓强接连五天给三百多家上市公司致电,但真正愿意安排时间面谈的却寥寥无几。每一次等待都像是在无尽的黑夜中徘徊,高晓强的心情也逐渐从最初的满怀信心变为了低落与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方向,是否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就在高晓强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通意外的电话让高晓强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一家上海的上市公司先锋轴承表示有兴趣,邀请他前往上海总部面谈,他欣喜若狂,立马订了从深圳飞往上海的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