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荣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0章 威廉二世上台

“殿下,我们不应该这样对待俄罗斯,这是我们的盟国。”

“俾斯麦,我的命令已经下达了,没法去修改。”

“殿下!如果俄罗斯被法国拉拢过去,我们会面临两面夹击的局面。难道这是殿下你想看到的?”

“现在你嘴上说的不全是你妄想的吗?俾斯麦,我才是真正做决定的那个人!”

“。。。。。。殿下你这么下去会后悔的。”

“好吧,那就让我们看看到底谁会后悔吧。还有记得下次叫我陛下。”

以上的对话发生在柏林市中心的柏林城市宫,老皇帝威廉一世的办公室内。父亲腓特烈三世在两天前被下达病危通知书,这让威廉处于一段时间的悲伤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边的狂喜。

迫不及待的他提前进入属于皇帝办公的办公室内办公,知晓威廉性子的俾斯麦得知这消息后,知晓等腓特烈彻底逝世,恐怕就没人能压制这位嚣张的君王。

为了德国的未来,不忍心自己一手搭建出来的欧洲外交体系在威廉的操作下毁于一旦,俾斯麦趁着腓特烈还在抢救威廉还没上位之际前来谈话。

就此产生了这段话,俾斯麦怎么也想不到,还没上位的威廉就已经如此猖狂了。走出办公室的俾斯麦回头看着这间办公室,思绪良多,曾经与威廉一世配合的时光犹在眼前,可惜故人不在,自己这个旧时代的人似乎也将被扫入垃圾堆。

室内的威廉才不管门外的老东西,兴趣颇盛的观看起办公室,这还是他第一次能够仔细的随便观看办公室。以前每次过来要么是他父亲要么就是威廉在,如今也是到他坐下这个位置了。

不同于腓特烈三世那样的草草上台,威廉的登基仪式筹备的异常隆重,病房里的腓特烈仍在抢救,但外面的宾客似乎已经没有几个人在意这位可怜的皇帝,全都开始试探起威廉的外交态度。

4月19日,腓特烈三世终究没有顶住病魔的侵蚀,在病房中撒手人寰,这位君王比起历史上也多坚持了将近一年之久,不至于没有体会到皇帝之位是什么滋味。

如果按照历史上的逝世,腓特烈甚至无法获得一个皇帝的头衔,不过就算多活一年,这一年里反复被病痛折磨的他是否想要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活着,那就无人可知了。

“感谢各位的到来,今天早上我父亲在病房中过逝,让我们一同为父亲腓特烈三世默哀。“

20日,早有准备的各国使者来到墓地,威廉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向各位致辞,等不及登基的他将在父亲下葬后,21号便施行登基仪式。

要不是怕典礼不够盛大,威廉今天下午就想要戴上那个他渴望已久的皇冠。

向大家致意一番,明明是父亲腓特烈的葬礼,威廉却率先离去为自己明天的登基做准备,只留下前来的宾客逐个向腓特烈赠送鲜花。

负责招待宾客的俾斯麦,更是直接将自己的伤感之情表露无疑,以前他对腓特烈有多不喜欢,现在就有多么希望他回来。

参加威廉二世的宾客不可谓不豪华,意大利国王翁贝托,奥匈皇帝弗朗茨,英国王室则派爱德华王子前来,这位王子由于他生活不拘礼节,有时失于检点,因此女王一直不许他掌管有关实际朝政的任何事务,可所有人都知道等欧洲祖母维多利亚去世后,只会由他来继承英国王位。

除这三个欧洲数一数二的王室来了重量级人物外,西班牙王室由于阿方索国王在1885年的逝世,他的妻子玛丽亚·克里斯蒂娜负责摄政。这位王后可以说是把西班牙搞得一团乱,连这次威廉二世的登基典礼加腓特烈三世的下葬仪式都没有派一个人前来。

小心眼的威廉二世表面笑嘻嘻,背地里已经将西班牙王室记在心里。除西班牙王室外,欧洲顶级的王室只剩下俄罗斯帝国了。

俄罗斯因为保加利亚危机在1887年与德、奥闹掰。1885年10月,各有关国家在君士丁堡举行大使级会议。德、奥、法、意支持俄国的方案即由奥斯曼帝国收复东鲁美利亚,修改该地境内的法律。

英国反对,提出由奥斯曼帝国苏丹任命保加利亚大公为东鲁美利亚行政长官,并使保加利亚保持事实上的统一。斯时塞尔维亚在奥匈的支持下,借口维持巴尔干的均势,向保加利亚索取补偿。

1885年11月14日,塞向保宣战,侵入保境。保军反击获胜,追逐塞军,直逼塞京。

11月28日,奥匈帝国以奥军参战援塞,威胁保无条件撤出塞境。保被迫接受以恢复战前状态为基础的议和条件。其后,在英国策动下,奥斯曼帝国与保大公亚历山大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意采取英国的建议,由保大公兼任东鲁美利亚的奥斯曼帝国行政长官。

沙皇虽然不得不同意土、保协定,但对亚历山大一世大公余恨未消。1886年 8月21日,依靠俄国支持的一部分保加利亚军官废黜了亚历山大大公。此举引起保举国不满。

部分军政界人士发动反政变,敦促亚历山大大公复位。沙皇政府反对,扬言要占领保加利亚。

9月7日,亚历山大大公被迫弃位出走。

1887年7月7日,保议会选出亲奥、德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斐迪南一世为大公,保加利亚危机平息。俄国在这场国际冲突中遭到失败,丧失了1877~1878年俄土战争后在保加利亚取得的政治优势。

奥、德势力在保加利亚站稳了脚跟。整个危机期间,德国表面上持调和立场,但暗中支持奥匈,加深了俄国与奥、德之间的矛盾,促使俄国转而同法国接近。

保加利亚危机中,德国全程屁股都偏向奥匈,这让俄皇怎么能不恼怒,只感觉1885的会议上被德、奥戏耍了一样难受,纯纯被当作工具人。

可即便如此,俾斯麦还担任首相时,俄罗斯也不至于不派一个人前来,毕竟真的愤怒到极点,也不可能在1887年还愿意单独和德国签署一个《再保障协议》。

造成俄罗斯不愿意前来的始作俑者,威廉二世丝毫没有察觉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只感觉俄罗斯让他落了面子。

明明双方联姻众多,难道就因为我威廉想要搞你们俄罗斯,你们俄罗斯就能不派人前来参加我的登基仪式?

德、俄双方王室之间的矛盾加剧,这让俾斯麦更是心力交瘁,从俄罗斯没有派人前来参加仪式时,这位老人就感觉到德、俄之间的缝隙已经不是他这个补锅匠可以补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