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
一只猫出生后,实验人员先确认它的双眼视力正常,再把其中一只眼睛蒙上黑布眼罩,几个月后打开,这只眼睛就看不见了,另外一只眼睛则是正常的。这个实验证明了大脑发育有赖于正常的经验输入。人类也不例外,几乎每一种能力都需要经验刺激才能发展起来。人脑之所以具有可塑性,是因为不同区域在不同的时间段,会对不同的经验刺激产生反应。在适当的窗口期内,孩子的大脑很容易接收外界信息,从而打开基因潜能,这个窗口期就是关键期和敏感期。
大脑是可塑的,要把握住关键期和敏感期
现在,育儿圈里“关键期”这个词用得少,“敏感期”这个词用得多。这是因为孩子很多能力的发育没有那么狭窄的窗口期,比如爬行、走路等能力,晚几个月也不算发育问题。但在脑科学领域里,关键期对应“经验预期型神经可塑性”,敏感期对应“经验依赖型神经可塑性”,两者是有明显不同的。所以这里我将它们分开,用通俗的话让父母理解得更清楚。
●关键期是生理机能发育的窗口期。孩子的大部分生理机能,比如视觉、听觉、嗅觉等,都有一个发育窗口期。这个时间窗口比较短暂,一般只有3~6个月。一旦错过,机能就很难达到正常或优秀水平。专家把这种可能导致发育迟缓或病理性危害的窗口期叫作“关键期”。在此期间,孩子在自然条件下,几乎都会遇到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几种感官经验刺激,这些经验刺激是每个人都可遇可求的,不论贫富,不论地域。但孩子如果出生后被蒙上了一只眼睛,最终也会像前文实验里的那只猫一样,出现视力问题。
●敏感期是心理与社会技能发育的窗口期。孩子的大部分心理与社会性技能也有一个发育窗口期,比如秩序、语言、阅读、逻辑思维、社会规范……但这个时间窗口通常比较长,少则1~2年,比如习得母语;多则3~4年,比如社交技能;高端智能的发育窗口期甚至可以长达5~10年,比如数学能力。专家把这种可早可晚、迟来无害的发育窗口期叫作“敏感期”。在此期间,大脑对某种信息最敏感,学习效率最高,但提前与延迟几个月或几年都不会对大脑发育产生大的影响。比如,孩子在语言敏感期可以轻松地学会一门外语,但前提是处于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如果错过了这段语言敏感期,在青少年时期或成年后再学一门外语,难度会随年龄增加而提高。但父母不必为此太焦虑,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孩子只要用心去学,流利顺畅地掌握外语不是难事。
婴幼儿每天接触不同颜色、形状、质感的物体,接收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视觉潜能自然会发挥得越来越好。
关键期和敏感期的区别
关键期“减少干预”,敏感期“增加刺激”
在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父母应该做的是“减法”,即“减少干预”,不要阻碍孩子接受自然刺激,以灵活自然的教养方式为佳。例如,不要刻意遮挡光线,不要让孩子接触太多噪声,允许或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平常多与孩子说说话……父母过多的干预很有可能削弱基因设定的潜能,降低孩子的发育水平。
前文说过,父母即便做出更多努力,也很难提高孩子的基因潜能。例如,想提高孩子的视力很难,父母要让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反向促进孩子的视力发育。
在大脑发育的敏感期,父母应该做的是“加法”,也就是增加别人可能没有的、新鲜而刺激的、让大脑兴奋的东西以丰富孩子的日常经验,提高孩子大脑的独特功能,提高孩子个性化的、锦上添花型的神经可塑性。
例如,3~5岁的孩子处于前逻辑思维的萌芽敏感期,会开始问“十万个为什么”。“妈妈,为什么花开完就会败呢?”“为什么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为什么小白兔喜欢吃青菜?”这时父母要帮孩子建立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用“因为……所以……”“如果……就……”等句式回答孩子的问题。
家长的语言就是孩子思维的种子,家长“喂”给孩子什么样的语言,孩子就会用什么样的思维去决定自己的行为。
如果回答不上来孩子问的一些问题,父母千万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仔细查阅资料,或者和孩子一起探索,寻找更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有趣答案。除了积极回答孩子的问题,父母不妨多带孩子去户外,让孩子观察平时没见过的事物,很多“为什么”便可以在生活中自然解决。
但父母要注意,不要把锦上添花变成拔苗助长。比如,在发育早期让孩子接触一些异常信息,如广播腔、动画片,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听觉损失、语言延迟,甚至会导致孩子屏蔽真人的声音。同理,父母过早地将孩子暴露于当前年龄段不能加工处理的书面信息刺激之中,用正式讲课的方式来灌输一些知识,也可能导致孩子大脑相关信息处理能力发育延迟,或者导致孩子屏蔽那些未来必须要学的信息。这也是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厌学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在关键期、敏感期到来时,父母不要让孩子接触太难处理或吸收的信息,不要太依赖过于正式的、形式化的、“填鸭式”的早教,要重视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力量,提供孩子大脑渴望的自然刺激,在高效的亲子互动中提高独特经验对孩子神经的塑造。
父母应该让孩子在适当的年纪做适当的事情,发展适当的大脑区域,不要好高骛远,忘了最基本的大脑功能才是最要紧的。